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200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321试题名称:管理学原理适用专业:行政管理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18 分)1.组织精神2.预算控制3.团队沟通4.核心能力5.知识工资6.职业计划二、简答题(每题8 分,共32 分)1.绘制矩阵型组织结构草图并分析其优缺点。
2.简述当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析权力及领导者的权力结构。
4.什么是压力?分析压力的起因及释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其中,统考生做1、2题,单考生做3、4题) 1.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具体体现以及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并以跨国公司为例,运用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知识,来具体说明跨国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或具体体现。
2.阐述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基本思想以及具体程序(过程)。
并以服务性组织为例,运用有关目标管理的理论与知识,来具体说明在服务性组织中实施目标管理的难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3.阐述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的含义以及具体内容。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运用有关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的理论与知识,以实例来具体说明管理者承担的角色以及应具备的技能。
4.阐述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阶段及其特点。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运用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知识,以实例来具体说明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 分,共60 分)案例 11963 年,玛丽·凯以具有25 年销售经历的资格退休。
退休后,她先是想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在总结中萌生了自己办企业的想法。
就在退休的这一年,她自立门户,办起了玛丽·凯化妆品公司。
这个公司开始只有9 名雇员,到1983 年,发展到拥有雇员5000多人、美容顾问10 万多人、年销售额达3 亿多美元的大公司。
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公司的发展如此神速呢?玛丽·凯自己回答说:“尽管在其他人看来,玛丽·凯的成功是个谜,但在我看来,它并不神秘。
”这种看来神秘实际并不神秘的力量就来自于玛丽·凯的“使他感到他重要”的激励艺术。
在玛丽·凯看来,一般人只发挥了能力的10%,能不能把人另外90%的潜能发挥出来,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而要发挥这90%的潜能,关键是要“使他感到他重要”。
玛丽·凯说:“你要是能使一个人感到他重要,他就会欣喜若狂,就会发挥出冲天干劲,小猫就会变成大老虎。
”玛丽·凯怎样“使他感到他重要”的呢?尊重。
玛丽·凯作为一个生活阅历十分丰富的女人,她对人的尊重是无微不至的。
这首先表现在尊重人格和平等待人。
在玛丽·凯公司,任何领导人在办公室都被直呼其名而不称呼其职务。
其次表现在尊重人的自尊,哪怕是对一个犯有过失的人。
玛丽·凯为了既指出人的过失又维护人的自尊,她采取两种基本批评方式。
一种是对事不对人;另一种是运用别具一格的“表扬——批评——表扬”的玛丽·凯批评公式,“在批评前,先设法表扬一番;在批评后,再设法表扬一番,力争用一种友好的气氛结束谈话”。
再次表现为尊重人的价值。
玛丽·凯以“人们会支持自己帮助建立的东西”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领导员工进行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让职员参与决策,让职员自己提出改革要求的方案,然后把他们的意见集中起来、完善起来。
这样,职员就会把改革作为自己的事情,改革的推行就会顺利得多。
称赞。
有一个宗旨:不要忘记称赞别人!在她看来,即使最普通最一般的人,他们身上也总会有值得称赞的东西。
如一个虽然没有显著成绩的人,但他上班很准时,这就可以称赞。
即使对于工作上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人,玛丽·凯也会从生活方面找到话题,比如她会说“我喜欢你的发型”等等。
玛丽·凯发现,称赞准时上班,职员便很少迟到;称赞发型和衣服,职员对于穿着打扮就会更加讲究。
表扬。
在一般人看来,表扬无非就是在会上提提而已。
但玛丽·凯做来却远远不止于此。
销售有功的美容顾问回到公司总部,玛丽·凯“特意铺设红地毯迎接他们,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像对待皇亲国戚那样对待他们”。
1983 年,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销售额突破了 3 亿美元,销售主任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人们走进总部大楼,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张比销售主任本人还要大的照片!为了表扬有功之臣,公司创办了一个月刊,这个月刊的刊名就叫《表扬》。
奖励。
玛丽·凯之所以能够激励人,也在于她进行大张旗鼓表扬的同时进行重大的物质奖励。
玛丽·凯用价值高昂的奖品奖励职员对公司的巨大贡献,从而极大地唤起了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对于最有贡献的销售主任,她奖给他们卡迪拉克牌粉红色汽车,这在当时的美国是最豪华最昂贵的。
而车主人都把获奖汽车看作是人生价值的象征,把它视为“带轮子的奖杯”而精心呵护。
此外,玛丽·凯还奖给有功之臣钻石、豪华旅游等。
玛丽·凯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告诉雇员:他们对公司是多么重要,从而极大地激发了雇员的士气,使他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根据上述情况以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玛丽·凯的成功来自于玛丽·凯的“使他感到他重要”的激励艺术。
你认为玛丽·凯的这种“使他感到他重要”的激励艺术可以运用哪种激励理论来加以解释?请阐述这种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要点以及相关评价。
运用这种激励理论并结合材料,来具体分析玛丽·凯的“使他感到他重要”的激励艺术的成功之处。
2.玛丽·凯以“人们会支持自己帮助建立的东西”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来领导员工进行改革。
你认为在改革过程中玛丽凯的领导行为可以用哪种领导方式情景理论来加以解释?请阐述这种领导方式情景理论的主要理论要点。
运用这种领导方式情景理论并结合材料,来具体分析在改革过程中玛丽·凯的领导行为获得成功的原因。
3.在玛丽·凯的激励行为中,准时上班、发型和衣服、红地毯、照片、月刊、卡迪拉克牌粉红色汽车、钻石、豪华旅游等诸多因素都发挥了有效的激励作用,但是这些因素看起来既五花八门又毫不相干。
你认为可以用哪种激励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请阐述这种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要点以及相关启示。
运用这种激励理论并结合材料,来具体分析上述因素能够发挥有效激励作用的原因。
案例 2IBM 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拥有39 个生产基地,3 个基础研究部,22 个产品研究所和l3 个科研中心,在l32 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下,IBM 努力使其管理创新与产品技术、企业规模和经济形势相适应,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推出新的管理构架。
自70 年代以来,其整个创新过程可分为四个大阶段:第一阶段。
70 年代开始,由于科技发展很快,特别是在电子领域,产品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世界范围内众多自企业产品层出不穷。
IBM 在此局势下,为了加快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扭转被动局面,公司首先进行组织改革试点,建立开发新产品的“风险组织”,以激发公司产品创新的活力。
IBM 的“风险组织”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独立经营单位;二是战略经营单位,他们均是拥有较大自主权的相对独立的业务单位。
其中独立经营单位为IBM首创,它既具有小企业的灵活性,又具有大公司的实力。
公司总部除了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审议其发展方向外,不干涉其任何具体经营活动,故有“企业内企业”之称。
设立这种组织的目的在于激发小组织内部个人的创造性和企业家精神,使大企业在总体上更有活力。
这一举措使IBM 在小型机和微型机等急剧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中推出了很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二阶段。
80 年代,IBM 进一步按专业化、效率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智能结构合理化的要求,对管理体制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
首先,IBM 改革了最高决策机构,把原由董事长和总裁组成的办公室和作为协调机构的经营会议改组为企业管理办公室,使原成员由6 人增加到l6 人。
这一改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经理参与最高决策机构,从而改进决策层的智力结构,加强集体决策。
其次公司建立政策委员会和事业运营委员会,前者是企业管理办公室决策的战略指导机构,后者是企业管理办公室的执行机构。
再次,公司调整了行政层级,形成公司总部——事业部——地区子公司——工厂四级管理体制。
同时公司突出了信息和通信事业部的重要地位,并裁减、合并和淘汰下属事业部。
因而在这个时期,IBM 公司得以强化了个人电脑、中小型机和通信产品的发展方向。
第三阶段。
IBM 公司进一步改革子公司等部门的领导体制,公司总部允许事业部扩大自身的销售职能,如新建的信息系统事业部增设了地区销售部门:同时公司总部对新的事业部和地区子公司体系采用分散化管理原则,使它们在开发、生产和销售上比原有的子公司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以适应市场迅速变化的需要。
第四阶段。
进入90年代以后,IBM把经营管理的重点延伸至发展与经营伙伴的关系上。
70 年代以前公司的产品实行自身行销,80 年代开始寻求与外部厂商的合作,至90 年代则彻底改革了与合作营销商的关系。
原先IBM 的各产品部门按销售地区寻找各自的代理商,这不仅限制了代理商的发展,也阻碍了IBM 技术与产品的推广。
而当时IT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缩小,因此寻求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高科技产品营销的关键。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IBM 公司于1998 年开始推行“种子计划”,大力扶持那些能够充分覆盖大中城市以外地区客户的营销伙伴,以及支持具有开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能力的代理商。
此外,IBM 公司还对其现有的总代理商和各类合作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并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系统介绍给合作伙伴,以巩固长期合作关系。
作为一个高科技公司,IBM 的长盛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适时的管理创新,从而获得了一种在本企业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管理创新的能力。
根据上述情况以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IBM 公司管理创新的第一阶段,你认为主要进行了哪种创新?请阐述这种创新的内涵以及主要源泉。
运用这种创新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并结合材料,来具体分析IBM 公司第一阶段创新的主要源泉以及成功的原因。
2.在IBM 公司管理创新的第二阶段,你认为主要进行了哪种创新?请阐述这种创新的内涵以及发展趋势。
运用这种创新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并结合材料,来具体分析IBM 公司第二阶段创新成功的主要原因。
3.在IBM 公司管理创新的第三、第四阶段,你认为主要进行了哪种创新?请阐述这种创新的内涵以及主要内容。
运用这种创新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并结合材料,来具体分析IBM 公司第三、第四阶段创新的主要动力以及成功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8 分)1.组织精神答:组织精神(Spirit Of Organization)指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与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相联系的,对生产经营和其他工作起积极促进作用的,为组织全体成员所认同拥有和坚持的整体化、意志化、个性化的组织群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