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要求:
1、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需要与动机、兴趣的关系。
2、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种类、需要的结构、兴趣的品质。
3、掌握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需要
一、需要的一般概述
(一)需要的一般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随着人的生理的成熟,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使人的需要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
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
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
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
三、需要的结构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草窝里飞进金凤凰”、公务员职业成新宠、老科学家们的追求
(二)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
1.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 不与个人实际相脱
离
(1)个人的需要主导需要必须与个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阶段相一致。
(2)个人需要的满足必须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必须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
第二节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一)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
(二)动机与需要
其实,人的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
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
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动机→行动→目的
↑←←←←←←←↓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的起源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2.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据动机的范围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3.长远的动机与短暂的动机(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4.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据动机作用的大小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二、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
(1)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例:产生名列前茅的学习动机的学生的学习
(2)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动
机——学习的良性循环
例:学习的成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又促使学生
更积极地学习。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了类型
1.求得赞许的动机
2.成就的动机
3.求知欲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能使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的动机。
3.利用反馈
利用反馈能激发学生的求得赞许的动机、成就的动机。
4.竟赛
竟赛能激发学生的求得赞许的动机、成就的动机、求知的动机。
第三节兴趣
一、兴趣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的兴趣往往和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有关。
(二)兴趣的种类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据内容分)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据起因分)
(3)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据社会价值或社会意义分)
思考:以下现象属于哪一种兴趣?
A、对漂亮衣服的兴趣
B、对书的兴趣
C、对学习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但对学习的分数感兴趣
D、对琴、棋、书、画感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1)广度
(2)专一性
(3)稳定性
(4)有效性
案例分析:以美国威斯星康州大学白水分校读12年本科还不愿毕业的29岁大学生约翰尼·莱希纳为例,分析其兴趣的品质。
二、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
(一)能力因素
(二)年龄与性别
(三)价值观
(四)家庭和环境
三、青少年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探究学习的意义,促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相互转化
(二)即学即用,以知识的力量强化学习兴趣
(三)积少成多,积累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
第四节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
(一)关注“自我形象”
(二)对个性品质的意识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
(三)自尊心有较大的发展
三、良好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坚持正面教育,培养自我接受能力
(二)参与社会生活,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
复习与思考:
一、填空
1、__________是个性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个体
心理活动的动力性与选择性。
2、____是个体积极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源泉。
3、从需要的对象来看,需要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4、____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它是行为的____原因。
5、从动机所起作用的主次、大小来看,动机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6、人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____、信念和______等。
7、____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
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_______态度。
8、从兴趣的起因来看,兴趣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二、判断
1、个性倾向性反映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
()
2、社会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需要。
()
3、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看,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
4、辅助动机和主导动机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
5、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导动机是交往动机。
()
6、通常表扬比批评、奖励比惩罚可以更好地激起学习动机。
()
7、兴趣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
8、男女两性在兴趣上的差异,更多的是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
9、从根本上说,需要是兴趣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
10、只有处于很高社会地位的人才能做到自我实现。
()
1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12、人们只会对那些符合自身需要并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事物感
兴趣。
()
三、选择
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人的一切需要中,()需要是最优先的。
A、生理
B、安全
C、尊重
D、自我实现
2、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学习,这是属于()动机。
A、交往
B、成就
C、求知欲
D、学习
3、()动机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A、成就
B、求知欲
C、求得赞许 D 、学习动机
4、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一种()兴趣。
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
C、交往兴趣
D、间接兴趣
5、小张很喜欢游泳,但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从来不曾下过游泳池,这说明他对游泳的兴趣是()的兴趣。
B、狭窄B、缺乏中心
C、不稳定
D、无效能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揭示了兴趣具有很大的()成分。
A、需要
B、动机
C、信念
D、自我信念
7、学习动机中,()是一种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 、学习动机
8、()需要是指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
A、社会
B、物质
C、精神
D、生物性
四、简答30
1、在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中,人的需要层级有哪些?
2、合理的需要结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案例分析100
古语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样说有道理吗?而红军战士为什么又能够在“高原寒,炊断粮”的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革命斗志越来越坚强呢?试用需要理论分析其中包含着什么心理学道理。
1.需要层次
2.合理需要结构
3.培养高
六、论述300
1. 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应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2. 怎样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自我意识?
--------key-----------------------
一、填空
1. 个性倾向性
2. 需要
3. 物质需要精神
4. 动机直接
5. 主导动机辅助动机
6. 兴趣自我意识
7. 兴趣选择性
8.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