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力的单位的是()A.千克 B.米 C.摄氏度 D.牛顿答案:D解析:千克是质量的单位,米是长度的单位,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只有牛顿是力的单位。
2.(2013年柳州中考题)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A.力的作用点B.力的方向C.力的大小D.力的单位答案:D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被称为力的三要素。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解析:力作用在物体上有两种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分为改变运动的方向和改变运动的快慢两种情况。
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这些都是速度的变化。
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进行区分。
用力捏面团,面团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由于面团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发生了改变;篮球撞击在篮板上时受到篮板的反作用力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即: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用力握小皮球,球因受力发生了形变,所以球变瘪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是灰尘由于受到风的作用力运动状态改变所至。
4.下列的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自行车匀速转弯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运动C.“天宫一号”绕着地球运动D.人站在超市的自动扶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快慢两种情况。
只有两种都不发生改变,才是运动状态不变。
自行车匀速转弯,尽管运动的快慢不变,但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汽车加速运动时运动的快慢发生了变化。
“天宫一号”绕着地球运动时,运动的方向不断改变。
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都不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5.如图1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答案:C解析:本题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薄钢条发生形变。
形变的方向和程度相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反之形变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进一步观察几个图发现形变不同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同有关。
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应考虑控制变量法。
即应该使力的大小、方向都相同,只是力的作用点不同。
这样确定答案为C。
6.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B.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脚和手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C.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8.(2013年菏泽中考题)如图2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和B选项中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C选项中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选项中用力使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这是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不能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9.(2013年南京中考题)如图3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答案:D解析:圆珠笔芯弯曲,发生了形变,说明圆珠笔芯受到了手指施加的力。
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说明手指受到了力,这个力是圆珠笔芯施加的。
以上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时也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圆珠笔芯弯曲,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但这与圆珠笔芯形状的变化与手指感到疼无关。
10.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一下乙,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答案:D解析:甲用力推一下乙,乙受到推力由静止运动起来。
同时,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也会给甲一个相反方向的推力,使甲由静止向相反方向运动起来。
11.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没有物体也可能会有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这两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答案:D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物体间发生了作用才会产生力,所以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也可能没有力的作用。
例如下图甲所示中A、B两物体相互接触,A对B有压力,B对A有支持力;而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放着的C、D两物体相互接触,如图乙所示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因此C与D之间没有力产生,所以A不正确。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相互作用力。
例如空中飞行的飞机虽然不与地面接触,但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重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磁铁和铁钉之间也会有吸引力存在,所以B不正确。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所以C不正确。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因此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这两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所以D正确。
二、填空题12.(2013年内江中考题)如图4所示,用球拍击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答案:球拍球解析:球拍击球时,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到球拍给的一个力,所以球是受力物体,球拍是施力物体。
如果以球拍为研究对象,那么球拍是受力物体,球是施力物体。
13.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答案:形状相互运动状态解析: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表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球变了形,是因为受到球拍给的力;球拍变了形,是因为它受到球给的力。
球拍给球一个力,同时球也会给球拍一个力,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了发生改变。
14.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答案:(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解析:(1)磁体与小钢球间有吸引力,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小钢球由静止到运动。
由直线运动到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三、作图题15.一个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向右上方的拉力,大小为300N。
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图5。
图5解析:用小方块代表物体,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中心,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向右上方画一线段,线段末端加上箭头,并标出力的大小。
《弹力》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A.用手将充满气的气球按成凹形B.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压弯C.用锤子把铁块敲打成各种形状D.撑杆跳高运动员撑杆起跳时把竹竿压弯答案:C解析:判断是否是弹性形变的关键是,看撤去原来外力后物体能否完全恢复原状。
能完全恢复原状的是弹性形变。
不能恢复原状的,是塑性形变。
很明显,只有C不能恢复原状。
2.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答案:B解析:在弹性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手臂长的同学把弹簧拉得长,用的臂力大。
3.图1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性质的力是()A.运动员对杠铃的力B.推土机对泥土的力C.月亮对地球的力D.大象对跷跷板的力答案:B解析: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才是弹力。
而判断是否是弹性形变的关键是,看撤去原来外力后物体能否完全恢复原状。
上面几例中,推土机推泥土,泥土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
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答案:B解析:只要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当要恢复原状时,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弹力。
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是产生弹力的两个必要条件。
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并不只有弹簧,如果弹簧没发生形变,或者形变超过了弹性限度,也不会产生弹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它们都属于弹力。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答案:A解析:题目考查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它阻碍,但这并不是说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若要测量的力是倾斜的,弹簧测力计就必须倾斜放置,这样才能使用力的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6.如图2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牛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牛B.3牛C.6牛 D.12牛答案:C解析:图2给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的正确方法。
即让拉力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处,并使用力的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将弹簧测力计另一端的吊环固定,使弹簧测力计外壳不移动,此时吊环会受到与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拉力的大小。
7.(2013年绵阳中考题)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 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 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3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 丁,则()A.L甲=L乙=L丙=L丁B.L乙=L丁<L甲=L丙C.L甲=L乙<L丙=L丁D.L丁<L乙<L甲<L丙答案:B解析:弹簧受到拉力伸长,受到压力缩短,所以容易确定L乙<L甲,L丁<L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