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第一课〈〈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国花鸟画的题材有植物、动物、昆虫等。
2.工笔画〈〈芙蓉锦鸡图》①作者:宋代赵佶②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③构图、用笔、用色④题款:瘦金体3.工笔画〈〈写生珍禽图》①作者:黄荃②时代:五代③绘画特色:精微、逼真4.黄荃、徐熙就是五代时期杰出花鸟画家,世称“皇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5.工笔画〈〈双喜图》①作者:崔白②时代:宋代③绘画内容:秋野景物,草树坡石④绘画特色:把瞬间的气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6.“墨分五彩”:墨色的浓淡、干湿在纸上会有不同的效果,能与其她色彩一样表现出丰富的层次。
7.写意画〈〈墨竹图》①作者:宋代文同②内容:竹叶四面张开,生机盎然③情感表达:借物抒情,寄托着文人的理想品格2.素描:素描就是绘画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8.写意画〈〈墨葡萄图》①作者:明代徐渭②内容:水墨葡萄一枝③情感抒发:把葡萄比作明珠,又把明珠比作自己,用充满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3.作品欣赏:①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②〈〈瓶花》:西班牙毕加索素描③《静物》:法国马蒂斯4.不同的画笔可以画出不同粗细、不同质地的笔触,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物品的质感传递给我们的情感。
11.写意画〈〈花卉册》①作者:清代T军寿平②绘画特色:没骨法12、写意画〈〈蟹篓图》作者:齐白石〈〈墨虾》工笔画〈〈松龄鹤寿图》作者:陈之佛9.写意画〈〈游鱼》①作者:清代朱登②题款:八大山人③情感表达:墨点无多泪点多10、写意画《丛竹图》①作者: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第二课〈〈熟悉的物品》1.静物:生活中的物品被当作绘画对象时,被称为静物。
5.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表现工具,会使同一组物品呈现不同的趣味。
一般采用三角构图法。
摆放时注意物体之间的大与小、前与后、多与少、聚与散。
第三课〈〈情感的记录》1、淡彩画:在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素描作品上,用水彩或彩色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
2、不同的工具材料能够反映不同的心情(范画:蒙德里安〈〈插在玻璃杯中的白玫瑰》、达•芬奇〈〈花绘练习》3、作品欣赏:法国塞尚的水彩画《静物》、美国查尔斯•希勒的水彩画《静物与阴影》、法国爱德华•维亚尔的色粉画〈〈桌子上的花》第四课〈〈人类的朋友》1、描绘动物方法之一:素描2、描绘动物方法之二:铅笔淡彩画(丢勒〈〈兔子》)作画步骤:(1)用线画出兔子轮廓(2)加一点明暗⑶ 利用明暗充分描绘(4)用水彩轻轻罩一层3、作品欣赏:吴作人的素描〈〈狮》、俄国赛罗夫的素描〈〈马》、法国麦尔松的〈〈犬》、法国德拉克洛瓦的水墨画〈〈虎》、法国莫奈的素描〈〈牛》、荷兰伦勃朗的素描〈〈猪》、英国亨利•摩尔的素描〈〈羊》4、〈〈昆虫记》:作者法国的法布尔,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第五课〈〈耕牛•战马》1、牛、马题材在各类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汉代画像砖〈〈攻战图》、唐代浮雕〈〈昭陵六骏》、唐三彩〈〈骑马狩猎佣》2、中国画的形式:①工笔画②写意画③兼工带写3、〈〈五牛图》①作者:唐代韩滉②绘画形式:工笔画4、〈〈五马图》①作者:宋代李公麟②绘画形式:白描第六课〈〈花的变化》1、花卉的自然形态:球状、喇叭状,碗碟状2、花卉的装饰变化:①夸张变化:减化与夸张②丰富变化:添加与组合③构成变化:重复与分解3、设计式样:①单独纹样:也称自由纹样,有对称(均齐)与均衡两种骨式结构②适合纹样:适合于一定形状空间中的装饰图案,如圆、方、三角等③二方连续纹样④四方连续纹样4、剪纸: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七课〈〈图案之美》1、按照图案表现的内容、题材可分为:①动植物②人物③风景④几何形等2、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
3、图案的形式美法则①对称与均衡②对比与与谐③节奏与律动第八课〈〈装点生活》1.器物装饰设计:包括器物的器型设计,器物外观上的装饰图案设计2.环境的装饰:包括建筑装饰图案与环境艺术装饰图案,能够表达特定历史背景,就是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第九课〈〈外国静物画》1、静物画:萌芽于古罗马,独立于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就是静物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定义: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
静物画象征人类的五种感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鹘鸠与铁臂铠》①作者:意大利巴尔巴里②地位:欧洲最早的静物画3、17世纪荷兰画派代表作:博兰格的〈〈瓶中的郁金香》、彼特•克莱茨的〈〈有玻璃杯与银器的静物》、彼尔特的〈〈有樱桃与草莓的静物》、德•海姆的〈〈有青瓷水罐与花卉的静物》(17世纪荷兰的静物画在②西班牙毕加索的〈〈水壶、锅子与烛台》将绘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
5、«向日葵》①作者:荷兰梵高19世纪后印象主义②将“表现性”引入静物画中,表达热情与奔放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国人物画》1、长卷〈〈洛神赋图》①作者:东晋,顾恺之“三绝”:才绝、画绝、痴绝②构图上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③绘画特色: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2、〈〈历代帝王图》①作者:唐代,阎立本〈〈步辇图》②画面内容:刻画了历史上汉代至隋代13位帝王的形象③构图:通过人物比例的高大来显示人物社会地位②艺术特色:塑造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
张扬个性之美①意大利莫兰迪的《静物》释放出最朴实的震撼力与直达内心的优雅20世纪现代主义4.〈〈铜壶》:作者法国的夏尔丹,表现了朴实无华的平凡之美,代表了18世纪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世界艺术史上占有较高的地位)6、«静物》①作者: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19世纪后印象主义④“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基本理论。
4、 写意画〈〈泼墨仙人图》①作者:南宋,梁楷(大写意人物画的开山鼻祖 )②区别于传统的工笔绘画5.〈〈小廷婴戏图》作者:宋代佚名3.长卷〈〈韩熙载夜宴图》①作者:五代,南唐,顾阂中 ②画面内容:连环长卷的方式描绘听乐观舞r 休憩r 清吹r 告别 :清代陈洪绶7. 〈〈高贤读书图轴》作者 8. 〈〈女蜗补大图》作者:清代任伯年9.〈〈九方皋》①作者:现代,徐悲鸿〈〈奔马图》〈〈群马图》②作品取材于传说故事,借画喻情10、〈〈开国大典》①油画,现代,董希文②现代主义油画,色彩鲜艳、明快,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与审美理想第二课〈〈关注您、我、她》6.白描〈〈兔胄图》 作者:北宋李公麟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1、了解人物五官比例:“三庭五眼”2、区分幼儿与成人的头部比例3、随着头部运动,其角度发生一些变化,产生各种透视关系,分别为平视、仰视与俯视。
第三课〈〈在临摹中感受》1、头与人体的比例: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
画手一头三分之二;大腿、小腿各两头(课本范画:德加的作品〈〈练功房》)2、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就是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就是画质上的改变。
(课本范画:凡高的〈〈午休》仿米勒的〈〈酣睡的收割者全家》)第四课〈〈动感生活》画动态线注意的几个方面:(课本范画:亨利摩尔〈〈做作业的女孩》)1、动态线就是由人体动作变化产生的,就是外形上最明显、衣服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2、画动态线时,要抓住大的部位,抓关键的动势并注意动态的重心。
3、动态线就是非常简练的线条,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决定动态线的多少,在每个动作中,主要的动态线仅有一条,其她的就是动态辅助线。
4、抓住人体各个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如头与肩、手臂与躯干、骨盆与腿、大腿与小腿的关节与小腿与脚的结合处。
第五课〈〈仕女•簪花》1、中国传统饰物的种类: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等。
(按功能分类)2、〈〈簪花仕女图》①唐代,周昉②画面内容:逗狗、瞧鹤、持花、拈蝶四段3、图中女子袍服上的胸襟装饰就是图案的单独纹样;飘带就是二方连续纹样;罗衫、衣裙上均为四方连续纹样第六课〈〈多变的色彩》1.色彩的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2、三原色:红、黄、蓝3、色彩对心理的影响与色彩的冷暖特性第七课〈〈重复的魔力》1.重复构成的含义:就是构成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就是指在相同的骨骼条件下的单元、形象、颜色等基本特性的一致性、反复性,单元形象出现两次以上就形成了重复关系2.重复构成带来的最强烈的视觉感受就是一种秩序美3.重复构成的形式:对称的重复、渐变的重复、分解的重复4.对称的形可以用折纸滴墨的方法构成第八课〈〈奇妙的墙》1.累积构造就是立体构成中的基本构造之一2.累积构造基本知识及基本规律第九课〈〈在绘画中永生》1.肖像画①概念:就是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②分类: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2、〈〈少女肖像力①公元前1世纪出土于庞贝古城(现意大利)②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最早的肖像画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4、达芬奇①〈〈自画像》(红色粉笔)素描作品6、〈〈法国公使双人像》小汉斯•荷尔拜因(德国)文艺复兴时期7、〈〈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艾克(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5.〈〈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伦勃朗(荷兰)17世纪〈〈夜巡》伦勃朗(荷兰)17世纪6.〈〈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委拉斯贵支(西班牙)17世纪②〈〈蒙娜丽莎》油画5、西班牙戈雅〈〈国王卡洛斯四世一家》:团体肖像画(18世纪)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9、大卫〈〈马拉之死》:用写实的手法记录历史事件10、凡高〈〈自画像》:后印象派TiC v I11、毕加索(立体主义)〈〈朵拉?玛尔的肖像》:将事物进行分解与重新组合12、〈〈自画像》丢勒(荷兰)文艺复兴时期13、〈〈自画像》伦勃朗(荷兰)17世纪苏教版七年级上美术知识点复习14、〈〈戴帽的芙劳》莫迪利阿里(意大利)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