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及各课文语文要素说明:1.课文教学目标是学习一篇课文后的终结性教学目标,承担着评价学生学习该课文后应达到的课程标准,所以,只能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制定,即必须遵循标准性原则制定,与学情无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标准。

什么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学情呢?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教学目标,就需要考虑学情来制定。

这是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要达到同一个课文课程目标的学习过程会不尽相同,达到同一个课文课程目标的过程性教学目标就会不相同。

2.根据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的规定,学习“粗知课文大意”,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把握主要内容(把握内容要点)”等目标,课文的阅读教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学习训练的。

但是根据编制教学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每篇课文都要编制的相同的教学目标,为避免重复啰嗦,或用上位目标叙述,一般可不叙写出来。

故这些目标没有在课文教学目标中呈现出来了(同样也不在语文要素中呈现出来),但不等于不进行这些学习训练,例如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搭船的鸟》。

课后练习有这样的学习训练需编制教学目标的除外,例如课文《不懂就要问》《一块奶酪》《大自然的声音》。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晨”等13个字和读写“早晨”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

3.能找出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学校一个场景说一说。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1. 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晨”等13个字和读写“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一边读一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3能说说描述场景的自然段意思,能根据提示仿照说说自己学校的一个场景(即学习概括自然段中心意思和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说一段话)。

4.能按照要求提取有关文字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5. 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注:根据课后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提供的例子,“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的细节的有关词句。

“和同学交流”可包括两个方面:(1)找到的是不是“有新鲜感的”词句;(2)这些词句表的是什么情,达的是什么意。

)花的学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荒”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在本课的读音。

2.正确书写“落”等13个字和读写“阵雨”等12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课后采用拟人修辞格句子的具体例子,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说说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时尝试用上这样的词句。

4.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的样子,参照提供的提示写一句“有新鲜感的”话。

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认读“荒”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在本课的读音。

2.正确书写“落”等13个字和读写“阵雨”等12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 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尝试运用(阅读和表达)。

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诵”等11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读准多音字“背”“圈”在本课的读音。

2.能默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能复述课文大意;和同学交流对“不懂就要问”这件事的看法。

3. 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认读“诵”等11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读准多音字“背”“圈”在本课的读音。

2. 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知道“粗知课文大意”的评价标准:用简单的句式,如“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概括表述。

)复述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大意”如从概括归纳的角度,可称作“把握主要内容”;从内容角度而言,可比“把握主要内容”没那么简练。

)。

3. 继续了解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并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学目标:1.借助题目的提示,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暑假里自己经历的新鲜事,与同学分享。

2.先想好要讲的内容试着给家人讲一讲,然后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再与同学分享。

3.在分享的过程中,能用普通话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注意说话的速度,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能借助图片或实物,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讲的内容。

4.在别人分享的过程中,能认真留心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5.在别人分享后,能就别人分享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没听明白的内容提出询问;分享人能做出恰当的应对。

习作《猜猜他是谁》教学目标:1.能参照题目提供的写法例子,选择班里的一个同学,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写他,但不出现他的名字。

2.选择这个同学一两点特别的地方写,让同学读了你写的内容,能猜出写的是谁,感受习作的乐趣。

3.习作书写要符合格式要求(例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个,位置要正确。

)4.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教学目标:明确“有新鲜感的词句”定义内涵,了解其表情达意作用,学习摘抄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

词句段运用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学交流“摇头晃脑”等8个成语的构词特点(身体部分或器官和一对近义词构成),了解成语构词的一种方法。

2.能根据自己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能与同学交流为什么这样读。

3.能根据学习伙伴提供的取名要求(1.能体现活动特点;2.使用有个性的词语。

)给班里的兴趣小组取名。

日积月累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形式,诵读和背诵《所见》,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径”等10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读准多音字“挑”在本课的读音。

2.能正确书写“寒”等13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4.认识“注释”,学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和指定诗句的意思。

5.能提取诗句说说是从哪些地方发现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景色;感受秋天的生活和美好,感悟诗人思乡情怀,激发观察了解秋天的兴趣。

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读写“径”等10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读准多音字“挑”在本课的读音;能正确书写“寒”等13个字。

2.学习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和诗句的意思。

3.能提取有关信息,有根有据地阐述观点。

4.诵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洼”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铺”等13个字和读写“金色”等15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抄下来。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指定句子中的带点词语,以及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感悟秋雨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

3.参照课文和“阅读链接”的片段,把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或场景,用几句话写下了。

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认读“洼”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铺”等13个字和读写“金色”等1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提取文字信息;品读词句,理解词义,感知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3.仿照例子用几句话写一景色或场景。

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钥”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盒”等13个字和读写“清凉”等1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以及“五彩缤纷”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梳理课文条理,能说说课文从哪三方面写秋天的雨,与同学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说说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的理解;说说了解到秋天的什么;……)。

4.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然后照提供的例子样子写一写。

5.阅读“阅读链接”文章,与同学交流阅读所得。

主要语文要素:1. 能正确认读“钥”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盒”等13个字和读写“清凉”等14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以及“五彩缤纷”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学习梳理课文,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4.能就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的语句理解,内容信息等与同学交流,感知语句表情达意的效果,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5.根据要求展开想象,照例子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抖”等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自己听到秋天的哪些声音(“声音”是指秋天的各种物象。

),与同学交流。

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认读“抖”等9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 能根据文章内容和一定的要求展开想象,把想象到的内容与别人交流。

习作《写日记》教学目标:1.能根据题目提供的日记例文,知道写日记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和写日记的好处。

2.能按照格式要求,写一篇日记;并准备一个日记本,开始写日记。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教学目标:通过分组交流讨论理解词语的方法,了解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

词句段运用教学目标:1.写下形容不同季节的词语与同学交流,积累形容不同季节特点的词语。

2.与同学说说用什么方法理解在具体句子中的词语“憧憬”“忐忑不安”的意思。

书写提示教学目标:1.学习用钢笔写字,做到姿势正确,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2.复习写字横平竖直的要求,能把“狂”等8个字在田字格里写平稳、端正和整洁。

日积月累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形式,读记“秋高气爽”等9个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

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旧”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在本课的读音。

2.正确书写“柴”等13个字和读写“火柴”等56 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借助插图,学习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有关句段,说说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感知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

5.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感知童话故事给予启示的特点。

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认读“旧”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在本课的读音。

2.正确书写“柴”等13个字和读写“火柴”等56 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4.能按照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并按照要求说话。

5.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读后感。

6.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