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
6、不符合旅游开发“快旅慢游”的原则
他们不去投资改善对外交通建设,完善区外的
旅游服务基地,却在风景区的核心区,以破坏遗产为
代价,大搞快速交通以牟利。原来游泰山要两天到3 天,现在变成一天至半天,结果索道公司得了利,整
个地区失大利。
电力设施
1、电力需求预测
2、供电类型及设施 火电站、水电站、应急发电站、变电站。
其他用水 景区中进行灌溉、绿化等工业业务的用水,一般按1520升/平方米计算或按景区总用水量的10%来估算。 2、水源选择 考虑水源充沛、水质良好、取水口合理。
3、水源保护
水源保护一方面是保护水资源的量,避免过度开发 利用水资源;另一方面则是要注重对取水口周边环境 质量的保护,如限制取水口附近的树木砍伐、泊船、 游泳、捕捞等活动,以防这些活动降低水体质量。
3、景区电网布局设计 4、防雷设施
不论是自然还是人文类型的景区,均不同程度的需要考虑以上问题,只 不过重要性程度不同而已。主题公园、游乐园、其他有供游客娱乐设施 的公园(如朝阳、海淀、动物园等);有缆车、索道、观光电梯的等特 殊交通设施的公园。 博物馆、名人故居由于其一般处于城市的中心地 区,所以电力设施可能不需要作为主要问题来考虑。 哪些类型的景区需 要考虑这些问题?
索道的危害 1、破坏地形 如泰山索道光月观一站就炸掉月观峰峰面1/ 3 ,连同其倒石堆,破坏119万平方米,远在10~20 公里外都清晰看到破败景观,更何况近处,造成泰 山有史以来最严重破坏! 破坏了岱顶地形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 2、 破坏植被与生态 沿索道线的地面,要砍伐宽20 米左右的森林 植被带,要占大片土地做站场,为此还要有公路接 通下站,毁掉大批树木,尤其是原生植被将无法恢 复。
2010年6月29日16时 45分,深圳东部华侨 城“太空迷航”娱乐 项目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6人死亡,10人受 伤,其中重伤5人。
俄罗斯伏尔加河游船沉没 近百人失踪84人获救
俄罗斯一艘载有至少170人的游船2011年7月10日下午 在伏尔加河沉没。俄联邦紧急情况部和地区紧急情况部的 消息显示,84人获救,一人死亡,八九十人生死不明。
景区内供电设施要求
保证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当线路 发生故障时,可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不 致整个景区断电;各项电力、通讯线路 应尽量埋设在地下管道中,以保持景观 的完整性、美观性。
邮政及信息服务设施
1、外联电讯服务 主要为国际国内直拨电话服务,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宽带信息网络服 务等。景区内要建设专门的电信线路、光缆光纤、移动信号基站,并设 立国内国际电话业务。 景区内电讯服务的线路、设臵等要以不破坏景区内景观为原则。 2、外联邮政服务 旅游景区要能为旅游者提供电报、邮寄、包裹、特快专门递等服务。 等级较高的景区应开放国内报话业务及国际电报业务。如黄山景区。 3、内部管理系统 包括内部电话交换机、公共广播系统、电脑监控保安系统等。 主要景点附近电讯线路尽量采用地下线路,以免破坏景观。
5、误导游人,贬低名山
游览名山风景的主要目的是求美、求知、求真,健康 身心。正如古人所说:“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今天 还应该读地球发展史,这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优秀传统,也是 当代世界提倡的徒步旅游。据统计,法国每年就有3100万人 次在进行远距离徒步旅行,而我们却在风景区内大搞快速交 通,反其道而行之。世界遗产和国家风景区好比世界级和国 家级最高学府,游览遗产地的最大参与就是徒步揽胜,深入 “学府”,求美、求知、求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遗产 的价值。修索道已损害了遗产的价值,缆车拉到山顶,误导 游人。
(2)环状串连形路网
以游客服务功能区为起点,将主要的景点成环状或串 连状连接起来构成的交通道路网络。一般景区规模较小、 景点不多时景区或山地型景区可采用此路网。如西湖。
(3)放射形路网
由景区中心引出的若干放射状干道与多圈层的环线交通 线组成的道路网。景区中,“中心”往往是具有游客服务 功能的区域。 优点:一方面可以加强游客与各个景点之间的交通联系; 二是不同圈层的旅游景点之间及同一圈层的景点之间建立 了快速的连通线路;三是可缓解道路的交通压力,对于大 量的过境旅游客流起到有效的分流。
(3)维持费用高
旅游景区的设施设备种类多、复杂,所以维护检修费 用较高。
亿元投资的设施设备……
百龙观光电梯总造价1.2亿; 天门山索道98 个吊厢来自 瑞士 CWA 公司,单个造价 高达 20 万元人民币 ,总耗 资2.2亿元人民币 ; ……
旅游景区设施管理的任务
保证所有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制定科学的设施保养计划和维修制度 设施设备第更新改造 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5、索道
客运索道是一种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和游乐设施,广 泛应用于旅游地开发中。世界其他国家旅游地的索道大 多建在滑雪场、山野游乐场、山区、矿区城镇等,极少 建在国家公园,至于世界遗产地就更为罕见。 我国在世界遗产地滥建索道,如泰山3 条、黄山3 条、峨眉山两条
由于索道建设对地表地貌的破坏性,世界各国都严 格控制在国家公园修建索道。如加拿大《国家公园法》 规定:“不允许在国家公园内对自然资源进行商业性 的勘探、开采或开发”,“商业性服务和设施,如旅 馆、商店和服务让以及公园管理楼等凡有可能均应位 于国家公园的邻近地区。”美国法律规定国家公园不 准修建索道。西方许多国家在实践中也严格禁止在自 然风景区修建索道。
(3)特殊交通道
景区中特殊交通工具使用的交通道路类型。 如索道、水面交通(乌篷船、刚多拉)马帮、 航空通道、滑竿、踏步电梯等。
2、景区道路的路网设计
(1)方格形路网(棋盘式路网)
景区道路以垂直或近似于垂直的角度相交叉所组成的方 格格网。特点是简洁明确、划分的区域较为整齐,在游线 组织上也较为灵活,空间行为较为便利,可以组织成为环 形游线和单行游线。但该路网在对角线上的两点连接不甚 畅通。一般景区较少使用方格形路网。如故宫都由各级交通相连, 旅游者可以自主选择线路进行旅游,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在平原地区和地形复杂的山地型旅游景区中较为常见。
3、交通设施规划原则
①交通设施与景观协调。停车场、码头等交设施要与旅游景 区的景观相协调,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的 要求。场地平整、坚实或水域畅通。标准及中外文规范、准 确、醒目,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②游览线路布局合理。旅游景区内的游览线路或航道布局 合理、顺畅,通行便利,路面平整、坚实。 ③旅游景区内尽量不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交通工具
GO GO GO
§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 景区基础设施设计与管理 §景区服务设施设计与管理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1.景区设施设备的概念及分类
设施——为进行某项工作或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 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
设备——进行某项工作或供应某种需要所必需的成 套建筑或器物 《现代汉语词典》
3、破坏景观的自然美
修索道不仅破坏地形、植被等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而 且由于架空索道强加于自然景观之上的不协调性,成为山水 审美中的刺眼物和视觉污染物。城里的电缆线都埋入地下, 更何况天生丽质的美景都被铁索捆绑,破坏美感,而且给人 以反感。
4、加剧人流在山顶集中
遗产地要求控制游人量,不修索道自然减少那些对山水 兴趣不大、没有动力登山的人。而缆车主为多获利则千方 百计招徕游客。这就导致容量有限的山顶人满为患,进而诱 使商家开店设铺,造成更可怕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环境严重恶化。
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修到海拔2000多米处停止, 再向上也不许修建索道,甚至也不允许修建台阶和登道,只 有樵夫道式的步行道。
中国自古起,就将历史名山从其他山岳中分离出来,作为
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包括进行祭祀、朝山、宗教、游览、 审美、隐读、山水文化创作体验以及探索自然奥秘等。历史 上曾有“凡五岳名山皆禁樵采”的诏令,并将地区性“八 景”、“十景”的保护,列入“守土者”(地方官)了职责。 名山建设总体上的要求是“点缀得宜,不掩其性”,具体建 设时,坚持“山体本身分毫不能修动”,“树挡道者不伐” 的原则,除了战争和王朝衰败外,保护名山及其精神文化功 能始终是历史的主流,这才为我们留下了大批自然文化遗产。
(2)步行道 仅供旅游者步行的道路,车辆不能进入。 按其等级同样可分为主要步行道、次级步行道 和小径。
步行路以1.5-2.5米宽为宜,道路选择应依山就势。 ①沿途有丰富的风景观赏面,有最佳的视角和视 距,以扬景之长、避景之短。 ②景内小径宜曲不宜直、宜险不宜易、宜狭不宜 宽、宜粗不宜平,要保留自然风貌。游人或攀山、或越 涧、或穿林、或涉水,不断变幻空间、变幻视线,处处 领会诗情画意的意境。 ③根据步行的长度和攀登的高度,适时设计休息 点,走走停停,随处可安,灵活行止。 ④景区游览线路有多条,供不同年龄、兴趣的游人 选择。 ⑤游览线路尽量为环行,不走回头路,使游人处处 感到新奇,游兴未尽。
第二节 景区基础设施设计与管理
(1)景区交通道路设施 车行道、水运、缆车、索道、乘骑、单轨列车(游览列车) 等 、停车场 (2)电力设施 (3)邮政及信息服务设施 (4)景区给排水设施 (5)绿化设施 如道路两旁的绿化,景区内的草坪、花坛,亭、台、 楼、棚架蔓布的攀援植物等
景区交通道路设施
1、景区道路系统类型 2、景区道路的路网设计 3、交通设施规划原则 4、停车场设计 5、索道
第六章 景区设施设备管理 与设计
1976年发生在意大利卡瓦莱塞的观光缆车坠毁,造成 42人死亡。1999年7月1日法国西南部山区一缆车从高空坠 落,20名乘客全部死亡。
1994年广州从化天湖的铁索桥扶手铁链因人多拥挤突 然断裂,160人落水,38人遇难。1993年1月25日福建寿宁 县麻竹坪水库一艘载有14名游客的游船出故障失事,6死8 伤。 1999年,闽侯十八重溪水上漂流事故,1人死亡。1997 年3月3日湖北神农溪漂流发生翻船事故,8位台湾游客和3 名船工死亡。 1999年厦门鼓浪屿某景点门口的不锈钢海豚雕塑胸鳍 太尖,一游客因拍照拥挤被刺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