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A.依事故类别分类 •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
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 坠落、坍塌、冒顶、透水、放炮、火药 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 B.依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
些器官功能性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
4.特种作业
• 企业特种作业: • A.电工作业、金属焊接; • B.切割作业、电动葫芦操作(起重机
械作业); • C.叉车驾驶、脚手架(登高架设作
业); • D.锅炉作业、制氢(压力容器)作业
5.安全管理等级
• A.自然本能抓管理; • B.领导严格管理(管理安全处于
员工依赖期); • C.员工自主管理(安全管理处于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 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 “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 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 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 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 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 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 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 的头上。
第三章:不安全因素产生 的根源及控制
1.人的心理过程及其对安全的影响
• 人的意识水平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和对人的安全的影响如下
• 阶段一:人处于没有意识的状态,如睡中。
• 阶段二:人处于意识不清醒或朦胧状态,如酒 醉、瞌睡、极度疲劳,从事单调工作时出现的无精 打采等。这是一种不安全的意识状态。
•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 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 事故(包括10人)
3.企业重大危险源类型
• 一般指以下11种类型: • 储罐区、库区、生产所、压力管道、
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 下矿山、尾矿库、焊烧区、易燃易爆物 品作业区
条为IBM代工的主板生
产线被烧毁,损失将近
2500万元人民币,分
析预计至少影响5万台
服务器的出货,不过所
幸并无人员伤亡。
• ---爆炸原因是由于 不合理堆放可燃性溶剂 而导致的。

2008年8月
26日早上6时45分,
广西维尼纶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有机车
间发生严重爆炸事
故.

截至20时30
分,事故已造成16
人死亡,另有6人
失去联系,医院救
治伤员60人。

2.工伤的惨痛
• “请还 我的眼睛, 我还要看看 这精彩的世 界呀...”
• --女 孩仿佛在痛 苦的呼叫.
• 一次操作 失误他到了世 界的另一个尽 头..
• --给亲 人、同事留下 无尽的伤痛
• 在一次私 自移动电线中, 他失去了生 命..
• --给亲 人、同事留下 一家无助的老 小
安全事故---警钟长鸣
编写:精益工厂 2017-8-1
目录
• 第一章:血的教训 • 第二章:安全事故基本知识 • 第三章:不安全因素产生的根源及控制 • 第四章:焊接/冲压/搪瓷安全管理 • 第五章:安全事故救护常识
第一章:血的教训
•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身体 是革命的本钱”
• 没有健康的体魄,就如没有投 资的本钱;没有了生命,那便失去 了人间美好的一切.
3.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 A.作业现场管理 • 1)编制及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类作
业指导书 (2)高处作业防坠落措施 (3)易燃易爆场所防火措施(防静电、禁明火、
按规定着装等) (4)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审查,持证上岗 (5)严格检测锅炉水位、氢罐压力、煤尘浓度
等,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6)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防止电气短
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低于
105日。

重伤---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
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
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
害。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
• 死亡。
• C.依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但死亡的事故。
• 阶段三:大脑活动松驰的意识状态,如休息、 进餐、从事很熟悉顺手的工作。人在这一意识状 态下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消极,只能从事比较一 般的工作。
• 阶段四:大脑活动积极敏捷的意识状态,此 时头脑清醒,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且范围宽 广,反应迅速,决定果断,是较为可靠的意识状 态。
• 阶段五:过度紧张,恐慌,如在出现意外危 险情况时的意识状态。此时尽管大脑的活动高度 兴奋,但注意力、判断力只集中于眼前,思维能 力下降,很容易出现误操作,是一种不安全的意 识状态。
1.火灾的悲剧
2007年2月11 日14时15分,深圳 市龙岗区洋华高新科 技厂发生重大火灾, 经现场清理发现有9 人因烟熏窒息死亡。 10名 受伤人员被送 往医院救治.
--事故原因是 违反安全规定使用易 燃易爆物品.

2008年3月1日华
硕电脑位于苏州高新区
金枫路233号的工厂发
生爆炸并引发火灾,3
•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与这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处,违章的人一时没 有发生事故的,就如同温水中青蛙没有被立即 煮死一样,“水温”还没有升到使“青蛙”死 亡的“沸点”。如果每次习惯性违章都必然导 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受到伤害,也许就不会去 做“温水之蛙”了。
• 2、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劳保用品要穿戴规范,不能 穿拖鞋,不准在厂区吸烟,但违规屡禁不止。这 说明习惯性违章确实非常顽固,要改变或消除 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安全 管理人员持之以恒地对职工进行教育,对这些 违章现象进行查处。
路、漏电等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 (7)带电设备附近作业做好防触电隔离措施 (8)现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做好现场的监督
和监护,及时杜绝违章行为
• B.人员安全管理 • (1)实施情绪管理,强调预防为主 • (2)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 (3)识别重点事项,分清缓急轻重 • (4)否定与自以为是 • (5)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与应用 • (6)劳动保护管理 • (7)健康管理与环境保护 • (8)职业病防治管理
声、磁、辐射、腐蚀、粉尘等;
• (8)安全风险评价与重大危险源控制 • (9)特种作业安全 • (10)操作细节与安全生产
4.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及控制
• 1、麻痹性
有人曾经做过温水煮蛙的实验,把两只青 蛙分别放入已经烧开的锅里和一个刚烧温的锅 里,放入沸水锅里的青蛙会立即从沸水锅里拼 命蹦出来,而放入温水锅里的青蛙,由于水温 的适宜,仍然在锅里无动于衷,结果被煮死。
失去的,再也不能拥有, 只留给活着的人们无尽的伤痛
• 安全 事故一个 个数据让 人们触目 惊心,一 幅幅画面 让人泪流 心碎!
• 也许我们的一次粗忽,便结束了百 年基业,便葬送了大家共同创造的财富;
• 也许我们一次粗忽,便永远与亲人 再见了,只给关心你,爱你,疼你的人 们留下无尽的伤害...
• 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他自已的, 生命还属于你的兄妹姐妹,还属于妻子 儿女,还属于同事朋友,属于集体/公 司,属于社会大家庭...
• 由此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事故远高于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
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设备的
质量和安全防护装置的不断提高和改进,
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比例越来
越高。因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避 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基本保证。
2.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
•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现场管理者 (工作负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工作人 员的不安全行为。
• 3、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 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 下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 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就把不 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 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代代相传,所以管理人员 必须起好示范及带头作用.
• 4、排它性
1.焊接车间安全技术规范
• (1) 电弧焊
• A、焊接前,先检查电气线路是否完好,外壳接地是 否牢固。
• B、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 必须移开才能工作。
• C、焊接操作时必须先戴防护面罩、手套、脚套等。 无面罩时不准看弧光。
• D、推闸刀开关时,人体应偏斜站立,并要一次推足, 在焊接时,绝对禁止调节电流大小,以免烧毁电焊机。
• 工作负责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 在:
• A.现场查活不细,对工作现场的电源 和周围环境未查清;
• B.制定安全措施不完善,存在漏洞; 现场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
• 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 • A.习惯性违章 • B.忽视安全 • C.采取不正确的动作 • D.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不正确等 • E. 违禁吸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 害甚大。同样在我们企业的安全工作中,何 尝不是这样?我们发生的各种事故,几乎都 与习惯性违章分不开。
• 那么什么是习惯性违章呢?习惯性违章, 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 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 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违反 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 生产危害极大。
•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曾 经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害事 故,发现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 防的,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
能预防的范围,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
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 事故占88%,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 要原因的占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