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个选项2分,共20分)
三、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1.(5分)
+5
(1)①N ②2Cl ③Fe2+④ KIO3
(2)245g
22.(6分)
(1)A>B>C(或C<B<A) 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合理即可)(2)A=B=C A、C
(3)140g 30g
23.(6分)
(1)CH4+2O2CO2+2H2O
(2)CO2(或二氧化碳)2H2O
(3)活性炭疏松多孔
四、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4.(5分)
(1)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分子的构成不同(合理即可)
(4)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合理即可)氧气的量不同(合理即可)
25.(7分)
(1)高温 H2O
(2)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3)NaOH 、Ca(OH)2 降温结晶
(4)Ca(OH)2,析出氢氧化钠时过量的氢氧化钙可继续作为②的反应物使用(或CaCO 3,
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可作为原料继续使用)(理由合理即可) 五、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6.(7分) (1)2KClO 3
2KCl+3O 2↑
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2)催化作用 过滤 烘干(或干燥)
取少量第3次洗涤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27.(7分)
(1)铁粉逐渐减少(或消失),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 4=FeSO 4+Cu
(2)铁能与酸和盐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3)【获得结论】H +、Na +、Fe 2+
【反思与评价】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钙(合理即可) 六、计算题(共7分) 28.(7分)
(1)2.2g (1分) 27.3%(1分) (2)解:设20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1分 100 44
x 2.2 g ……………………………………1分
10044
2.2x g
= ……………………………………1分 x =5g ………………………………………1分
%25%100205=⨯g
g
………………………………………1分
答:(略)
太原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A 12. D 13. A 14. C 15. D 16. B 17. C 18. B 19. C 20. D 七、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9.热水 大气压的存在(铅笔 凸透镜成像)(答案合理即给分) 30.比热容 扩散 31.连通器 C 的高 32.A 开关 33.小 0.01 八、作图与简答题(34题2分,35题4分,共6分) 34.如图所示
35.答:由焦耳定律Q =I 2Rt 可知,在电流相等的条件下(1分),由于插头处的电阻变大(1分),所以短时间内会产生很多热量(1分),使插头处温度急剧升高(1分),所以将插座烧焦.
九、实验与探究题(36题5分,37题4分,38题10分,39题5分,共24分) 36.(1)B (2)11.2 0.56×103 小
(3)用细线将塑料球挂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时,记录塑料球受到的重力G
37.(1)将蜡烛向上移动 (2)a 变大 (3)反射 38.(1)调零(或“校零”)(2分)
(2)如图所示(2分) (3)0.2(2分) (4)滑片P(2分) (1-
1
2
I I )U(2分) 39.(1)密封好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瓶子 (2)增加 小
(3)温度(玻璃瓶的形变程度)(答案合理即给分) 十、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40.解:(1)该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
G =mg =1.5×103kg ×10N/kg=1.5×104N 1分 该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F /S =1.5×104N /4×0.025m 2=1.5×105Pa 1分 (2)该车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W =F ′s =920N ×300×103m=2.76×108J 1分
(3)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q=18kg×4.6×107J/kg=8.28×108J1分
转化成的机械能: W1=ηQ放=30%×8.28×108J=2.484×108J
∵W1<W∴该车在行驶途中需要加油1分
(最后一问还可以比较m、s、Q放,只要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41.解:(1)温水1分
(2)当开关S处于2位置时,为温水档.电路中只有R1工作,由P=UI=U2/R可得:
电热丝R1的阻值:R1=U2/P1=(220V)2/2×103W=24.2Ω2分
(3)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1kg×(50℃-10℃)=1.68×105J1分
∵不计热损失,∴W=Q吸
∴水龙头的加热功率为:P=W/t=1.68×105J/60s=2.8×103W1分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开放性试题,只要答案合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