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得分训练 (二)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 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 答题卡上第Ⅰ卷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g=10m/s 2) ( )A.小球下落的高度为1.25 m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m/s C 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15.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 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 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增加D .P 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增加16.如图所示,A 、B 两点分别固定着电量为+Q 和+2Q 的点电荷,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 =CD =DB 。
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C 点沿直线移到D 点,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A .一直做正功;B .一直做负功;C .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 .先做负功再做正功;17.由上海飞往洛杉矶的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上空的过程中,如果保持飞行速度的大小和距离海面的高度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飞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压力略大于地球对乘客的引力 C .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压力略小于地球对乘客的引力 D .飞机上的乘客对座椅的压力为零18.如图所示,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 ,直导线MN 垂直跨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电容器的电容为C ,除电阻R 外,导轨和导线的电阻均不计.现给导线MN 一初速度,使导线MN 向右运动,当电路稳定后,MN 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时( ) A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零 B .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BLv/R 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CBLvD .为保持MN 匀速运动,需对其施加的拉力大小为B 2L 2vR19.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根粗糙绝缘细直杆,有一个重力不能忽略、中间带有小孔的带正电小球套在细杆上。
现在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B +Q +2QA CD度v0,假设细杆足够长,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杆上各处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小球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是20.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21.设想宇航员完成了对火星表面的科学考察任务,乘坐返回舱返回围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如图所示。
为了安全,返回舱与轨道舱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
已知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克服火星的引力做功(1)RW mgRr=-,返回舱与人的总质量为m,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火星的半径为R,轨道舱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r,轨道舱的质量为M,不计火星表面大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和火星自转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要返回轨道舱至少需要获得能量WB.若设无穷远处万有引力势能为零,则地面处返回舱的引力势能为mgRC.轨道舱的动能为MgR2/2rD.若设无穷远处万有引力势能为零,轨道舱的机械能为-MgR2/2r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纲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 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线材伸长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比例系数用K表示。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哪种科学研究方法?(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求出新材料制成的金属细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________。
23.某同学为了测电流表A1的内阻精确值,有如下器材:电流表A1(量程300 mA,内阻约为5Ω);电流表A2(量程600 mA,内阻约为1Ω) ;电压表V(量程15 V,内阻约为3 kΩ) ; 定值电阻R0 (5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为1 A);滑动变阻器R2(0~250Ω,额定电流为0. 3 A) ;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较小).导线、开关若干.(1)要求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的减少误差.在如图所示线框内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仪器的代号.(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r1,则所用电流表A1的内阻r1表达式为r1 =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所示,一根长为1.8m,可绕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的细杆AB,两端分别固定质量1kg相等的两个球,已知OB=0.6m 。
现由水平位置自由释放,求: (1)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2)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轴O 受到杆的力是多大? (3)求在从A 到A’的过程轻杆对A 球做的功?25.如图所示,三个同心圆是磁场的理想边界,圆1半径R 1=R 、圆2半径R 2=3R 、圆3半径R 3(R 3>R 2)大小未定,圆1内部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 ,圆1与圆2之间的环形区域是无场区,圆2与圆3之间的环形区域磁感应强度也为B 。
两个区域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里。
t=0时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q >0)的离子(不计重力),从圆1上的A 点沿半径方向以速度 飞进圆1内部磁场。
问: (1)离子经多长时间第一次飞出圆1?(2)离子飞不出环形磁场圆3边界,则圆3半径R 3至少为多大?(3)在满足了(2)小题的条件后,离子自A 点射出后会在两个磁场不断地飞进飞出,从t=0开始到离子第二次回到A 点,离子运动的总时间为多少?(4)在同样满足了(2)小题的条件后,若环形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外,其它条件不变,从t=0开始到离子第一次回到A 点,离子运动的路径总长为多少?(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方框图黑。
注意所做题目都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大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B .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C .液体的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密集,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相互吸引D .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该物质的分子体积为0A M V N ρ=E .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从A →B →C 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从A →B 过程的p —T 图象和从B →C 过程的V —T 图象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①从A →B 过程外界对气体 (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填“吸热”或“放热”)。
②气体在C 状态时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1)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 qBR v 3=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D.不是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E.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现象,纵波不能发生干涉现象(2)如图所示,OBCD 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OD 为直径,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 方向从真空斜射入玻璃,B 、C 点为两单色光的射出点(设光线在B 、C 处未发生全反射)。
已知从B 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 到B 的传播时间为t 。
①若OB 、OC 两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为λB 、λC ,试比较λB 、λC 的大小(不必说明理由); ②求从C 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 到C 的传播时间t C 。
35.(物理选修3-5)(15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B .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C .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后,核子数减少4D .重核的裂变过程总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E .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成立的(2)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L=2米的木板C ,它的两端各有一块档板,C 的质量m C =5千克,在C 的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 和B ,质量分别为m A =1千克,m B =4千克。
开始时,A 、B 、C 都处于静止,并且A 、B 间夹有少量塑胶炸药,如图15-1所示。
炸药爆炸使滑块A 以6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左滑动,如果A 、B 与C 间的摩擦可忽略,两滑块中任一块与档板碰撞后都与挡板结合成一体,爆炸和碰撞所需时间都可忽略。
问:(1)当两滑块都与档板相碰撞后,板C 的速度多大?(2)到两个滑块都与档板碰撞为止,板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如何?得分训练第二套参考答案物理22、答案:(1)s FLkx = ;(2)控制条件法(或控制变量法、单因子法、归纳法);(3)100 N23、答案:(1)电路如图所示(2 )1121R I I I r -=I 1、I 2分别为电流表示数,R 0是定值电阻大小.24、(1)当轻杆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据圆周运动过程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有:代入数据求得:(2)据圆周运动规律,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A球有:由于,则B球有:所以有:则转动轴的受力为:(3)当球A从A位置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据动能定理有:代入数据计算得杆对球A做的功为:25、解:(1)由可得………………………(2分)如右图1,根据几何知识:离子在圆1中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60°得:…………………………………………(2分)(2)依题意离子在环形磁场轨迹与圆3相切时对应的就是半径最小值,如右图2:由于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同,有:……………………………(2分)由图中几何关系得:………………(2分)得:……………………(2分)(3)根据几何知识:离子在圆2和圆3之间的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240°得:………………………(2分)在原图中作图可知如右图:(只画了重复单程,这样的单程重复总共需6次) 从t =0开始到离子第二次回到A 点,离子在圆1内磁场中运动共6次;离子在环形磁场中运动共6次;离子在无场区中直线运动共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