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信息管理概论作业1-4_题目含答案

电大信息管理概论作业1-4_题目含答案

信息管理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写题1、根据人类信息管理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基本上可以将其分为古代信息管理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时期和现代信息管理时期。

2、从信息管理发生源的角度来看,信息管理起源于它们的三个领域是:图书馆领域、工商企业管理领域、政府行政管理领域。

3、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看,可以将信息管理分为对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对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和对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三个不同层次。

4、国外学者关于信息管理思想中,泰勒的“信息过程说”认为,信息管理工作是组织中信息处理的一种结构化方法,其核心内容围绕着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信息的传递、信息过程的成本及效果等问题展开;欲实现信息管理的目标,必须编制信息管理计划,以确定组织目标和方向,确定台信息资源、工作人员和信息系统方面的投资,明确获取信息的方法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

5、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6、知识管理技术就是能够协助人们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的基于计算机的现代信息技术。

7、知识管理技术可以分为过程分类、矩阵分类、层次分类以及技术成熟度分类四个不同的类型。

8、从人们认识信息的层次上可以把关于信息的诸多定义划分为在日常生活层面、在科学和科学认识层面以及在哲学认识的层面三个层面。

9、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其具有的特殊性为: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不同一性和驾驭性。

10、信息资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经济功能、管理与协调功能、选择与决策功能以及研究与开发功能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1、从政府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政府机构所面临的信息环境、技术环境的因素提出了信息管理思想发展的“四阶段说”的国外学者是( A )。

A、马灿德和克雷斯莱因B、史密斯和梅德利C、罗卡特D、凯尼格2、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知识作为处理的对象,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利用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对知识进行标识、组织、加工与传递。

这属于( B )学说。

A、行为学派B、技术学派C、综合学派D、所有学派3、关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认为:知识管理可理解为信息管理,涉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架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和群件等。

这属于( B )。

A、阶段说B、等同说C、包含说D、映射说4、关于信息的概念,下属不同定义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C )。

A、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B、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C、信息是那些只能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据资料。

D、在计算机技术中,信息是经过组合后具有一定意义,能表明客观属性的数据集合。

5、以下不属于信息特征的是( C )。

A、普遍性与绝对性B、可共享性与可识别性C、正确性与可靠性D、可转换性与可传递性6、信息资源的功能中,表现为协调和控制企业的人、财、物、设备和管理方法,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这属于( B )。

A、经济功能B、管理与协调功能C、选择与决策功能D、研究与开发功能7、完成本体论意义的信息向第一类认识论意义的信息的转变,这是( A )。

A、信息感知B、信息识别C、信息变换D、信息传递8、将传播定义为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个人的思想影响另一个人,传播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这是( B )。

A、拉斯韦尔的直线模式B、申农—韦弗数学模式C、施拉姆的循环模式D、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三、简答题1、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关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到目前为止主要有四种看法。

1.阶段说。

知识管理是一种信息管理策略与理论,标志着人类的信息管理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知识管理是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的,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管理领域,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2.等同说。

知识管理可理解为信息管理,涉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架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工程和群件等。

3.包含说。

与知识管理相比,信息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信息管理侧重于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与传递,而知识管理则是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资本进行综合决策,并实施管理。

4.映射说。

两者不存在简单的包含或交叉关系,而是一种映射关系。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信息管理目前主要是对信息流的控制,知识管理则是对知识应用的管理。

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从涉及人类活动的范围来看,知识管理远远大于信息管理。

第二,从功能和目标方面看,知识管理是运用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来解决经营决策问题,而不是占有与吸收多少知识。

第三,从实施过程和条件来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一种技术问题,以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为支撑;知识管理不仅需要以管理理论、信息技术为支撑,而且还需要价值理论、伦理理论、产权理论、交流理论、学习理论等共同构建。

第四,从业务来看,信息管理主要是信息的组织、控制与利用过程,是根据规范和指令对信息加以处理。

知识管理业务则涉及发现知识、交流知识与信息、应用知识,包括信息管理过程、激励过程、契约构造过程、权利维护过程等。

第五,从渊源关系上看,将知识管理归为信息管理发展的一个阶段只是一家之说,不符合逻辑性,令人难以信服。

2、形成一项管理活动的五个要素是什么?答:一要有管理的主体,二要有管理的客体,三是管理的目的,四是管理职能的方法,五是管理环境和条件3、传播的信息交流模式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内容是什么?答:(1)拉斯韦尔的直线模式: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他们排列,形成了“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2)申农—韦弗数学模式:把传播定义为一个过程,一个人的思想影响到另一个人,传播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者和受者之间是可以互换的,每一个人都处于不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而信息作为中介,把这些传播者与受者联系起来。

(4)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把大众传播过程放置在一个受到社会力量、心理因素互相作用的环境中进行观察。

(5)网络传播模式:信息管理概论—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从广义上讲,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涉及信息的生产、获取、检测、识别、变换、传递、处理、存储、显示、控制、利用和反馈等信息活动的所有技术的集合。

2、在信息技术的主体技术是指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4、计算机软件主要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对对象法。

6、数据库的类型有:面向企业的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

7、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包括语言系统LS 、知识系统KS 和问题处理系统PPS 。

8、信息内容层面包括叙述层、含义层、效用层三个层面9、信息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基本功能、增值优化功能、目标功能和社会功能。

10、信息组织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信息组织的思想观念现代化以及信息组织的技术手段现代化。

二、选择题1、第一台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B)。

A、继电器B、电子管C、晶体管D、集成电路2、能够被计算机硬件系统直接识别的语言是(A)。

A、机器语言B、汇编语言C、高级程序语言D、前面三种3、基于宽带CDMA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属于(C)。

A、第一代移动技术B、第二代移动技术C、第三代移动技术D、第四代移动技术4、如果一所大学有5个校区,分别处于一个城市的5个不同地方,那这个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应使用(C)。

A、局域网B、广域网C、城域网D、互连网5、提供计算机间通过某种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送功能,属于OSI模型中的(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6、电子邮件属于TCP/IP协议的(A)。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际层D、网络接口层7、全面揭示和再现信息的特征,科学反映和描述信息的特色。

这是信息组织的(A)。

A、基本功能B、增值优化功能C、目标功能D、社会功能8、信息服务在适当的时机发挥功能,同时,信息服务的内容和策略选择、新项目开发和发展战略调整等都具有时代特征。

这表明了信息服务的(D)。

A、社会性B、动态性C、时效性D、适时性9、在Internet上,基于WWW的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结果显示,均采用(C)。

A、连接文本结构B、纯文本结构C、超文本结构D、文本加图形结构10、以下不属于信息分析主要方法的是(C)A、比较法B、分析综合法C、归纳法D、时间序列分析法三、判断题12、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自动控制的理论,并首次创立了二进制代数。

(⨯)13、第二代计算机使用了小规模集成电路。

(⨯)14、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频带比同轴电缆要窄,但通信容量大。

(⨯)15、开放式互连系统模型OSI提出用于互连协议的标准框架,但不是实际应用协议。

(√)16、Internet所使用的协议是TCP/IP。

(√)17、元数据是指用于帮助识别、描述和定位网络化的电子资源的结构化数据。

(√)四、回答题1、试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答:信息技术的正面影响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个人发展的各个角落,主要体现在:(一)信息技术增加了政治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二)信息技术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三)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状态(四)信息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五)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管理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一)知识产权侵权(二)虚假信息泛滥(三)信息污染成灾(四)信息安全问题凸显2、什么是元数据?元数据有哪些主要类型?元数据具有哪些功能?答:元数据是指用于帮助识别、描述和定位网络化的电子资源的结构化数据,通过它可以揭示各类电子文献的内容和其他特征以方便检索,能够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其典型的操作环境是网络环境。

从结构和语意方面来划分元数据,有三类:(1)简洁化格式(2)复杂化格式(3)结构化格式根据元数据的功能来划分其类型,有五类(1)管理型元数据(2)描述型元数据(3)保存型元数据(4)技术型元数据(5)使用型元数据元数据的基本功能:描述网络数据的内容,使网络中的数据便于搜索,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定位和访问网络信息,帮助用户决定某些数据是否为其所需等。

其功能概括如下:•第一,描述,根据元数据的定义,它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对信息对象的内容和位置进行描述,从而为信息对象的识别、存取与利用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二,定位,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是虚拟的,因此,明确它的位置十分重要,促进了网络环境中信息对象的发现和检索。

•第三,搜索,元数据为搜索提供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