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1、个案基本情况: 张 XX ,学生,男, 汉 1987.1 生 2003.12 入学 ,初中文化,党员,重庆合川人2、来访者的个人成长历史:来访者在家中时候, 学习成绩一般比较调皮, 属于老师眼中的反面人物, 上课只要求不打扰 到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就可以, 总体比较活跃, 思维比较广阔, 对某些东西也能够提出 自己的独到意见和见解,可以说是个三难学生。
升入初中以后, 由于受到的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甚至有犯罪的倾向, 后经过家里以及学校 甚至公安相关机关的帮助教育下, 终于被亲情感动, 但还是很不情愿的开始了新的生涯—— 入学当兵,在学校中,初来乍到的时候,玩兴不改,后经历了学校的锻炼以后,逐渐改变了 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变得成熟和干练, 并成为了骨干, 并且顺利的进入了士官队 伍,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调动到执勤学校, 表现的是很开朗活泼但是总是很担忧 的样子。
3、老师、领导反映: 该同志在工作、 生活、学习中都起到了积极带头的作用, 平时也看着比较外向开朗,不像是 有什么放不开的, 有时候比较夸大其词, 容易把一件小事扩大, 不停的用工作和与别人聊天 来掩盖什么,如果停下来的时候他会发愣!心事重重的样子。
本人多次表示没有什么, 在学 校上会尽职尽责,起到带头作用,但是怎么看都有什么事情隐瞒着我们。
4、同学陈述: 我们和他在一起很开心, 因为他会帮我们一起想事情, 并且常常带头作一些比较累、 的活。
而且和他在一起不会拘束和僵硬。
但是有时候还是经常会见他发呆。
么。
5、本人自述: “我个人没有什么, 该做的我都会好好的去做,请组织和老师、领导放心,服的, 从小开始起我就是很独立的, 虽然家里面还有个姐姐, 但是她已经嫁出去了,所以家 里面就只有两个老人在, 不过虽然都已经过了六十岁了, 但是他们的身体都还是可以的, 我 个人不是很担心。
”在深一步的调查后,主诉把问题提出来了:“……主要是对家里人的担心,因为离家远了, 姐姐出嫁后不能够经常回家照顾老人,而姐夫又很不争气,总想靠歪门 邪路赚大钱,劝他也没有效果,还和我姐吵打。
感觉比较困扰,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过 程已经很长时间了, 从我入学开始就一直这样, 有些时候明知道这样不对, 但是没有办法摆 脱,只好把时间都尽量花在了工作和生活中,但是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继续担心……” 二、评估与诊断1、 对当事人进行了焦虑自评量表的量表测试 采用量表进行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测试,2、 测量结果按照中国常模结果, SAS 实得标准分为中度焦虑。
其主要症状是时常感到紧张、害怕和担 忧,睡眠质量差,并伴有发呆的行为。
3 评估分析与诊断: 从上述焦虑案例以及量表测试中可以看到, 当事人平时的表现是很好的, 这个出于好强的心 理,即有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期望自己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取得好的成绩,好强的性格 注定有强大的压力, 而家庭的影响应该是很深刻的, 从家庭情况看, 实际困难是不断的困扰 着他的,同时出于好胜的心理,他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软弱,必须把这一切都压在心底,他就会找别的东西来寻求代替,减轻痛苦, 像夸大其词,工作起来不顾一切等等,都是为了好强的性格,但是这种身体上的劳累始终不可能改变现实当中给他困扰的源头, 所以其实压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压力的积累只会越来越深从而产生更多的 焦虑,这种恶性循环只会导致当事人的焦虑日趋严重。
其流程为:压力源(家庭)一一形成压力一一形成表现(感到困扰、痛苦)一一防御机制和逃避机制启 动(不去想,努力开玩笑、工作等等)一一结果(对压力没有丝毫抵御作用)一一从头再一 次 压力并没有被他的错误防御机制减轻,实际并没有改变压力的积累!甚至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认知评价。
心理上承受更多额外添加的压力,焦虑症状将会更加严重。
导致焦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 (一八个体原因:比较脏问他都说没有什 有困难会努力克总的说来,它是影响焦虑程度的个体因素,也是引起焦虑的主导因素。
(1 )、个体成熟水平。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焦虑程度是高低有别的,一般来说,在人的青春期由于激素及性格正在成熟等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焦虑水平明显的会很高。
(2)、认知水平能力。
在学校和社会之间,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能够改变现状,焦虑的情绪就会加重。
(3)、身体状况。
由于过度投入到耗费大量体力的工作中,疲劳过度引发体质下降,经常失眠更加剧了身体素质的变化,而身体上的疲劳很容易会转化为精神上的负担,直接导致焦虑增加。
(二)、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学校的价值取向大体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到了小的方面就可以看出很多的不同,有些甚至从表面看来就是背道而驰的,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社会是复杂的,有它光明的一面,同时我们也不否认有它黑暗的一面。
但是作为一个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初步形成的青少年要学会正确对待矛盾的话,就必须有一个过程。
在拜金主义的面前,和奉献精神的面前,选择和认识的过程是个焦虑产生的高发期。
(三)、家庭因素由于现实中距离的原因,而且缺少人照顾,导致了对父母的牵挂、担心,这是人之常情,他面前放着这个问题,所以直接导致焦虑的产生。
还有就是来自直接的亲人姐姐的幸福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三: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针对求助者的上述情况,在咨询过程中既要注意求助者问题的解决,又要照顾到他自身的特点而加以指导,使其通过并选用干预焦虑的有效方法(自信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来进行治疗,最终达到使其从焦虑的困扰中解脱出来的目标。
2、最终目标,调整求助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战胜挫折和困难的自信心,并形成起积极健康的良好心理。
四、咨询方案1、方法和原理对抗焦虑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去除焦虑产生的因素。
自信训练法针对的就是这类与焦虑产生有关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另一方面,采用心理调节手段进行训练治疗。
放松训练法就是用来缓解压力,最终减轻、治疗焦虑症的缓解手段。
2、责任和义务遵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校校规的规定,履行咨询师助人自助和学校教育管理者不断促进同学身心健康成长的职责,同时学校同学有接受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权利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3、时间和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的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 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为同学提供免费 服务。
根据同学本人的实际情况,对该同学的心理咨询服务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第一阶段:着重从帮助求助者调整认知和提高自信心方面来减轻焦虑程度, 大约需要一个半 月时间,每周一次,分六次进行 第二阶段:在改变其认知层面的基础上,针对求助者焦虑中的生理变化,运用自信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进行训练和治疗,大约需要一个半月时间,每周两次,共 12次 五、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调整认知阶段 (1 )、调整求助者的认知并提高自信心, 对待矛盾的原理,鼓励他克服消极情绪, 以减轻焦虑程度。
在咨询过程中向求助者讲清正确 增强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掌握重大应付生活中 关键还要通过自己的心理调 的困难的方法和技巧, 要让他明白要想真正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适逐渐恢复对生活的信心,重新正确的面对。
(2) 、把重点放在认知改变上, 帮助求助者认清对社会或者学校期望过高, 荣心过强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3) 、指导求助者进行自信训练,以促进心理的勇气。
帮助他认识到:不要被生活中的困难 所吓倒,生活必须要勇敢和正确的面对, 只有有了勇气,才可能真实的达到改变现状的目的。
(4) 、指导求助者正确的因材而定, 在什么职位就做好什么职位的事情, 得,从身心上真正的接受学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和价值观 第二阶段:训练治疗阶段 在改变认知层面的基础上, 针对求助者在生活工作中出现的认知反应、 使用自信训练法、放松治疗法进行训练和治疗。
(1 )、自信训练法 求助者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掩藏得很深, 心深处对自己处理这个事情的能力的一种否认。
自身好胜心、虚 正确对待奉献与所 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 这是为了掩饰自己内 譬如他这时就会找人不停的聊天, 一刻不停, 消极的自我暗示 不愿和别人说, 而且夸大其词,其实是一种消极的暗示, 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自己是不行的。
是求助者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 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 经付出的努力。
自信训练就是运用交互抑制的原理, 通过时求助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来扭转消极 的自我意识,借此减轻或消除他的焦虑情绪。
操作步骤为: 首先,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
把所有的消极意识一一罗列,并给与认知,使求助者清楚地意识到当前消极的自我暗示有哪 些。
其次,与不合理因素进行自我质问、辩解。
从质问、辩解中指出这种消极暗示的不现实性、不合理性、危害性。
明确了这些,就能在今 后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只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气面对现实中的困难。
最后,通过一段时间反复的这种对抗手段运用, 利用反射原理使求助者养成不断地给与自己 好的暗示,对抗消极暗示,用这种行为主义的疗法最终替换掉消极暗示。
(2 )、放松训练法采用放松训练法,主要是用来缓解因为过多的焦虑, 积压下来的消极因素, 放松疗法可以采 用正向的放松,也可以采用反向的放松。
可以通过想象一种放松的情景, 不再过度敏感。
使其精神萎靡不振,并减少其已 来不断的达到刺激大脑放松, 对此反应有更好的承受能力或在他人指导与或者自我引导语的暗示下缓慢进行的, 在训练开始之前可以仰面躺在床上或者舒服地坐在沙发上。
常用的暗示语如下: “我呼吸很慢很深”,“我感到额头很清凉”,“我的双手、双臂、双肩感到沉重和放松”,“我的腹部感到很温暖”,“轻松的暖流流进了我的双腿, 我的双腿感到冲和温暖”,“我的全身处于放松、舒适和平静的状态” ,“我的呼吸更慢更深, 我的头脑安详、平静”,“现在保持一分钟”,“放松和沉静现在结束,我的身体感觉到充满了 活力,我的精力感到特别地充沛”。
放松训练每天可以训练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 20-30分钟,长期坚持,可以让孩子注意力 [德国心理学家舒尔 大幅度提高,同时还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该方法采用的是 茨]1932年《自生练习》 第三阶段:结束巩固阶段 在整个焦虑的心理咨询治疗过程结束后, 求助者及同学学校老师、 的成效表示了满意,经双方同意结束咨询关系,但要巩固咨询的效果, 各方面力量因素的协同配合与调节, 主导因素当然还在于同学本人, 六、咨询效果评估 根据反馈的信息,随着咨询方案的推进和展开,上述咨询目标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咨询对求助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表现在:1、 咨询者自我评估 “……现在觉得以前的自己总在逃避现实, 领导对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还需要学校、学校及 因此需要日后继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