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年级中秋节手抄报图
篇一:20XX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1、中秋节的简介
2、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
3、中秋节的习俗
4、中秋节的古诗词
5、中秋的歇后语
6、关于中秋节的作文
7、中秋节祝福语
8、中秋节手抄报图片
一、中秋节简介: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中秋之夜,月色
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XX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由来的传说
中秋节有丰富浪漫的神话传说,围绕着名为嫦娥的美丽
仙女。
她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版本也非常之多。
相关联的有后羿、吴刚、玉兔、捣药、伐桂等等。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
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
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
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无数版本的意外让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来飘忽不定。
有传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有人说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说嫦娥是故意盗之;一种悲伤的说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还有的传说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嫦娥危急中将宝物吞下无论如何,这个意外,造就了千古传说中一位最美丽浪漫、也最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
服下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邈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嫦娥飞向了月亮,无疑是传说中最精彩浪漫的一笔。
美丽、孤独的仙女,与清冷、无垢的明月,她们的搭配,给传说写下了既完美又残缺的结局。
无论是那飘逸而去的身影,而是那若
有若无的一丝寂寞,千百年来拨动着人们的内心,神话因此而拥有了永恒的诗情。
三、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兔儿爷,中秋宴俗等也是各地中秋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