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优质教案)【新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优质教案)【新版】
学生迁移第一节课经验,借助学具动手操作
学生用小棒继续分,教师巡视
1.我发现可以分成4组,每组分了3只
2.我发现可以分成6组,每组2只
3.谁能仿照上面用的方法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一说。
分成4组,每组3只
分成6组,每组2只
分成3组,每组4只
2. 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松鼠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成几组?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啊?(熊、松鼠)
学生看图交流:
(1)小熊在跳拉手舞
(2)有12只小熊,有16只小松鼠
(3)小熊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课 题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6页。
教
学
目
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小熊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1)如果把12只小熊平均分成3组,每组可以分几只?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分法和分的结果,明确:把12只小熊平均分成3组,每组4只。
(2)还可以分成几组?分一分,试一试。
教师提醒如何分组
(3)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4)明确所有的分法和结果分成2组,每组6只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 法
引导法、讨论法、讲解法等课型新授 Nhomakorabea教具学具
课件、小黑板等。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二、体会平均的含义
三、评价 总结
导入:上节课我们去看了森林里举行的丰盛的宴会,今天森林里面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吧。
出示信息窗2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