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食品安全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设计思路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有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则的食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教孩子学会鉴别食品的合格与否,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内容涉及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因此难度不大。
教学过程可设计成讨论课的形式,并在课后留出写一篇小论文之类的活动作业。
在教学前,可以先布置学生在家帮助妈妈做买菜、做饭做菜等家务活从中得到食品安全的有关知识,并收集食品包装带到课堂上,事先准备好粥和试纸等物品课上组织学生分析、实验之用。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分析食品包装和标签是否合格规范,做“测定粥的PH”的实验,然后结合在做家务活过程中的体会,进行交流。
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分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三种情况。
能力目标
能在生活中辨别某种食品的安全性。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学习先进人物敢于同社会不良现象斗争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包装食品标签的规范性以及过期与否的识别。
四、教学媒体
不同食品的包装、粥、pH试纸等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四节食品安全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设计思路】
《食品安全》一节主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的几种情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情感目标
关注食品安全。
三、【重点难点】
四、【教学媒体】
五、【课时建议】
六、【教学过程】
导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人类必须获得足够的、均衡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但是,有些食品当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例如:在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新闻通报会上,某省工商局向社会公布了该省2001年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十大案件,其中有关食品类的案件占6起。
比如,有毒大米、含瘦肉精的猪肉、含有激素的鱼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那么,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食品安全知识都有哪些?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四节食品安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将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
板书:第四节食品安全
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板书:一、食品安全问题的三种情况
板书:1.是由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板书:2.是由农药、有毒化学药品和激素等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
板书:3.是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包括某些未经实践证明是无害的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等。
学生活动:
调查:1.收集2~3种食品的包装或包装盒。
2.仔细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根据小辞典判断你收集的食品标签是否规范?你所买的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小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节选)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
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
实验:1.取两个干净的烧杯,分别加入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几天的粥。
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滴在两张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参照技能卡,这说明了什么?
技能卡:
人们常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变成红色,溶液为酸性;如果试纸变为蓝色,则溶液为碱性。
提问:1.怎样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回答:要养成买食品时先看出厂时间和保鲜期,是否过了保质期,察看食品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味。
还要看食品标签上有无产地、厂名、批号或代号。
提问:2.家庭用的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使用冰箱保存食品应注意什么?
回答:吃电冰箱里的食物,也要注意卫生防病。
①食物应用无毒塑料袋包装,生熟分开;②蔬菜、水果放入前要洗干净;③食物存放时间不宜过长;④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冷饮、瓜果等,要放在室温下稍停一会再吃,而且也不摇一次吃得太多,以免引起冰箱性腹痛;⑤冰箱里放置的剩饭菜,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吃。
板书:二、关注食品安全
教师活动: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辨别能力。
教师活动:买食品时要注意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察看食品的颜色是否正常。
不食用含有有毒成分的动植物,如死河豚、发芽的马铃薯、生有黄曲霉的花生等。
不要盲目食用强化食品,强化食品优点虽然很多,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过度“强化”,会适得其反,例如,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但是过度补碘反而会引起碘中毒。
今后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应谨慎食用未经检验的转基因食品。
板书:三、绿色食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23页关于绿色食品的知识,然后我找同学说出绿色食品的定义和绿色食品的标志。
学生活动:绿色食品: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无污染的、安全的、有营养的优质食品。
它的生产要求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