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工程量统计4.施工准备5.设备安装工艺及要求6.试运转和试压7.质量保证措施8.安全与文明施工9.施工进度计划表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深能钦州码头油库工程 8.8 万米 3 油气库设备安装工程(不包括 LPG 部分)。
1 .2 建设单位:深能(钦州)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1.3 设计单位:茂名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院。
1.4 工程地点:广西钦州市港区鹰岭危险品作业区。
1.5 主要工程量:本工程包括现场安装贮罐、机泵、立卧式设备及一些辅助设备的安装。
共分汽柴油部分、消防部分、污水处理部分、热工部分2编制依据2.1 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2.2 HGJ203-83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2.3 HGJ205-92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离心式压缩机)2.4 HGJ206-92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2.5 HGJ207-83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化工用泵)2.6 HGJ209-83 《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2.7 SHJ510-88 《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3主要工程量统计4 施工准备4.1 技术资料准备4.1.1 备齐施工验收所用各种规程规范。
4.1.2 备齐每台设备结构原理图 , 使用说明书 , 出厂合格证书等资料。
4.1.3 备齐设备安装图 , 与设备安装相关的土建、结构、工艺图。
4.1.4 编制下达施工方案。
4.2 施工人员机具进场准备4.2.1 技术人员进场熟悉图纸资料 , 进行图纸会审 , 提出完整的材料计划及施工措施用料 , 熟悉解决技术问题所联系的各个部门和各种途径。
4.2.2 材料人员进场熟悉所领用材料,准备需要的消耗材料,安排进场设备材料贮存堆放地点。
4.2.3 具有相应资格的钳工、焊工、起重工等人员进场,熟悉图纸资料,现场情况;4.2.4 机具设备进场 ;4.2.5 人员、机具配备见表一、二。
表一、施工人员表二、主要施工机具表4.3 现场情况准备4.3.1 设备安装所需道路、水、电已具备;4.3.2 现场临时设施布置搭接符合要求 ;4.4 设备验收交接4.4.1 设备到货后 , 验收交接须会同各有关部门进行。
4.4.2 设备到货后 , 具备完整的随机资料 , 包括到货清单 , 质量合格证书 , 使用说明书和相关的图纸文件 .4.4.3 设备到货按到货清单清点 , 检查实物是否与收到货清单一致 ;4.4.4 仔细检查设备到货质量 , 如发现缺陷 , 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签署有效的工程联络单 ;4.4.5 已验收的设备及时填写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4.4.6 已验收的设备及附件 , 如暂不安装 , 应妥善保管 , 谨防损坏或丢失 ;4.5 基础验收交接基础验收应会同设计单位 , 土建施工单位及甲方等有关部门共同进行 , 主要检查项目为外观检查和几何尺寸及相关尺寸检查 . 土建单位移交时须有基础合格证 , 并检查设备基础标高 , 外形尺寸 , 基础质量 , 基础螺栓孔是否与设计及设备相符。
4.5.1 外观检查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油污等缺陷。
4.5.2 几何尺寸及相关尺寸检查应符合如下要求 :4.6 现场临设的搭设和布置4.6.1 临设布置包括工具箱、工棚、设备附件及存放地点和拆检用房等 ;4.6.2 临设布置尽量靠近设备集中处 ;4.6.3 工棚内或附近应接入临时用电和生活用水 ;4.6.4 设备附件存放地点应作好防潮和通风工作 , 同时内部应有足够的光线。
5 设备安装工艺及要求5.1 设备安装步骤:基础处理→垫铁放置→设备就位→找正找平→一次灌浆→最终找平找正及垫铁点焊→二次灌浆→拆检清洗上油→机器对中→单机试运行。
5.2 基础处理5.2.1 基础表面在设备安装前应进行修整 ,基础表面不得有油垢或蔬松层;5.2.2 在基础表面铲出不小于 10mm深的麻点,密度以每平方米内有 3~5个点为宜;5.2.3 放置垫铁处 (至周边50mm)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
5.3 设备就位5.3.1 在基础表面适当位置放置足够的临时垫铁;5.3.2 将地脚螺栓处理合格后放置在地脚螺栓孔内,螺栓上的任意一部位离孔壁的距离不得不于15mm ;5.3.3 将设备吊起垫稳后清理设备底座 , 符合要求后将设备按照正确的位号和方位进行吊装就位 , 穿好地脚螺栓 , 并用垫铁将设备支撑定位。
5.4 找正、找平5.4.1 移动设备 , 进行设备的纵横中心线定位,设备的中心线位置应以基础上的中心划线为基准;5.4.2 采用垫铁调整设备水平度和垂直度,不应用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进行调整。
5.4.3 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如下表:注 :D- 设备外径 ;L- 卧式设备两支座间距离 ; h- 立式设备两端部测点间距离 .5.5 采用平垫铁式或斜垫铁找平时 , 应符合如下规定 :5.5.1 每个地脚螺栓近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 垫铁组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 ;5.5.2 直接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 , 两垫铁的斜面要相向使用 ; 搭接长应不小于全长的 3/4, 偏斜角度应不超过 3 0 ; 斜垫铁下面要有平垫铁 ;5.5.3 应尽量减少每组垫铁的块数 , 一般不超过 3 块 ;5.5.4 每一组垫铁均应放置整齐平稳 , 接触良好 , 垫铁表面的油污应清除干净 ;5.6 一次灌浆及正式垫铁放置灌浆前基础螺栓孔应充分润湿 , 并保证孔内无杂物和积水 ;5.7 垫铁点焊5.7.1 待一次灌浆混凝土达到强度 75% 以上时方可拧紧地脚螺栓 ;5.7.2 敲紧正式垫铁 , 复查设备水平度及垂直度 , 符合要求后紧固地脚螺栓 ;5.7.3 用小锤检查各组垫铁 , 满足要求后进行垫铁点焊 ;5.7.4 填写设备安装记录和垫铁隐蔽记录。
5.8 二次灌浆5.8.1 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 , 方可进行二次灌浆 ;5.8.2 灌浆前 , 灌浆处应用水清洗洁净并润透 , 基础表面的积水应吹净 ;5.8.3 二次灌浆时 , 基础表面设备底座表面无油污杂物 , 基础表面应充分润湿 , 临时安装用的各种材料应移去 ;5.8.4 二次灌浆应一次完成且应灌实 , 防止产生空鼓现象和设备框架内积水;5.9 设备清洗、加油设备清洗、加油按详细的图纸,随机资料及使用说明书进行。
5.10 设备附件安装及清理封闭5.10.1 设备附件安装按结构图 , 制造厂技术文件等进行 ;5.10.2 大型静设备可用人工清理 , 而对小型设备且清洁程度要求较高的设备 , 可用化学方法清理 , 对清理合格的设备在有关部门检查后应及时封闭 , 并填写清理封闭记录。
5.11 对中:5.11.1 平带或三角带轮对中采用拉线法进行 ;5.11.2 联轴器型对中采用打百分表法二表法进行 ;5.11.3 对中允许偏差按制造厂要求或相应的规范进行。
5.11.4 与机器配管采用无应力连接。
6 、试运转和试压6.1 试运转6.1.1 机器试运转前 , 须具备下列条件 :6.1.1.1 主机及附属设备的就位、找平、找正、检查及调整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6.1.1.2 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 , 基础抹面工作应结束 ;6.1.1.3 与试运转有关的工艺管道及设备具备使用条件 ;6.1.1.4 防腐等工作已基本结束 ;6.1.1.5 与试运转有关的电气仪表系列满足使用要求。
6.1.2 单机试运转6.1.2.1 驱动机单机试运转须按有关的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6.1.2.2 机器试运转 , 一般分无负荷和有负荷两个阶段进行 , 见如下表 :单机运转时间6.1.2.3 机器试运转所采用的介质 , 泵一般以水为介质 , 压缩机一般以空气为介质 ;6.1.2.4 机器启动前 , 须符合下列要求 :6.1.2.4.1 机器的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等设施,动作应灵敏可靠。
6.1.2.4.2 放气或排污完毕 ;6.1.2.4.3 有压力油系统供油的机器 , 各注油点的油量、油温、油压达到设计要求,用其他形式供油的机器,供油状况应符合其润滑要求;6.1.2.4.4 盘车检查 , 应转动灵活 , 无异常现象 ;6.1.3 试运转中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 :6.1.3.1 有无异常噪音、声响等现象 ;6.1.3.2 轴承温度应符合机器的技术文件规定 , 若无规定 , 滚动轴承的温升应不超过 40 0 C, 其最高温度一般应不超过 75 0 C, 滑动轴承的温升应不超过 35 0 C, 其最高温度一般应不超过 65 0 C;6.1.3.3 检查其他主要部分的温度及各单位的压力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6.1.3.4 检查站驱动电机的电压,电流及温升等不应超过规定值;6.1.3.5 检查机器各紧固部位有无松动现象;6.1.3.6 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6.1.4 试运转结束后,应及时完成下列工作:6.1.4.1 断开电源 ;6.1.4.2 检查各紧固部件 ;6.1.4.3 拆除临时管道及设备 , 将正式管道进行复位安装 ;6.1.4.4 整理试运转记录。
6.2 静设备试压连同管道一起试压。
7 、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制订完整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和质量控制点7.1 保证质量措施7.1.1 工程质量目标7.1.1.1 在该工程中全面推行现代管理,以“工程——质量第一,服务——用户第一”为宗旨,高速优质建成该工程。
7.1.1.2 安装、检测、试验等重要工序优良率 100 % ,一次交接成功。
7.1.1.3 工程质量全部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各项施工验收标准,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
7.1.2 组织实施7.1.2.1 建成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体系管理过程是一个系工程,它对质量起保证和监督作用,质保体系由质量负责人、质保、质检、焊接、设备材料等有长期设备安装经验的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经济师担任,认真把好图纸汇审、施工方案编制、器具、设备关,使质量责任制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得到落实,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行以有效控制,并对“停控点”、“监控点”和“检查点”进行重点把关。
7.1.2.2 成立现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副经理任副组长,各职能负责人、工程队队长任组员,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控制网。
加强质量管理,领导亲自抓质量,定期召开工程质量分析会,强化工程质保体系,做到不空岗、不漏岗、质检人员进行跟踪检查。
7.1.2.3 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GB/TI9002-ISO9000 制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保证,并控制施工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