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预测(吐血整理!)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两个核心: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②福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四个门户:①西北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②东北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③广西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④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八个高地: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②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③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④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十五个港口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一带一路”给广州和上海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一带”经过的地区:南亚、西亚、中亚、欧洲。
“一路”经过的地区:非洲、大洋洲、东南亚、南亚、北亚(俄罗斯)、东亚(日本、韩国等)成就:石油道可直接从厄瓜多尔港运往中国、六廊六路(六廊是指打通六大国际经济走廊,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俄罗斯世界杯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区域位置图材料二:俄罗斯与卡塔尔的人口增长情况:卡塔尔: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人,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
俄罗斯: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
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200万!材料三: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的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
卡塔尔垦殖指数约为0.7%,俄罗斯垦殖指数约为13%。
依据材料回答:(1)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该能源资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
(2)卡塔尔国内陆上交通运输方式以_______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将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口问题;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自然条件分析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索契市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举办地之一,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B.临海,冬季有暖流增温增湿作用C.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D.冬季受中纬较暖西风的影响2.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A.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B.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C.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D.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Inexpressible Island,又译难言岛)正式选址奠基。
在庄严地国歌声中,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岛上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
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目前,已有美、新、意、俄等6个国家在此区域建设了7个考察站,国际上在罗斯海区域选划设立了南极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罗斯海新站前期准备工程是本次南极考察的重要任务。
2017年12月初“雪龙”船首次抵达恩克斯堡岛,用直升机将340吨物资部署上岛;2018年1月中旬“雪龙”船从中山站返回恩克斯堡岛后,将建站工程机械和重型物资运输上岛,随即开始了新站临时建筑的建设。
按计划,我国罗斯海新站预计4年后建成,届时将具备在本区域开展地质、气象、陨石、海洋、生物、大气、冰川、地震、地磁、遥感、空间物理等科学调查的保障条件;满足度夏、越冬的管理、科考、后勤支撑人员的长期生活工作医疗的需求,具备数据传送,远程实时监控和卫星通讯、保障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作业等功能,成为我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考察站。
从1985年建立长城站起,中国现有南极科考站4个,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两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昆仑站、泰山站两个度夏科学考察站。
热点:中欧班列热点链接1月25日,搭载着41节建材、工业机械、汽车配件等货物的山东临沂至莫斯科(明斯克)的首列中欧班列从临沂站开出。
“别看现在是每月对开1列,因为行程比水运缩短了一个月,根据客户需求,三个月后这趟中欧班列有望每月对开2至4列。
”临沂车务段货运中心副主任徐才苓说。
不仅是山东,在郑州、武汉,装有速冻汤圆、道口烧鸡、鹃城豆瓣酱、涪陵榨菜以及福达坊芝麻油的中国年货,也在加紧装车,赶在春节前由中欧班列运抵欧洲。
自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开行质量不断提升,货值显著增加,回程班列快速增长,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各国间的经贸往来,也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设题点考查俄罗斯及中俄贸易的相关地理知识命题示例1近年来,我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合作发展迅速,双边商品流通十分活跃。
其中我国输往俄罗斯的主要商品有()①石油②陶瓷③蔬果④天然气⑤轻工业产品A.①④B.①③⑤C.②④D.②③⑤【解析】俄罗斯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较落后,我国输往俄罗斯的主要商品有陶瓷、蔬果、轻工业产品等,故选D。
【答案】D命题示例2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铁路主要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是()①山区风景优美②纬度低,温度较高③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④人口、城市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原因在于:南部矿产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人口、城市多;纬度低,气温高,适合修建铁路;北部纬度高,有冻土层,不易修建铁路,故选B。
【答案】B热点:伊拉克地震二、川藏铁路川藏铁路起于四川成都,终点到西藏拉萨。
川藏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崩场、错落、滑坡、高地震区、地热、岩爆等地质灾害严重。
当年在青藏、川藏、甘藏三条线路比选,川藏铁路因为修建难度大、投资额度高等重要因素,暂被搁置。
其战略地位是青藏线无法比的,毫无疑问是中国进藏首选大动脉。
因川藏铁路建设难度大于青藏铁路,而被誉为第二条“天路”。
其途径横断山脉,可看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
途径青藏高原时,有“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和高山遍布、大雪漫天、银装素裹的景象。
七、可燃冰(地球留给人类最后的能源)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是全球首个成功试采可燃冰成功的国家。
可燃冰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海洋和内陆湖深水环境,陆上埋深和海底埋深均在300-1500米范围以内,海平面600-1100米范围内。
可燃冰主要分为冻土型和海洋型,可燃冰海上分布占比高达80%。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我国试采成功的也是海洋型可燃冰。
可燃冰清洁环保,分布广,储量大,但同时存在着开发技术难度大的问题海底可燃冰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日本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
海洋型可燃冰有两类来源:(1)海洋里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死亡后的遗尸不断沉积到海底,很快分解成有机气体甲烷、乙烷等,留存在海底结构疏松的沉积岩微孔,遇水形成化合物;(2)海底地层常规天然气受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向上运动遇低温海水和深海压力条件下,形成化合物。
“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我国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
海洋型可燃冰的形成:全球储量有多少?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卡文顿曾预测,约27%面积的陆地区域和90%面积的海洋区域具备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全球的冻土和海洋中可燃冰的储量在3114万亿立方米到763亿亿立方米,全部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 2倍、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28倍,是世界尚未开发的已知的储量最大的替代能源。
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 1000 年。
中国可燃冰储量占全球资源量的0.4%。
其中,中国南海可燃冰的资源量为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