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相关政策(精)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相关政策(精)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相关政策
退休制度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工作到达一定年限,按规定退出公职,享受一定待遇以终养余年的制度。

退休是我党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所谓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自然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有的劳动者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作出了宝贵贡献。

妥善安置这些干部,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困难,使他们各得其所,是党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认真做好退休干部工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就当前国家退休政策,讲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要件:
一、退休条件
(一)干部
国发(1978)10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满10年的;(二)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满10年,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三)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工人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应当退职。

(三)关于公务员退休
我国公务员在执行上述国家退休政策的同时,《公务员法》第14章87、88条规定: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二、退休费比例
根据湖北省人事厅、财政厅《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意见》(鄂人[2006]19号)和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计发退休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人社函[2009]70号)规定
以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为界,2006年7月1日后退休人员,按下列办法计发退休费:
(一)基本退休费比例: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未满35年的,可按以下比例计算退休费,即满30年,计发比例为85%;满31年,计发比例为86%;满32年,计发比例为87%;满33年,计发比例为88%;满34年,计发比例为89%。

工作年限满20年未满30年的退休人员,可按以下比例计算退休费,即满20年,计发比例为80%;满22年,计发比例为81%;满24年,计发比例为82%;满26年,计发比例为83%;满28年,计发比例为84%。

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70%计发。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退职后的退职生活费按本人退职前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计发比例为50%;满10年不满20年的,计发比例为60%,满20年以上的计发比例为70%,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在办理工作人员退休手续计算工作年限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满”工作年限掌握,即满12个月为一年。

(二)提高退休费比例
(鄂人[2007]29号)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提高退休费比例,提高标准后的基本退休费比例不能最高不得超过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的100%。

1、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15%的对象:
①受国务院综合性表彰,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
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者;
③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保持荣
誉者;④在部队服役期间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人员。

2、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10%的对象:
①受省政府和国务院部委综合性表彰,授予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和被省委政府职能部门确认为享受省级劳模待遇的人员;
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三、四等奖的主要完成者(课题组前3名);
③获得省政府(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或全国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励的主要完成者(课题组前3名);
④被授予“省(国家部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保持荣誉者;
⑤在部队服役期间被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和荣立军以上机关授予的一等功的人员;
⑥被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和人事部表彰的“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人员;
⑦在西藏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15年以上的人员。

3、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5%的对象:
①获得省(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或全国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三等奖励的主要完成者(课题组前3名);
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职业初中、成建制中、初等成人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龄满3 0年的男教师、教龄满25年的女教师;
③在西藏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10年的人员;
④独生子女父母。

三、关于退休时有关问题的处理
(一)关于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时计算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数额问题(鄂人薪函[2007]18号)
1、晋升级别工资问题。

工改后退休的公务员,在职工作考核年限达不到五年的,可按每工作一年(考核称职及以上)增加本人应晋升级别工资五分之一的数额计入退休费基数。

2、晋升级别(岗位)工资档次问题。

工改后退休的工作人员,在职工作考核年限达不到两年的,可按每工作一年(考核称职、合格及以上)增加本人应晋升级别(岗位)工资档差金额二分之一的数额计入退休费基数。

(二)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工资问题的处理
工改后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凡按规定参加年度考核且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可增加1级薪级工资,其数额计入退休费基数。

(三)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执行年终一次性奖金问题
鄂人薪函[2005]6号文件规定,工改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凡按规定参加年度考核且为称职(合格)及以上,可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计发办法,即年终一次性奖金=年终一次性奖金额÷12×实际工作月数。

(四)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的事业单位,受聘在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的工勤人员办理退休手续的身份认定
鄂办发[2003]1号、鄂人[2003]12号、鄂人薪函[2004] 7号文件规定,工勤人员受聘在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累计或连续工作满5年以上,年度考核或聘期考核均在称职以上,且退休时仍在上述岗位工作的,应按干部管理权限经任免机关批准干部身份办理退休手续,本人要求按工人退休的,可按工人身份相应办理退休手续。

受聘在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工勤人员,符合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办理干部身份手续退休的,其退休工资待遇按其在岗的最后一个月的标准工资规定比例计发;办理工人身份手续退休的,比
照同条件人员重新确定其工人岗位工资后按规定的比例计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