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8日《心理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张智勇老师
考试时间在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18:40-20:40
1、判断题20分,20题。
a.感觉登记的容量是7(+-2)个单位。
错。
b.心理学可以描述、预测和控制行为。
对。
c.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都倡导探讨事物的因果关系。
错。
d.生理和心理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错。
e.暗适应时,感受性提高。
对。
f.心理学家认为,智商比情商更能够预测一个人的成功。
(我们这学期根本
就没有讲智力呀……哭哭哭)我选了对。
g.加农-巴得理论反映了情绪是对知觉的一种…反映。
(具体记不清了)上课
没讲过。
h.小明在高考时考得很好,进入大学之后成绩也一直很好,这说明高考试题
的信度高。
(我觉得错)
i.学了英语之后,发现不会读汉语拼音了,这是前射抑制。
错。
j.梦出现在快速眼动(REM)阶段。
(这个吧。
本来是“大多数梦”出现在快速眼动阶段,那题干这个表述时对还是错呢??)我选了对。
k.“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心理动力学派的观点。
错,是认知学派的意识扩展理论。
其他的忘了。
2、单选题20分,10题。
a.三重需要理论不包括哪一项:关系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安全需要
b.科学家带领称其生活在丛林中的原始人第一次来到大草原,远处有一头牦牛,
科学家问他那是什么,他说是蚂蚁;再走近一点,他惊讶的说那是兔子;直到走近了他才说是牦牛。
这反映知觉的()性很重要。
组织性;解释性;恒常性;
c.感觉器官对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产生变化,是感觉的()效应。
(我觉得这
个题好奇怪,这个不是选择的积累与融合吗…没有这个选项…我选错了)
感觉后效;感觉对比;感觉适应;感觉补偿。
d.已知“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条件“鲸鱼是哺乳动物”,结论“鲸鱼是胎
生”。
这是()推理。
(这个题也好奇怪,三段式推理不就是属于演绎推理的一种吗…我选了三段式推理)
三段式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归纳推理
e.小男孩刚学会叫“爸爸”时,看见所有的男人都叫爸爸,这是()
泛化;分化;消退;扩散。
f.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干扰)
干扰;没有注意;消退;提取失败。
其他的忘了。
3、名词解释20分,5个。
绝对阈限
罗森塔尔效应
內隐记忆
感觉适应
还有1个忘了…
4、简答题20分,三选二
a.简要论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b.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什么是强化和惩罚。
c.整人的证词是不是总是有效?为什么?
5、论述题15分
请运用所学过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谈谈心理学对你的大学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有哪些帮助。
(本人的回答:生活上,我谈了感觉适应、减肥效果不好的原因、睡眠的规律(年轻人要多睡觉)等等给我的启示。
学习上主要谈了7种改善记忆的方法,还有人类语言习得的过程。
人际关系上,谈了学习理论的经典条件反射,谈了情绪那一章的人际吸引的因素和爱的三元理论。
)
总结:这学期张老师并没有讲完所有的章节,“情绪”讲了一半,“智力”没讲。
助教考前明确发邮件给我们说:[作为通选课,我们是以让大家认识、了解心理学为目的,所以在期末的考试中,不会涉及超出课件、学习手册和老师讲课的内容。
考试范围为老师课上讲过的章节,没有讲到的章节不列为考试范畴。
请大家安心复习。
]但是还是有几个小题考了…… 我觉得还是有点过分的……即使老师在讲其他章节的时候,比如最后讲情绪时,零星提过一些“智力”的内容,但是那个“坎农-巴得理论”是绝对没有讲的……后来人要吸取教训哟,没讲的内容还是要大概过一过,有些印象。
虽然说没考大题,都是几个一两分的小题,但若追求成绩,这些分数还有比较重要的嘛。
至于其他的大部分题,都属于是可以抓住重点的。
复习的时候可以不用抠那些特别细的(虽然我自认为自己还是复习得比较细,但考下来,发现大部分内容还是最重点的为主)。
以及题干出得很奇怪的问题,比如那道选择题的题干明显就是“感觉的积累与融合”,结果四个选项都不是……还有鲸鱼那个。
这些平时课下和考前都可以和老师、助教讨论、确认一下。
论述题还比较开放,看往年题都是那种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比如“从学习、情绪与应激等角度谈谈如何改善大学人际关系”那样的,今年的还比较灵活,也不知道我的答题思路跟老师的出题想法一不一样。
我大约复习了10-12天,这期间除了上课写作业,都诶复习别的科目,一直在背心概。
学习手册当然是重点。
但是课件上有,手册上没有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比如“罗森塔尔效应”,课件上就那么提了一句…就考出来了,幸好我上网自己查了相关的实验。
祝后来人顺利!!
下面附送我的心概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