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与答案101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与答案101

《机械制造技术》期末考试卷1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车削外圆时,在负刃倾角的影响下,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
2、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总切削时间称为刀具寿
命。

-------------------------------------------------------------------------------------------()3、在普通车床上影响工件径向误差的是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纵向直线度,而导轨在
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影响不大。

-----------------------------------------------------------()4、加工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加工方式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
5、砂轮的硬度与磨粒本身的硬度无关。

-----------------------------------------------()
6、某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就是该加工方法能够达到的最高加工精度。

-------------------------------------------------------------------------------------------------()
7、磨削时由于热塑性变形严重,因而磨削后工件表面常呈残余压应力。

--------------------------------------------------------------------------------------------------()8、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应用,工艺路线的安排将更多地趋向于工序分散。

-------------------------------------------------------------------------------------------------()
9、粗基准是指粗加工时所使用的基准。

------------------------------------------------()
10、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可分为、和
三种类型。

2、刀具正常磨损有三种形式:、和。

3、表面质量影响零件性、性、强度和零
件间的配合性质。

4、在设计机械加工顺序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和先面后孔。

5、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可分解为、、
三种基本形式。

6、机械加工工艺一般可分为、、
和光整加工四个阶段。

7、夹紧力的方向应朝向,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
的支承范围内。

三、选择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前角和后角
B、主偏角和副偏角
C、刃倾角
2、在工序图中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
是。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3、下列哪一种刀具不适宜进行沟槽的铣削:
A、立铣刀
B、三面刃铣刀
C、锯片铣刀
D、圆柱形铣刀
4、8级精度的内齿轮,其齿面加工的方法常用。

A、滚齿
B、插齿
C、铣齿
D、磨齿
5、工艺规程对指导生产、组织生产的作用很大,工艺文件的形式主要决定于生产类
型,在大批大量生产时一般采用形式的工艺文件。

A、工艺过程综合卡
B、机械加工工序卡
C、机械加工工艺卡
6、钻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7、车削细长轴容易产生的圆柱度误差。

A、喇叭形
B、锥形
C、腰鼓形
D、马鞍形
8、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

A、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9、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

A、组成环
B、封闭环
C、增环
10、4号齿轮铣刀用以铣削21~25齿数范围的齿轮。

该号铣刀的齿形是按下列
齿数的齿轮的齿槽轮廓制作。

A、21
B、22
C、23
D、24
E、25
四、名词解释:(共12分)
1、误差复映
2、工序
3、生产纲领
4、六点定位原理
五、简答题:(共25分)
1、精加工时选择切削用量原则是什么?
2、简述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
3、简述逆铣的特点和应用。

4、试述轴类零件的典型工艺过程。

5、如何选择粗基准?
六、分析题:(共8分)
1、试分析下列结构工艺性不合理处,并加以适当改进。

(5分)
2、分析下图中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

(3分)
七、计算题:(15分)
1、车外圆,工件材料采用HT-200,外圆直径为120mm,主轴转速68r/min,试计算
其切削速度V C。

(5分)
2、下图为立式钻床的传动链结构图,请说出Ⅴ轴共有几种转速,并算出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

(10分)
参考答案(卷一)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填空题:
1、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2、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3、耐磨、耐蚀、耐疲劳
4、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基准先行
5、轴向窜动、径向圆跳动、角度摆动
6、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
7、主要限位面、定位元件
三、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B
7、C
8、C
9、B 10、A
四、名词解释:
1、使毛坯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的工件表面上的现象。

2、一个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3、某种零件(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

4、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

五、简答题:
1、精加工时加工余量小,精度要求高,以提高加工质量作为选择切削用量的主要依据。

应选用较高的切削速度,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2、应具备硬度高,强度和韧性好,耐磨性好,红硬性高,工艺性高,经济性好。

3、逆铣切削厚度从零逐渐增大,产生严重冷硬层,表面质量较差;垂直铣削分力向上,削弱工件夹紧力,易引起振动;工作台不会发生窜动现象,运动平稳;铣刀寿命低,但可加工带硬皮的工件。

4、典型工艺过程为:毛坯准备――正火―加工端面和中心孔―粗车―调质―半精车―花键、键槽、螺纹等加工―表面淬火―粗磨―精磨。

5、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对于不需要加工全部表面的零件应采用始终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选取工件上的重要表面或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选择毛坯制造中尺寸和位置可靠、稳定、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

六、分析题:
1、底面加工面积大,不易保证加工质量,加工余量大,不合理。

改进方案为:底面开通槽以减少加工面积,增加接触刚度。

2、底面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固定V 型块限制工件二个自由度,活动V 型块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总共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

七、计算题:
1、 3.141206825.6/min 10001000
c dn
V m π⨯⨯=== 2、Ⅴ轴共有转速输出级数为:1×1×3×1×3=9种;
max 14034346514401209.8/min 170189344
n r φφ=⨯⨯⨯⨯=; min 140213417144026.7/min 170619395
n r φ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