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说明(简要)

结构设计说明(简要)

结构设计总说明(简要)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包括4#、5#、6#住宅楼,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

地上18层,地下1层。

其中地下一层平时为自行车库,战时为甲类防空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所。

二、结构设计依据:
1、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W0= 0.50 KN/m2
(2)基本雪压:S0= 0.30 KN/m2
(3)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岩土概述: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5)场地类别:Ⅱ类。

(6)液化类别:
(7)标准冻深:室外地坪下
2、设计遵循规范、规定及标准图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0)《高层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11)
三、图纸说明:
1、图纸中的标高单位为米,尺寸单位为毫米;
2、设计±0.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分别为4#:1054.56;5#:1054.33;6#:1054.53;
3、采用标准图集:(施工图中未注明的构造要求应按照标准图的有关要求执行)
(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4G101-3);
(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4G101-4);
(4)《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01~05);
(5)
四、建筑分类等级: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4、钢筋混凝土抗震等级:三级;
5、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6、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甲类防空地下室(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二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8、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五、设计采用的标准荷载:
六、设计采用的计算程序:
七、采用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1)地下室底板垫层:C15;
(2)地下室底板:C30(抗渗等级S6);
(3)地下室外墙:C30(抗渗等级S6);
(4)有覆土地下室顶板:C30(抗渗等级S6);
(5)梁、板、柱、剪力墙:C30(地下一层~一层),C25(一层以上);
(6)次要构件(如构造柱、圈梁、过梁等):C20;
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二b类环境类别:地下室底板、外墙、阳台及其他处于潮湿
环境的部位,二b类环境以外的部分为一类环境类别;
3、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1)一类环境类别:
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氯离子含量(%):1.0;最大碱含量(kg/m3)不限制;
(2)二b类环境类别:
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最大氯离子含量(%):0.2;最大碱含量0.3(kg/m3);
4、钢筋:HPB235()强度设计值:f y=210 N/mm2 ;HRB335()强度设计值:f y=300 N/mm2 ;HRB400()强度设计值:f y=360 N/mm2 ;
5、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容重≤7KN/m3 ,强度等级不低于MU2.5,砌块砂浆强度等级为M5.0。

八、基础及地下室工程:
九、钢筋混凝土工程:
1、受力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
(1)、基础底板下部钢筋:50mm;
(2)、基础底板上部钢筋:25mm;
(3)、地下室外墙的外侧钢筋:50mm;
(4)、地下室外墙的内侧钢筋:20mm;
(5)、地下室有覆土顶板上部钢筋:30mm;
(6)、地下室有覆土顶板下部钢筋:20mm;
(7)、梁:25mm(箍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8)、柱:30mm;(二b类环境类别为35 mm);
(9)、剪力墙:15mm;
(10)、楼板、屋面板、楼梯板:15mm;
2、钢筋锚固:
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抗震锚固长度及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详见图集03G101-1第33、34页,纵向钢筋当采用HPB235级时,端部另加弯钩;
3、钢筋连接:
纵向钢筋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其他未说明之处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和构造详图》(03G101-1)中的有关要求;
4、梁、板的起拱要求及拆摸条件: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和拆摸。

5、后浇带及施工要求:
后浇带混凝土采用C35级微膨胀混凝土,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毕45天后浇筑后浇带,并加强养护。

6、防雷接地要求:
引下线、闭环数量、位置详见电施工图纸要求,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的损伤结构钢筋。

十、砌体填充墙工程:
1、施工质量等级B级;
2、砌块墙体构造柱的平面位置一般按如下要求设置:纵横墙交接处;
3、构造柱截面尺寸:墙交接处:墙厚X墙厚;墙中部位置:墙厚X180mm;
4、构造柱配筋:纵筋412;箍筋6@200;
5、构造柱应与砌块墙体连接,应设置马牙槎,并设26@600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
十一、沉降观察要求:详见《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