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文三篇导学案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短文三篇导学案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10短文三篇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注重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

3.增加生命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思考,培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自主认知
一、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即有哲理的句子、难以理解的句子及自己认为新颖的句子)互相讨论解疑。

二、自练自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厚赐()(2)躁动()(3)惋惜()(4)畜生()
(5)清晰()(6)一摊子()(7)推衍()(8)杯皿()
2.填空。

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国家、家。

著有《》。

帕斯卡尔(1623-1662),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家。

富尔格姆,国当代作家。

主要著作《》。

《信条》选自《》。

三、质疑问难
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

合作探究
1.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有何含义?
2.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这句话有何含义?
3.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文章说:“…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在《信条》中,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推衍(yán)畜牲(chù)尽管(jǐn)瞬息万变(shùn)
B.弥补(mí)短暂(zhàn)削减(xuē)风和日丽(hé)
C.苇草(wěi)渊源(yuān)赋予(yǔ)碧落黄泉(luò)
D.规矩(jū)磨难(nàn)囊括(náng)丰盈饱满(yí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消磨称颂枯燥垂暮之年
B.苦恼享受惋惜秘而不宣
C.特殊脆弱老练坦荡如砥
D.浏览跻身阐释情礼难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活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评书艺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

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⑤⑥①②④③
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⑤①④②③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

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6.理清课文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

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阐释。

①“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②“生之本质在于死。


③“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④“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⑤“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作者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独特理解、深刻感悟和“自得其乐”的处理方式,表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行文风格。

B.现实的生命历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霪雨霏霏的时候。

坏日子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让我们选择热爱生命中的好日子,作者表现出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情怀,而不是随遇而安的态度。

C.文章不仅告诉我们热爱生命的题旨,而且告诉我们如何去热爱生命,前者使我们“知”,后者使我们“行”,这是先哲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来晓喻后辈去实践“热爱生命”这一人生主题。

D.“热爱生命”需着眼于现实,热爱眼前的现实的生命,不作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抓住现实才是热爱生命的最好态度,不对来世存任何希望,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及时享受、及时行乐的思想。

E.对于不理想的“生命”形态,我们不能做糊涂人,作者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对于蒙田所处的时代来说,不啻于刺向中世纪封建神权的一柄利剑,是对把希望寄托在虚妄的上帝身上的信徒的当头棒喝。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4题。

石缝间的生命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

这就是生命。

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当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隘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做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