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苏尼特右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是锡盟的西大门,东邻苏尼特左旗、镶黄旗;南靠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商都县;西接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东北与本盟二连浩特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11°08′~114°16′,北纬41°55′~43°39′。

总面积22461平方公里,总人口68402万人,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

旗人民政府驻赛汉塔拉镇,邮编:011200。

代码:152524。

区号:0479。

拼音:Suniteyou Qi。

【行政区划】苏尼特右旗辖3个镇、3个苏木: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镇、赛罕乌力吉苏木、桑宝拉格苏木、额仁淖尔苏木。

【历史沿革】苏尼特,系蒙古族部落名。

蒙语称西为右。

清初设旗。

2000年,苏尼特右旗辖2个镇、1个乡、14个苏木:赛汗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苏木、巴彦朱日和苏木、布图木吉苏木、吉呼朗图苏木、阿其图乌拉苏木、格日勒图敖都苏木、阿尔善图苏木、脑干诺如苏木、都呼木苏木、都仁乌力吉苏木、桑宝拉嘎苏木、赛罕乌力吉苏木、额仁淖尔苏木、锡林诺如苏木、新民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68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赛汉塔拉镇38060 朱日和镇1989 巴彦朱日和苏木2841 都仁乌力吉苏木2013 布图木吉苏木2916 赛罕乌力吉苏木2583 瑙干诺如苏木1596 阿其图乌拉苏木1996 桑宝拉格苏木1961 锡林努如苏木609 乌日根塔拉苏木2562 额仁淖尔苏木1139 格日勒图敖都苏木1518 吉呼郎图苏术954 阿尔善图苏木598 都呼木苏木1574 新民乡5282 查干淖尔碱矿虚拟镇6689。

【地形地貌】地处乌兰察布高平原东侧,阴山山脉之北。

地质构造属于古湖盆上升而成的层次剥蚀高平原,海拔900-1400米,最高1670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致可分三个阶梯.第一阶梯南接阴山山脉北麓,地势最高,海拔l200米以上,山丘起伏较大,河谷侵蚀切割较明显,由变质岩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组成。

第二阶梯为朱日和镇以北至赛乌素,海拔1000-1200米之间,地势较平坦,其间有大小不等的古湖泊及古河道遗迹,表层大部分以第三组和中生代的红色砂岩、泥岩和沙砾岩为基底,上面覆有不厚的第四组残积物和风积物。

第三阶梯海拔低于1000米,多在900米左右,为全旗最低点,是著名的二连盆地。

区内有面积不大的盐湖、碱湖低地。

西北角有一片剥蚀丘陵,由古老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在强烈的剥蚀作用下,岩石裸露,同时由于西北风的搬运作用,沿其东南缘形成一条顺风而下的沙地。

【气候资源】本旗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的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风大,温差变化剧烈;夏季短促干热,将雨增多而且集中,但热无酷暑;秋天晴朗天增多,凉爽宜人;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慢长。

光能资源光能资源较为丰富。

太阳辐射年总量为6204.8兆焦耳/米²,空间分布特征是北部大于南部。

牧草生长期(4~9月),太阳辐射总量为4031.80兆焦耳/米²,占年总辐射量的65%。

年光照总时数为3205.8小时,日照率达73%,牧草生长期日照时数为1800.6小时,日平均日照数近10个小时。

光能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牧草生长期对光的需求,但光能利用率很低,以天然草场产量计算,光能利用率仅在0.1%以下。

热能资源本旗年平均气温4.4℃,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8.1℃,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6.5℃,气温年较差44.6℃,日较差为13.6℃。

极端最高气温为38.9℃(197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5.9℃(1965年)。

气温稳定通过5℃,间隔日数为180天,积温3078.5℃,稳定通过10℃,间隔日数为146天,积温2757℃,稳定通过20℃,间隔日数为48天,积温1120.9℃,稳定通过0℃的积温分布为东南部3113℃,中部3150℃,北部3175℃。

积温从南往北,随着海拔高度下降而增加,年平均气温中北部较高,北部和南部较低。

本旗无霜期平均为135天。

初霜在9月20日,终霜在5月27日。

土壤平均冻结日期为11月初,解冻日期为4月中旬,历年最大冻结土深度为239厘米。

热能是牧草对热量条件的要求。

降水水分资源少而集中。

年平均降水量177.2毫米,最高曾达到393.8毫米(1959年),最少仅有91毫米(1980年),降水量分布也不均匀,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东南部为250毫米,中部有200毫米,到北部中蒙边界一带只有150毫米,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9%,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多倍,为2500毫米,故降水远远补不上蒸发的消耗,因此,大部分年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

风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但危害也很大。

本旗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冬季多西北大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17米/秒(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为56.3天,最多年份可达112天(1978年在朱日和),全年≥3米/秒(2级风)的年平均日数为296.9天,占全年总日数的81%,按国家标准年平均风速≥3米/秒的天数为250天即为丰富地区的划分标准,本旗在国内属于风能资源最佳区。

但大风带来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在目前条件下还无法避免对农牧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大风使土壤沙化,草场沙化,耕地的表层土被吹蚀,只剩下沙石,肥力损失严重致使沙化面积也在逐年扩大。

纵观气候条件,降水便低,干旱高温,加上大风,对土壤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影响,干旱使植物生长不良,覆盖度低。

大风的剥蚀和堆积作用,造成土壤风蚀和沙化,高温加剧有机物分解散逸,是决定本旗土壤肥力水平低,牧草产量低的重要原因。

【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全旗地表水资源,南部较丰富,由南向北递减。

境内无长年性河流,淖尔多但水量少,多呈季节性积水。

赛汉塔拉高平原区有一处泉水,水量为15.8万米3/年。

沙漠区为不产流区。

丘陵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447.8万米3/年。

根据已建工程的蓄水能力和远景规划地表水的可利用条件,地表径流的可利用率为40%。

地表水利用量计算为579.1万米3/年,地表水总量为1463.6万米3/年。

地下水资源全旗地下水资源北部较丰富,由北向南递减。

主要分为5个区:⑴赛汉塔拉高平原机井、筒井综合供水区。

本区分布在我旗中部和西部这一广大地区,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53.26%。

地下水以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埋深3~20米)及第三系、白垩系碎屑岩孔隙水(水位埋深100~200米)为主。

从朱日和丘陵区边缘至齐哈格图呈条状分布,是本旗地下水主要富水地区,单井涌水量在500~1000吨/日。

⑵塔木沁塔拉机井供水区。

本区地处本旗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10.69%。

本区于赛汉塔拉高平原相连,地势也基本相同,但本区浅层地下水贫乏。

地下水以第三系、白垩系孔隙水为主,水位埋深50~100米。

单井涌水量在本区东部锡林浩如苏木一带为80~300吨/日,在西部的乌日根塔拉苏木一带500~1000吨/日。

⑶呼吉尔洼地供水困难区。

本地区处于本旗东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5.37%。

属于高平原上的短陷剥蚀洼地,地表第三系红层出露,因此,洼地中段有乌兰沟之称。

地质构造上缺乏浅水富有条件,浅层水贫乏。

本区现有缺水草场占全旗总面积的10.1%。

⑷呼力更索木丘陵地表水,地下水综合供水区地处本旗南端,占总面积的13.1%,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位埋深1~4米,单进涌水量为0.18~5吨/小时,又是本旗地表径流区,有一定的提蓄条件,已建小型地表水利工程4处。

⑸赛汉西里沙地筒井供水区:主要分布在浑善达克沙地,占总面积的17.58%,地下水以风积沙、中细沙孔隙水为主。

埋深3~5米,单井涌水量0.1~3吨/小时。

【土地资源】本旗土地资源丰富,主要以牧业用地为主,但生产能力低。

土壤类型较简单,由于受干旱、风蚀和沙化的影响,土地肥力很低。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全旗土地类型共分8个一级类,27个二级类,16个三级类,11个四级类。

开展这项工作,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用途、利用方式来划分这八类土地,只反映利用现状,不反映土地的适宜性和生产能力,并根据现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

全旗土地总面积为39464041亩,其中:耕地占全旗土地面积的0.38%;园地最少,林地占0.08%;牧草地面积占98.2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0.47%;交通用地占0.11%;水域占0.35%;未利用土地占0.37%。

土壤资源利用状况本旗地处干旱、半荒漠地区,降水量很少,蒸发量大,风大频度高,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为草原土,其特点是具有腐殖质积累与钙积化过程。

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分为8个土类,17个亚类,31个土属。

⑴全旗从整体上来看以朱日和为界分南(栗钙土)北(棕钙土)两个地带性土壤。

隐域性土壤:灰色草甸土、沼泽土、盐土、碱土、风沙土和潮土。

⑵土壤肥力特征:土壤肥力总的状况是有机质含量少、缺磷缺氮。

从分布趋势看,由南向北肥力递减,根据养分含量标准,结合本旗具体情况,拟以:氮含量4级以上为高氮,5级为中氮,6级为低氮,磷含量亦同。

本旗土壤改良利用分为3个区:Ⅰ区为高氮中磷区,全氮含量0.08~0.1%,速效磷含量3.26~4.59PPm;Ⅲ区为中氮中磷区,全氮含量0.054%~0.072%,速效磷3.14~4.25PPm;Ⅱ区为低氮低磷区,全氮0.05%以下。

从总的肥力指数看,本旗适用于畜牧业的土地面积为最大,适用于发展林业的次之,不利用发展农业生产。

【生物资源】植物资源本旗共有野生植物48科、155属、246种,有禾本科35种,菊科31种,其次豆科23种;藜科22种;其它是杂类草,野生经济植物也很丰富,特别是药用植物,有蒙古黄芪、麻黄、甘草、知母、天冬等,食用菌及食用植物有发菜、蘑菇、蕨菜等。

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资源有黄羊、地鸨、百灵、狐狸、蛇、刺猬、黄鼠狼、野兔等50多种。

【农牧业资源】土地资源2005年耕地面积2830公顷,播种面积286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667公顷,草原面积220.33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202.78万公顷。

草场资源旗属于荒漠草原,是处在草原向荒漠的过度地带,地势平坦、开阔,比较单一。

草场资源丰富,但草群稀疏、低矮,植物种类比较少,牧草产量低,然而牧草质量好,营养成分高,是全区闻名的“苏尼特羊”的主要产地。

⑴草场类型及其分布:①低山丘陵干草原草场类。

该类草场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早东北部阿其图乌拉苏木也有小面积分布。

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11.99%。

该类草场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有克氐针茅、糙隐子草、冷蒿、冰草、羊草、小叶锦鸡儿、多根葱。

次优势植物有:苔草、山蒿阿尔泰狗娃花、女蒿、细叶葱、优若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