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对粉尘爆炸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提高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爆炸灾害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和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并尽快恢复生产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1995)等国家法律法规。
(2)《****集团安全生产事故总体应急预案》、《****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等有关制度。
1.3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粮食加工企业中可燃粉尘引起的爆炸事故。
1.4 预案体系的对应
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1.5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爆炸现场有人受到围困时,首要任务是
把受困人员抢救出来。
救灾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
(2)先控制、后消除:应立即切断引起爆炸的电源、粉尘云等事故源,抓住时机迅速扑灭明火,防止二次爆炸。
(3)总体应急原则同《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2.危险性分析
2.1 概况
本公司主营小麦加工业务,是重点防火单位。
拥有两个面粉楼式车间和一个食品楼式车间、十栋粮食房式仓库,一座钢板立筒原料仓库、一条火车专用线,以及附属的机修车间、锅炉房和配电房等生产经营设施。
公司东面一路之隔为物质仓库、南面一院相邻为粮食储备仓库、西面一墙之隔为居民小区,北面一路之隔为居民小区,消防支队位距公司约 1 公里处。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发生粉尘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粉尘本身可燃;二是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其爆炸浓度;三是必有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燃源(明火与灼热表面、电弧和电火花、摩擦碰撞火花等)。
二次爆炸: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而再次发生的爆炸。
二次爆炸比初始爆炸破坏性更严重,更具有毁灭性。
存在的可燃粉尘有:立筒仓粮食伴生粉尘、制粉车间面粉粉尘。
可能引发粉尘爆炸的危险因素有:明火作业;使用非防爆照明灯及电机、机械摩擦过热;金属异物进入输送、粉碎、碾磨设备等。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结构
(1)总体应急组织机构:同《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2)爆炸专项应急组织机构
3.2 专业小组职责
⑴现场救援组职责
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在现场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负责人员疏散、事故抢救等工作,并及时将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向指挥部上报。
⑵医疗救助组职责
对现场发生伤害事故的人员组织进行疏散、指定救助区域、现场抢救、联系急救中心,负责接引急救车辆、伤者输送。
⑶后勤治安组职责
负责为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的人员提供衣、食、住、行,事故处理期间人员、财产运输的车辆保障等,做好抢险救援过程中现场治安维护、警戒隔离、交通管制,防范哄抢、外来人员入侵等事件。
4.预防与预警
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必须达到《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的标准要求;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本企业粉尘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
检查表,企业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车间(工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必须是粉尘防爆型;安全、通风、防爆、泄爆等设施,未经批准,不得拆除;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估,应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和防爆措施等内容。
对生产设备及场所进行充分的清扫和检视,杜绝粉尘二次爆炸,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在有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焊接与切割之类热加工施行动火许可证制度;对外包工程队施行作业许可证制度;要加强关键性的控制装置的维护,诸如斗提机跑偏传感器、轴承温度传感器、磁选器及流态阀等;严禁使用非防爆灯具对围包体(筒仓、粉仓等)进行内部探照和作业照明;车间应设置完善的现场紧急停机系统,自动化系统应能够连锁和按时序逐项启动。
5.应急响应
5.1 报警与处置
发生粉尘初始爆炸后,事发车间当值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切断所有电机的电源,扑灭初起火源。
同时车间各工段负责人组织与应急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当值操控员或现场管理员应根据爆炸的伴生火情及人员伤害情况报119 火警或120 急救,同时通知部门管理员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要求,根据灾情随时向上级应急机构及地方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请求援助,同时组织力量进行灭火等救援。
5.2响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