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考前辅导答案

中考化学考前辅导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科考点知识资料第一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1 物质组成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金属元素符号、固态非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 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氢原子,而2H 只能表示2、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H 2O 为例3、 有关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

考点2 物质的多样性 纯净物和混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 氧化物 有机物和无机物 1、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2、物质的分类(从元素的组成来分类):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称为混合物;由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 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 组成且其中一种是 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分(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O 、CO 2和含CO 32-的物质看做无机化合物)。

考点3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 原子 离子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 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子和原子的共同特征:不断 ,彼此间有 ,质量和体积都 。

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考点4 原子、离子结构与其性质 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 和带负电荷的核外 构成;原子核是由带 的和不带电的 构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离子的判断: 原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不显电性(呈电中性),氧原子表示为 。

阳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电荷 ,镁离子表示为。

阴离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电荷 ,氧离子表示为 。

4、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 ,圈内的数字表示 ,弧线表示 ,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

5、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原子的 数。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较易 电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较易 电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He 为 ),达到相对稳定。

考点5 化合价与化学式1、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化合价(记口诀)。

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价,氧元素通常显 价。

2、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 ,据此可依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和根据化合价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考点6 元素(符号 名称 分类 元素周期表)1、元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2个氢原子同不同 两种元素 氧元素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运动 间隔 很小分子 原子原子核 电子 正电质子 中子原子核= = = = > <正 负 OMg 2+O 2- 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失去 得到 >8 2 +1 -2 零注意: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 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熟记常见、常用的元素的符号及名称(P75);地壳中质量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 ,有“钅”字旁的是 元素,有“石”字旁、“气”字头和“氵”字旁的是 元素。

2、 简单认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 的递增给元素编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考点7 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物1、水由 组成,水由 构成,1个水分子由构成。

2、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烧碱(火碱、苛性钠)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生石灰 ,熟石灰 ,石灰石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酒精 ,葡萄糖。

考点8 利用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简单推断商品标签 1、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推断。

2、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所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第二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考点9 化学变化的特征、现象、化学变化和能量、催化剂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CaO 与水反应),有的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

在化学反应里能 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考点10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一些不属于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甲烷燃烧、酒精燃烧、CO+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

考点11 金属活动性顺序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 、Na 、Ca 外)。

考点12 质量守恒定律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也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必然相等。

考点1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九年级化学课本涉及到的方程式汇总 化合反应:不同不相等 不相同O 、Si 、Al 、Fe金属 非金属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 =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水分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NaOH Na 2CO 3 NaHCO 3 CaO Ca(OH)2 CaCO 3 CH 4 C 2H 5OH C 6H 12O 6 改变 质量化学性质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灼烧4、铝在空气中氧化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1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12、生石灰溶于水分解反应: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受热分解3、加热高锰酸钾4、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6、高温煅烧石灰石置换反应:1、氢气还原氧化铜2、木炭还原氧化铜3、焦炭还原氧化铁4、铝、镁、铁、锌分别和稀硫酸反应5、铝、镁、铁、锌分别和稀盐酸反应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7、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8、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9、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复分解反应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4、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5、盐酸和烧碱起反应6、盐酸和石灰水反应7、用熟石灰中和工厂中的废硫酸8、烧碱和硫酸反应9、铁锈和稀盐酸反应10、铁锈和稀硫酸反应11、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药物治疗胃酸过多12、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13、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一起研磨闻到氨味其它反应: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2、用赤铁矿炼铁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5、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6、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7、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附其它常见的化学方程式:1、铁的氧化物Fe x O y与一氧化碳反应2、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吸收热量)3、氧化铜和硫酸反应4、氧化铜和盐酸反应5、盐酸与硝酸银反应6、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7、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第三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考点14、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 78% 0.03% 0.94% 0.03%(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液面上升超过1/5的原因有:①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②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物质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磷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氮气用作制硝酸和氮肥;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食物充氮防腐等;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炼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如霓虹灯)等。

考点15、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研究1、氧气的制法:实验室制法: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白色氯酸钾(固体)和黑色的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2、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常用跟反应来制得。

3、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和反应选择气体收集装置应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如果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空气,则该气体密度于空气。

考点16、碳单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可作钻探机的钻头的是金刚石,因为它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石墨可作铅笔芯,因为它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也可做电极,因为它具有导电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