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七、特殊句式
①昨夜闲潭梦落花 倒装句,应为“昨夜梦花落闲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知乘月几人归 倒装句,应为“不知几人乘月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白云一片去悠悠 倒装句,应为“一片白云悠悠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春 江 花 月 夜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滟 滟(yà n) 皆似霰 (xià n) . .
汀 上白沙(tīnɡ) .
纤 尘(xiān) . 青枫浦 (pǔ) 捣衣砧 (zhēn) 扁 舟子(piān) . . . 芳甸 (dià n) .
副词,只,仅
副词,只管,尽管
介词,只 要,只须
(3)胜
动词,能承受,禁得起 ①青枫浦上不胜 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容词,尽 ②刑人如恐不胜 . _____________ 动词,战胜,取胜 ③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之势 __________________ .
[细剖· 深析]
[楼主] 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关于“明月”“江水”“落花 ”的名句,说一说这三个意象在古代诗文中以及 《春江花月夜》中的寓意。 [沙发] 我说说“明月”吧。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 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 传千古,月早已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 意象,让人在浩渺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 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 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 在本诗中主要还是愁绪、爱情的代表。
3.如何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这句诗的含意? 【提示】 诗人面对如此美丽奇绝的景色神思飞 跃,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 古人也已有之,但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 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 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 长的。这样,“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 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 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 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 的追求与热爱。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一方面,诗人以月亮从初 升到坠落为行文的外在线索,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 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 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 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 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诗中的一切景物,均为月光所沐浴笼罩,既各在其 所而又相互连带映照,宛如一幅笔触淡雅的水墨长 轴,显得清丽、幽美,色泽柔和。
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 人。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 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 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 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 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
【思考】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
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
九、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张若虚,扬州(今江苏)人。与贺知章、张旭、包 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 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 有重要地位。《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 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以孤篇压倒全唐 有“_________________”之誉;另一首诗是《代 答闺梦还》。
五、词类活用 落月摇情满 江树 .
形容词作动词,洒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今异义 ①江流宛转 绕芳甸 .. 曲折。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说话温和曲折,歌声等抑扬动听。 ②此时相望不相闻 . 听见,听到。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用鼻子嗅。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单元导语
缘景明情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怎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啊? 面对如水的夜月,他徘徊,他迷茫,他失落„„但他终于在江畔的一轮 斜月下,在汀上的一滩白沙上,在空中的一阵流霜中偷得人间的欢愉, 在“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告诉我们:春美江美,花很 美,月很美,情很美。
6.诗人为什么要写人间离情? 【名师点拨】 春江花月夜,如此良宵,如此佳 辰,人生能有几度逢。皎皎明月,寄托了人间的 悲欢离合,而那无尽的江水又是中国文人伤春叹 花的绝好伴侣。此处诗人依然是扣着“春江花月 夜”这个诗题,如此美好的春夜,可是相思的人 儿却分隔两地,先前的思绪中有着生命的感伤, 这种感伤不仅表现在哀叹个体生命的短暂,更表 现在人间相爱的男女却在这良辰佳境偏偏要忍受 着相思的苦楚。
二、词语释义 波光荡漾的样子。 ①滟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满花草的郊野。 ②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飘荡江湖的客子。扁舟:小舟。 ③扁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妇的闺楼。 ④明月楼:______________ 指月光的移动。 ⑤月徘徊:_______________ 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称潇 ⑥潇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这里泛指天南地北,人远路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链接 七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 燕歌行 》是现 七字句为主的诗体。魏曹丕的《_______ 鲍照 的 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_____ 《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扩
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
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
5 .在本诗中诗人描绘了两幅图,上半篇的大自然 景象,下半篇的人生图,诗人是怎样由“自然”过 渡到“人生”的?找出其中的过渡诗句并简要分析. 【名师点拨】 过渡句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 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 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 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 动,诗篇遂生荡漾,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 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 大自然景象转到了人生图上,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 的离愁别恨。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历史一去不返,时间在销蚀着一切,大唐的遗迹 渐泊消亡,不变的只有华美的诗章。捧一部大唐,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 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大川深 谷。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夜归鹿门的清闲淡素中停留,在雄奇瑰丽的天 姥山的梦游中掠过,在岳阳楼上的家国之叹中徘徊,在景色迷人的江南 中漫步……
十、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 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提示】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 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 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 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 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 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 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 境界。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桃含 笑竹篱短”……有多少唐诗宋词描绘你美丽的容颜,又有多少豪情诗句掩 盖了岁月的沧桑。常常想,是不是前世你我的约定,才让今生的你踏着古 韵,一路寻我而来?那一刻,你用什么轻轻拨动我的心弦?
4.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将诗情、画意、哲理相结合 的? 【提示】 首先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层 铺展,为抒情说理提供背景;然后由“江月”联想 到“人生”,写景转入抒情并深入到哲理的探寻; 然后再转入春宵月夜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着重表 现闺中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最后仍以写景结束, 景中含情。“落叶摇情满江树”,既是月落,结束 写景,亦是同情,布满江树。诗情、画意、哲理三 者水乳交融,交相辉映,塑造出空灵邈远、令人心 醉神迷的意境。
2.《春江花月夜》前八句诗,诗人写到了很多意 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 面。 【提示】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 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 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 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 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 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春江花月夜
诗海探珠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 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 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 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 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 朋友间深厚的友谊。“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 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 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 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 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三楼] 我说“落花”。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 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 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 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 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时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 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 的片断。月夜春江,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 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 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和红颜衰老的 恐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