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营地教育活动
美国童子军教育
• 美国童子军在宪法与联邦法中均有法定地 位,美国童子军或归全国理事会所有,在 管理上把美国童子军划分为四个大区域, 分别为:西部军区、中部军区、南部军区 及东北军区。
• 美国童子军课程可以分为幼童军课程、童 子军课程、探险童子军课程。幼童军课程 是 6 至 10 岁的儿童参加,在幼童军课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设置虎童军课程、狼童军 课程及熊童军课程
启行于2012年创建中国第一个营地教育研 发中心,也是国内首个国际化、全配置、 多功能的青少年营地。启行拥有营地教育 行业咨询、培训、课程开发、营地运用管 理的国际化经验,为政府、教育部门、国 内外学校、企业单位提供国际营地教育综 合解决方案。 机构全线产品包括日间营、预备营、夏令 营、冬令营、海外营、国际青年营、学校 营、培训营。
营地教育特点
1.情境性,即营地教育基于真实、开放的学 习环境。 2.社会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往、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综合性,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整合多学科 知识,整合人与环境的各种要素。 4.开放性与生成性,营地教育过程中,新的 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 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闪 现。
起步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
• 学校通过主管部门有组织、有规则地进行 身体力行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让青少年 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强健体 魄,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 爱体育活动的良好品质。户外运动就以青 少年宫和学校等为依托迅速发展
成长期(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 总体可以概括为生存教育、户外教育、自然教育、deas
• 常年为5-18岁青少年提供优质的营地教 育课程和活动,通过教育创新培养青少 年拥有21世纪所需的学习能力、生活能 力与生存能力。营地教育在全球范围内 150多年的发展也证明:营地教育在帮 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培养品格与领导力、 创新能力以及21世纪学习能力上效果显 著
香港童军课程
• 香港童军受英国童军的影响,于 1911 年成 立,是我国营地教育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 2000 年香港童军总会确立了其“抱负、 使命、价值观”。 • 香港童军按年龄分为 5 个童军训练部,接 受对象为 5 到26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分别 为小童军、幼童军、童军资深童军、乐行 童军。
发展期(21世纪初至今)
• 2004年初国家体育总局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为了拓展我国青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 空间,促进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 传统项目学校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建设 了一批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这是建 国以来国家正式提出“青少年户外体育营 地”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青少年营地概念 和形态逐步走向规范。
• 种在户外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够达到 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地体验。 通过领导力培训以及自然环境的熏陶帮助 每一位营员达到生理、心理、社交能力以 及心灵方面的成长
我国营地教育
我国大陆的青少年营地教育起步较晚,早期 概念等同于实践教育,它是随着不同时期国 家、学校、家长对实践教育的不同认识和不 同的目标定位的变化逐渐发展起来的。大体 分三个时期:
营地教育的价值
• 1.营地教育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释放压力 • 2.营地教育让孩子动手动脑 • 3.通过集体生活和团队活动培养孩子的人际 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力 • 4.营地教育的自然考察活动,有利于学生学 会理解生态系统和辨别生命形态 • 5.营地教育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了 解社会,了解他人 • 6.地教育过程中,培养其观察和探究的能力
• 营地最早的意思是军队扎营的地方,是一
个固定的场所,在营地中大家进行集体生
活与活动。所以从字面意思来讲是露营地,
后来发展为多种用途,例如有拓展营地、
房车营地、自然户外营地。所以营地简单
来讲是指活动场所。
• 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出现营地教育的 雏形,以孔子为代表,在树荫下立坛讲学, 弟子在其下俯首细听。孔子与弟子周游列 国,传道解惑,也是目前研学旅行的最早 历史。
• 5.自主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自己选 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 动结果的呈现形式。 • 6.体验性,重视过程体验,如不断解决冲突 的过程,与环境和社会知识之间交互作用 的过程等。
营地教育的价值
• 美国营地协会副主席Scott Brody先生所说: 美国的营地教育发展成熟,成为家庭教育 和学校教育的补充,也为孩子们的发展提 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应试教育导向使学校体育的地位不断下降,导致 90后出生的青少年出现体质差、体重超标、视力 下降、心肺功能指标不达标、动手能力差、严重 缺乏责任心及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环境及社会的 适应能力不足等等问题。各种类型的青少年营地 大量出现,但因为缺乏统一认识和科学规划,结 果往往是各自为政,资源浪费,没有真正形成合 理有效的青少年体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