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之影響以資本結構為中介因子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performance-capital structure as the mediator
指導教授:陳順宇教授 研 究 生:陳麗如
1
報告大綱
壹、
緒論 貳、 文獻探討 參、 研究方法 肆、 預期研究成果
(Fama and Jensen, 1983)
董事會的有效監督可降低公司經營的不確定
性風險,以提高公司經營績效
(Brick and Chidambaran, 2010)
14
2-1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關係(3/3)
二、股權結構 股權愈集中在管理者手中,管理者的利益與股東趨 於一致,經營績效愈好
1.研究架構
資本結構 負債比
H2 H4 H5 H3
產業/規模 公司治理
股權結構 董事會特性
經營績效
H1 資產報酬率 股東報酬率
研究架構圖
19
2.研究假設
假說1: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有顯著影響。 假說1a: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有顯著影響。 假說1b:董事會特性對經營績效有顯著影響。
假說2:公司治理對資本結構有顯著影響。 假說2a:股權結構對資本結構有顯著影響。 假說2b:董事會特性對資本結構有顯著影響。
15
2-2公司治理與資本結構之關係
為解決負債代理問題應將負債導入公司治理
機制,使債權人與股東的利益能取得平衡 (John and Senbet, 1998) 。 公司治理機制愈好,愈能監督管理者,防止 管理者大幅舉債 (Wang, 2011)。
16
2-3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關係
負債可以帶來節稅的效益,但財務危機成本
優於公司治理機制較差的公司
(Black et al., 2002) 。
較好的公司治理系統,將會產生較高的經營
績效和股價溢酬
(Perrini et al, 2008; Browna et al,2011; Grove et al, 2011 ) 。
13
2-1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關係(2/3)
一、董事會特性 董事會的功能可解決代理問題,而董事會的 功能強弱與其組成結構有關
(Chae, Kim, and Lee, 2009; Jiao,2010; Brick and Chidambaran,2010) 。
8
1-2公司治理之定義(1/3)
公司治理是「投資人為確保管理者能以最佳的方 式運用資金,以保障投資人的報酬,因而產生監 督與制衡的行為」
(Shleifer and Vishny,1997) 。
,當公司經營績效不彰時,董事會有權利和 義務更換經營者 (Gillan, 2006)。 董事會特性包含獨立董事比例、董事長是否 兼任總經理、董事會規模與董監事質押比例 。
10
1-2公司治理之定義(3/3)
二、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董監事、經理人、大股東的
股權集中程度」。 上市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股東須委 託管理者負責經營管理,但管理者的自利動 機,會使管理者有可能犧牲股東之利益 。 股權結構包含經理人持股比、董監事持股比 、大股東持股比與席次股份偏離率。
4
2.研究缺口
現有研究
模式
本研究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 公司治理、資本結構與經營 效的影響或者資本 績效三者之間的關係 結構對經營績效的 影響 分析工具 迴歸分析 結構方程模式 (1)時序性中介與干擾分析 (2)兩次測量之中介與干擾 分析
5
3.研究目的
探討公司治理、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
三者間的關係。 了解公司治理、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間的 關係是否會因產業別或公司規模而有差異。
公司治理是「公司為提高經營績效及監督管理者 的行為所設計的監控制度,據此以保障外部投資 人的利潤並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 2002) 。
9
1-2公司治理之定義(2/3)
公司治理可分成董事會特性與股權結構
一、董事會特性 董事會的主要功能是監督經營者的經營績效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Ang et al, 2000) 。
股權愈集中在董監事手中,董監事的積極監督可以 提高經營效率
(Agrawal and Mandelker,1990) 。
股權愈集中在大股東手中,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或盈 餘分配時,較會考慮股東的權益。
(La Porta et al, 1999)
2
壹、 緒論
1.研究動機
2.研究缺口 3.研究目的
1.研究動機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
(OECD)表示強化公司治理機制是提高國際競 爭力的重要方法。 我國於1998年起積極推動公司治理觀念。 2002年制訂「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期望經由嚴密的股權管理及董事會 有效的監督機制,能增加企業的經營績效。
6
貳、文獻探討
1.變數的定義
2.變數間的關係
1-1經營績效之定義
經營績效是「對企業營運效果的衡量」 (Szilagyi, 1981)。 經營績效分為: (1)財務性指標 資產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盈餘等。 (2)非財務性指標 產品瑕疵率、顧客滿意度等 (Yamin et al., 1999)。 多位學者研究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的關係中, 以股東權益報酬率與資產報酬率當作績效的衡量
與代理成本會抵銷節稅利益。 整體來說反而使公司績效下降。 學者發現資本結構負向影響經營績效
(Harvey, et al., 2004; Mazur, 2007; Sarkar and Sarka究方法
1.研究架構
2.研究假設 3.變數的操作性定義 4.資料收集 5.統計分析方法 6.分析工具與方法
11
1-3資本結構之定義
資本結構是指「負債資金與權益資金的比」
學者多採用負債占總資產的比率作為衡量
指標(Joher et al., 2006; Al-Najjar and Taylor,
2008; Chen and Chen, 2011)。
12
2-1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關係(1/3)
公司治理機制較好的公司,其經營績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