主题墙饰创设点滴
————————————————————————————————作者:————————————————————————————————日期:
主题墙饰创设点滴-幼教论文
主题墙饰创设点滴
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幼儿园闻晓霞
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记录幼儿活动进程和结果的载体,承载了我们的教育意图,并引发幼儿在活动经验、能力水平上得以提升。
在布置主题墙饰时,我们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主题墙“动”起来
通常情况下,教师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体,但有的教师包办了全过程,完全抛开幼儿,这种单纯由教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难以引起幼儿共鸣。
相反,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幼儿的参与,以幼儿作品充斥整个主题墙,这也并不能说明就是以幼儿为本。
让孩子“动”起来,积极动脑,踊跃动手。
如:在开展“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一起探讨春天的秘密,让孩子制定春游计划书,确定远足活动路线,和父母一起完成“春天里的秘密”调查表等,并将孩子们制定的旅游计划图、远足路线、我眼中的春天等布置成主题墙,使幼儿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主题活动。
让家长“动”起来,挖掘资源,放大功效。
要真正认识到家长资源的利用价值,切实调动起家长的参与热情。
家长可以作为我们知识的储备、教育的助手,让家长了解主题墙创设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改以往的家长配合教师为家园平等共同合作。
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自身的教育能力会逐步提高,能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二、让主题墙“活”起来
主题墙的创设,需要关注幼儿兴趣的发展和变化,并随着每个主题活动的自然展开和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要能够体现出活动的过程性。
主题墙饰适当留白。
在布置主题墙饰时,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内容设计出问题板块之后适当“留白”,让幼儿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新的发现、新的想法记录在留白处,使版面不断丰富,主题墙饰也更加鲜活。
幼儿多种感官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结合,幼儿学习效果最佳。
多通道参与活动,对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主动学习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同伴资源的教育作用,达到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目的。
三、主题墙“新”起来
主题隐含教育价值“新”。
教师在选择环境中墙饰的内容时不能一味只追求精致、美观,更多考虑内容隐含的教育价值。
例如,结合年级组正在开展的课题研究《学前儿童文明礼仪课程生活化研究》,我们选择一些常规及良好习惯的培养的内容张贴在相应的墙上提示幼儿,不仅可以让幼儿自己对照,而且同伴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习惯,而且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表现手法多元“新”。
主题墙的内容可以图片、文字、绘画、照片、记录等相结合。
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材料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自然界的物品,以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幼儿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也可进行环保利用。
年龄层次体现“新”。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表现能力、个性及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幼儿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福禄培尔说:“教
育的任务要面向全体幼儿。
”教师要注意发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活动需要,使环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表现及发展,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如:香喷喷的水果——橙子。
小班的主题墙饰可以关注橙子的外形、颜色、大小;中、大班的主题墙饰,不仅呈现其外观,还可以呈现其竖切面(两个竖立的小半圆)、横切面(伞状切面),幼儿根据不同的切面进行想象添画(方向盘、小猪鼻子、汽车轮子等)
总之,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
我们在创设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时应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主题墙,使主题墙对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