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遗传学》教学课件: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动物遗传学》教学课件: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p q
1、着丝点(kinetochore )和着丝粒(centromere)
着丝点:指着丝粒 的两侧各有一个蛋 白质构成的三层的 盘状 或球状结构, 它与纺锤丝微管相 接触。
着丝粒:指中期染 色单体相互联系在 一起的特殊部位。
2、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核仁组织 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s,NORs) 和随体(Satellite)
核仁(Nucleolus):由纤维区和颗粒区构 成 ,与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单位 的装配有关
核仁组织者:细胞周期中形成核仁的染色质的 特定部位
第二节 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着丝粒、染色体臂、次缢痕、随体、端粒
(二)染色体的结构 四级结构模型 (三) 染色体的数目和大小
细胞器(organelle)包括:线粒体 (mitochondria)、质体(plastid)、内质 网(endoplasmic reticulum)、高尔基体 (Golgi body)、核糖体(ribosome)、中 心体(central body)、溶酶体(lysosome) 和液泡(vacuole)
很少或没有重复序列 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无
无独立的内膜系统 无 基因由供体向受体单项传递 无丝分裂
真核细胞 一般较大(10~100μm) 有核膜和核仁,形成了核结构
量多,遗传信息载体形成染色体或 染色体结构,DNA与蛋白质结合 有重复序列 核内转录,细胞质内翻译 有线粒体、叶绿体、质体、内质网 等 有,较复杂 有 通过两性配子核融合 有丝分裂为主
长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着丝粒 短臂 次缢痕 随体
(一)染色体形态
在有些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上可见凹陷缩窄区, 称为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 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可见球状结构, 称为随体(satellite)。随体柄部为缩窄的次 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核仁形成区。
长臂
着丝粒 短臂 次缢痕 随体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中期的特殊 形态,二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二)细胞核遗传体系
常染色质(euchromatin):指在细 胞间期呈松散状,染色较浅而且 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指在 细胞间期呈凝缩状态,而且染色 较深,很少进行转录的染色质。
(二)细胞核遗传体系
二、染色体核型和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和核型分析和染色体显带技术
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一)染色体形态
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组成,两条姊妹 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相连,着丝粒处凹陷缩窄, 因此也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长短相等或不相等的两个臂, 短臂(short arm, p),长臂(long arm,q)。
第 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本章重点内容
基本概念 染色体的结构 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减数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动物精子和卵子的形成
第一节 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分布
一、细胞的一般结构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
大肠杆菌
霍乱菌
淋病球菌
肉毒梭菌
细胞线粒体中发现了DNA和RNA)
2. 叶绿体(chloroplast) (1962年 Ris & Plant 在衣藻叶绿体中发
现DNA)
(一)细胞质遗传体系
线粒体 – DNA、RNA(mRNA、tRNA、rRNA)、 核糖体、氨基酸活化酶。 – 具有自我繁殖所必需的基本成分和独 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功能。 – 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3、端粒(Telomere)
端粒指染色体的自然末端。不一定有明确的形态 特征,只是对染色体起封口作用,使DNA序列终止。
端粒是染色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持了染色 体的遗传上的独立性,无端粒的染色体 就与其它无端粒染色体连接起 来,造成后期染色体的缺失或 重复。
(三)细胞核(nucleus)
由核膜和核液组成,核液中含有核仁和染 色质。
核被膜(外核膜,内核膜)、 核纤层、 核孔复合体、 染色质(体)、 核仁、 核基质。
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分布
主要在染色体上
部分在细胞质内
细胞核遗传
胞质遗传
生物的遗传
(一)细胞质遗传体系
1. 线粒体(mitochondria) (1963年,M. Nass & S Nass 在鸡胚肝
二、真核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膜(plasma membrane或 (cell membrane) )
使细胞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 单位,借以调节和维持细胞内微小环境 的相对稳定性。
(二)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质是指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胶体 物质,内含许多蛋白质、脂肪等物质, 以及各种细胞器。
次缢痕位于染色体短臂 ,含有rDNA基因,能合 成RNA。负责组织核仁的区域,次缢痕与核仁组织 区几乎可作同义词,只是在使用上有差别。通常在 对染色体一般形态描述时用次缢痕(指有这样一种 结构),而在讨论其功能时常用核仁组织区,表示 次缢痕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
随体是指次缢痕区至染色体末端的部分,有如染 色体的小卫星。随体主要由异染色质组成,是高度 重复的DNA序列。
叶绿体 – 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二)细胞核遗传体系
核膜(nuclear membrane) 染色质 (chromatin) /染色体(Chromosome) 核仁 (nucleolus) 核基质 (nuclear matrix)
(二)细胞核遗传体系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 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 合结构,因其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钟型虫
红细胞
第一节 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分布
一、细胞的一般结构
原核细胞 (prokaryotic cell) 的结构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的结构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特点 大小 细胞核
遗传信息
DNA序列 遗传信息表达
细胞器
内膜系统 细胞骨架 性系统 细胞增殖
原核细胞 一般很小(1~10μm) 无核膜和核仁,没有形成核 结构 量少,遗传信息载体DNA不 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