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多媒体出示)“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亭亭玉立花仙子,喜欢生活水中央,爱穿白色粉红衣,常常坐在绿船上。
”(荷花)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荷塘边看看荷花吧。
在你们的眼中,荷花是怎样的?谁来形容形容?二、课文赏析1、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听到声音渐渐轻下去了,来考考大家,这些字词你会读吗?谁来挑战?这个“挨”应该读第一声,“裳”字和“常”字很像,“裳”与衣服有关,所以下边是衣字。
蜻蜓的“蜻”字与“晴”的区别在偏旁,因为与虫子有关。
“蹈”与用脚跳舞有关,左边是足字旁。
这个“蹈”和“佛”写的时候要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请同学们拿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读了课文,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的感受,是什么字?那就是美!(板书:美)2、是呀,荷花真美呀,可是作者为什么会往荷花池边跑去呢?(闻到了清香。
)你能读出作者闻到清香之后的心情吗?3、作者来到池边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拿出笔,轻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谁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指名读)A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你“挨挨挤挤”这个词读得真好!挨是一个多音字,还读作……“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②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师:人少够吗?那请你们小组来表演下。
)③哦,这就是挨挨挤挤。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让我们一起感受荷叶的多吧。
(指定1-2大排齐读)④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荷叶比作什么?“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又让你知道了什么?生:荷叶很绿,很圆,很大(板书:叶)⑤是啊,荷叶也很美呢!谁能读出荷叶的美?(指名读、再指定3-4大排齐读)归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咦,叶圣陶爷爷看到的是荷花是红色的吗?你从哪句话里知道的?B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他有一个字读得特别好?(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②这个“冒”还可以换成哪些字?(生:长、钻、伸、露……)请你把字放入句中读一读。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冒字呢?我们读读原句,比较下,有什么感受?“冒”字写出了荷叶的密、多,还写出了荷花长得高,亭亭玉立的。
师动作引导: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生:使劲、用力、急切、争先恐后……)你能加动作读一读吗?③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急切地、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多有冲劲,多有生命力啊! 我们一起加上动作读一读吧,感受一下。
⑤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C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①有谁喜欢最后三句的?(相机正音)你“小莲蓬”,读得多好呀!请你带领大家读“莲蓬”。
开火车读“花骨朵儿”。
齐读“饱胀”。
注:蓬是第二声,在这里读轻声。
骨是多音字。
胀是后鼻音。
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难读的词语放进文中,读一读吧!②这三句话描绘了荷花不同的姿态,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作者的排比句用得好,描写了荷花的各种形态。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呢?先自己读一读③“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这是完全盛开的荷花,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美丽、华贵、高洁。
)还有谁喜欢的?一起来读一读。
④这还是花骨朵,能不能用个成语形容一下?谁来像他一样好好欣赏这“含苞待放”的荷花?“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出荷花的花骨朵里饱含着勃勃的生机。
⑥这些荷花美吗?真是叶美花更美(板书:花)!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吧!谁能把这优美的句子背下来?把这份美丽留在心田吧!⑦那你能像文中一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呢:(小练笔)我们先给你们创设一个语境,降低点难度。
出示:课间十分钟,校园真热闹。
有的——有的——有的——。
下面提高难度了!想一想写在纸上。
出示:—,有的—,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写的《荷花》这篇课文,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生字词。
大家都掌握得非常好!4、同学们,你们看,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生:很美),看看那一朵(生: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提示:想一想,这句话是谁说的?那应该是谁创造了这些美丽的景色?(大自然)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5、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幅活的画呢?(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这个比喻写出了荷花生机勃勃的美,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能长出这么美的花儿。
)比较句子:1、如果把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幅画。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幅画。
3、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画。
4、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读这四句话,第四句好在哪里?(“眼前的”指出了作者看到的,与文末“我是在看荷花呢”相呼应;“大”指明了“一池”的整体,与前文的描写相呼应;“活”字最富表现力,表现出一池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与前文“挨挨挤挤”、“碧绿”、“冒出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相呼应。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一下,荷花都有哪些姿势?出示填空: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有的————,有的————,还有的————。
第3段连用了几个“一朵”?有什么作用?(连用四个“一朵”,说明荷花多,每朵的姿势又各不相同,美不胜收。
)6、看着这么多又香又美的荷花,作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的?请你用喜欢的方式地读第四节吧!①自由读。
②请四位同学分别读1-4句。
(师相机指导,指名读完1-4大排依次读)预设:“雪白”读重些,感受荷花的洁白美丽。
预设:“翩翩起舞”这个词你读得真好(或:要读得重些,轻一些),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一下吗?评:表演很精彩,动作轻盈、轻快地跳舞就叫——“翩翩起舞”,看来你已经完全理解这个词了。
④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蜻蜓来干嘛了?谁来读?再请一位同学读下面小鱼的内容。
7、猜猜看,除了蜻蜓和小鱼会来和我说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跟我聊天、交朋友呢?先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告诉我——。
(生:蜜蜂、蝴蝶、青蛙、龙虾……)8、看来荷花的朋友真多啊!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这里的“仿佛”说明?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因为荷花太美了,深深地吸引了我。
)是啊,所以(引读)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这最后一句话不写行吗?为什么?(不行。
因为在看荷花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把自己当做一池美丽的荷花中的一朵,沉浸其中,感情高度投入,所以忘记了自己在看荷花,说明荷花的美丽所产生的魅力。
)9、看来“我”都已经深深地陶醉其中了,优美的景色往往让人沉醉。
让我们再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四到五小节吧!《荷花》一文描写了荷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1、同学们,荷塘中这些优美的景色,你们喜欢吗?历代的文人喜爱荷花的不少。
宋代的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赞美荷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也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月光下的荷塘美景。
想听一听吗?(师配乐朗读《雨的印记》)2、读读描写荷花的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五月荷花红满湖,团团荷叶绿云扶。
红莲沉醉白莲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原产于中国,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栽培荷花了。
现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漂亮的荷花池。
而在我们身边的公园里,也有一片荷塘,大家可以在周末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欣赏一下碧绿的荷叶,等到夏天的时候就能欣赏到美丽的荷花了!四、作业布置:将你看到的荷塘景色,画下来或者写下来,下次我们来交流。
五、板书设计:荷花叶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