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洪防汛专项安全措施方案

防洪防汛专项安全措施方案

扎麻隆至倒淌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防洪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复核:中铁十五局集团扎倒公路改扩建2标项目部目录一、防洪防汛的目的及管理目标 (1)1.1编制目的 (1)1.2管理目标 (1)二、本预案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及施工围 (1)四、防洪防汛主要容 (3)五、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分析 (4)5.1危险源的辨识 (4)5.2危险源的评价分析 (5)5.3危险、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及预防措施 (6)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8)6.1成立防洪防汛领导小组 (8)6.2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0)七、预防措施 (12)7.1防汛措施 (12)7.2汛期施工要求和防护部署 (13)7.3做好施工现场排水 (14)7.4临时设施及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15)八、应急响应 (15)九、事故报告 (16)十、保障措施 (17)10.1机械、电气设备保障 (17)10.2机电安全技术保障 (18)10.3主要项目技术保障 (19)10.4安全制度保障 (21)10.5物资设备保障 (23)十一、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回复工作 (24)附录1:防洪防汛安全生产检查表 (26)附录2:项目部主要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 (27)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一、防洪防汛的目的及管理目标1.1编制目的为了切实做好扎倒公路2标项目在施工期间的防洪防汛防风减灾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落实各项安全防措施,并在遭受大风、洪涝、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袭击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防风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确保所有参建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管理目标重伤及以上工程事故为零重伤及以上交通事故为零重大设备财产损失(≥5万元)为零争创“交投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二、本预案编制依据编制本预案的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应急预案》、《交通投资有关通知要求》等法律法规和规性文件。

三、工程概况及施工围3.1扎麻隆至倒淌河公路改扩建工程第2合同段,位于市湟源县境,项目右线为新建路段,起于湟源县月牙湾K38+115(右线右幅K38+085),设响河2号隧道、响河村小桥、跨铁路高架桥,止于湟源县东峡乡石崖庄村,终点里程为K43+000,左线K38+000-K43+000为原西倒一级公路改建段,主线全长4.9公里。

3.2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区位于祁连段,属于中祁连山区。

区地势陡峻,地形起伏大,在湟水河和药水河两岸地带,相对高差一般在300m以上。

本合同段位于中祁连山区湟源县湟源峡峡谷地段,区地势陡峻,山势高大,地形起伏大,路线穿越的最高山脊顶部与湟水河谷底之间高差达230m。

地质构造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3.3地质、气候、气象及水文条件本合同段处于中祁连地块东段,南部-贵德新生代断陷盆地,与东昆仑造山带相接;主要构造运动表现为陆块部断陷活动,形成一系列与造山带近于平行的陆裂陷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祁连地块区发生抬升,形成高原区。

湟源县深居陆,属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大,春季多风,夏季凉爽,冬季干燥,无霜期短,冰雹、干旱频繁。

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为13.9℃,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为-10.5℃,年平均气温为3℃,气候冷凉。

年平均降水量为408.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

3.4雨汛情等级分类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雨汛情分为一般汛情、重要汛情、重大汛情和极端天气汛情四类。

一般汛情:中雨,24小时降水量在24.9㎜以下;重要汛情:中到大雨,24小时降水量25㎜~49.9㎜,或者24小时平均风力在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重大汛情:大到暴雨,24小时降水量50㎜~99.9㎜,或者24小时平均风力在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极端天气汛情:大暴雨以上,24小时降水量100㎜以上,或者6小时平均风力12级以上;四、防洪防汛主要容防洪期间防洪防汛工作主要容:根据防汛抗洪工作的要求,认真贯砌“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时间情况,我项目部防洪防汛的工作重点如下:4.1成立防洪防汛专项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4.2接受甲方防洪防汛指挥,配合防洪防汛工作;4.3做好防洪防汛物资设备的储备,成立防洪防汛应急抢险队,并接受上级部门检查。

4.4定期检查本项目管辖围职(民)工住地、工程工地防洪防汛设施,工程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4.5及时向甲方及上级部门汇报防洪防汛工作情况。

4.6及时接收气象信息,安排好防洪防汛应急值班工。

五、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分析5.1危险源的辨识5.2危险源的评价分析5.2.1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分析,洪涝、狂风灾害主要危险源有:①工作面被淹;②基坑浸泡,导致边坡坍塌;③脚手架、模板倒塌;④触电事故。

5.2.2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①狂风、暴雨来临时,未做好应急准备,未及时预警;②急救物资存在质量缺陷或数量不足;③施工围堰不够牢固;④施工围堰高度不够;⑤脚手架、模板搭设不牢固;⑥二级平台上围挡高度不够;⑦接近警戒水位时未预警;⑧未设置排水沟或降水井;⑨抽水泵部分不能正常工作或数量不够;⑩抽水泵漏电保护器失效,导致抽水泵漏电5.3危险、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及预防措施5.3.1工作面被淹事故预防1、成立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防洪巡查小组。

2、在河道上、中、下游分别设置一根水位观测尺,用以观测水位变化情况。

3、安排专职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和水位变化情况。

当发现天气突变或长时间有雨,立即上报。

发现水位急剧变化,立即上报,当接近警戒水位时,立即预警,迅速安排人员、机械撤离。

4、在狂风或连续降雨时,防洪巡查小组24小时值班,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抢修。

情况危急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5.3.2基坑浸泡,边坡坍塌事故预防1、根据施工现场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无阻。

2、组织电工对所有抽水设备进行检查,并确认抽水设备是否满足需要,确保当暴风雨来临时能投入使用。

3、当发现有雨水浸泡基坑,立即把抽水设备接电,进行抽水,抽水过程中确保排水畅通。

4、定期对边坡进行变形量测,发现变形,立即上报,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固处理。

5.3.3脚手架、模板倒塌预防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脚手架所使用的钢管,对变形或磨损严重的钢管严禁使用。

脚手架和模架的搭设、拆除方案必须经过审批,在实施前应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模架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模架设计的要求,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应给予严肃处理。

2、必须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工程施工前,应先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

模板设计应包括支撑系统自身及支撑模板的地面能承受的强度计算、构造措施、材料类别及规格选用等,使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设计不仅要有计算书,对材料的选用、规格尺寸、接头方法、横杆布置间距和剪力撑设置要求等均应在模板设计中详细说明。

3、合理选用支撑材料要特别强调禁止使用竹外脚手架,对模板支撑的空间高度小于4m的可以采用竹立柱,但竹立柱不得有接头。

选用普碳钢管作扣件式脚手架时,应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管规格,不可选用壁厚3.0~3.2mm的普碳钢管。

由于低合金钢管比普碳钢管的屈服强度可提高46%,重量减轻27%,使用寿命提高25%,因而提倡选用壁厚为2.5~3.0mm的低合金钢管,替代普碳钢管用作脚手架和模板支架。

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为确保夏汛期的安全生产,特制定防洪防汛专项方案措施。

6.1成立防洪防汛领导小组组长:戴斌副组长:俞伟圣中成员:肖军让胜林白晓马林刚保善斌惠校媚伍翔俞宏忠林军马豪刚王文红房军中贵防洪防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在安全保通部,负责人:肖军让,:。

成立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施工队20人的巡查小组,平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需要抢险时从各施工队抽调人员及时进行抢险、抢修。

防洪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图(1)应急救援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2)应急救援组副组长由项目总工及安全协调副经理担任;(3)事故抢救组组长由工程管理部部长担任;(4)救援物资保障组组长由物资设备部担任;(5)通讯联络组组长由综合办公室主任担任;(6)医疗救护组组长由计划合同部部长担任;(7)安全保通组组长由安全保通部部长担任;(8)善后处理组组长由质量环保部部长担任。

6.2应急救援小组职责6.2.1组长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预防水害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成立现场事故抢险组、救援物资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通组、善后处理组等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3、统一调配相关应急力量与资源、开展应急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必要时,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

4、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结束后,适时决定终止应急状态。

5、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工作,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部署生产恢复工作。

6.2.2副组长主要职责1、在组长外出时,替补担任应急组长。

2、及时掌握事故处置的进展信息,向组长提出救援过程术方面应考虑和采取的安全措施或建议,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3、检查、督促做好汛期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6.2.3事故抢险组职责1、小组成员要配备抢险装备,在汛期要确保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2、各类抢险车辆保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

一旦汛情到来,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

3、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手上人员,解救受困人员。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做好防止和减轻此生损失工作。

6.2.4救援物资保障组1、根据现场抢险实际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资及设备等工具。

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地提供应急物资,必要时,及时调剂或紧急采购相关物资、器具等。

2、对照预案要求和实际需求,调配相应的运输车辆,以满足人员疏散撤离的需要,必要时,及时向外部有关部门和单位请求支援。

3、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运输。

6.2.5通讯联络组职责小组成员应当坚持昼夜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负责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

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6.2.6医疗救护组职责1、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具。

2、提供事故现场应急使用的医疗器械及药品。

6.2.7安全保通组职责1、疏散事故现场外人员撤出危险地带。

+2、对事故现场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6.2.8善后处理组职责1、向当地有关部门、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险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2、对于已经报告的险情水毁抢救进展情况,要随时续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