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

第四章_教育评价表的制定

(4) 去难存易,删繁就简。
2、调查统计法
▪ 这是在调查获得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 计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1)把初拟指标制成问卷,发给有关专家 和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
(2)请他们对初拟指标的每一项作出判断。 一般分为五档,即很重要、重要、一般、 可要可不要、不要。答卷者在每项指标后 记上自己判断该项指标相比之下的重要程 度(只能定一个档次)。
(3)收回问卷,统计“很重要”、“重要” 两档的人数比例(百分比),按评为“很重 要”、“重要”人数比例和的高低,由高
到低顺序排列。把低于某数值的指标删除 (一般以低于2/3或3/4处作为划界),就 得到经过筛选的指标。
(四)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对每项评价指标分配权重,确定其相对 重要程度,是制定教育评价表必不可少 的一项工作。
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原则:
▪ 为保证制定的教育评价表科学、合理、 可行,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必要的基本原 则。
1、科学性与导向性原则
▪ 所谓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指标和 标准必须能反映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的客观 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
▪ 评价指标要与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相一致。评价 标准要与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公布的标准保持 一致。
▪ 头脑风暴法,根据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个 人头脑风暴法和多人头脑风暴法。
▪ 头脑风暴法还可以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 质疑头脑风暴法。
2、因素分析法
▪ 因素分解法是一种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 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 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
▪ 运用因素分解法提出初拟指标,应当注意几 个问题:
第四章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 一般方法与步骤
▪ 第一节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 ▪ 第二节 教育评价表的构成和编制
第一节 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
一、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
▪ 量表是对客体进行评价的尺度,是测量与 评价活动据以进行的标准物,离开了一定 的量表和尺度,测量以致评价活动就无法 进行。
▪ 教育评价表是指根据教育教学的特性而编 制的,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 等构成,它是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工具。
▪ 强度是指指标达到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 种规范行为的优劣程度,又称定性标准。 例如,在等级评定中,达到什么要求评 为好、较好、一般或差,都要有一定的 规定。
▪ 频率指达到指标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 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也称定量标准。例 如,学生各科成绩及格有多少人次、及格 率多少,班集体才算达标;学生操行成绩 优良的有多少人次、优良率多少,班集体 才可以评先进,等等。
▪ 评价表的设计应努力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 评价思想的发展趋势及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和要求,引导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 学思想,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深化,提高教 学质量。
2、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
▪ 所谓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是指一方面评价表中 的指标要全面反映教育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 不遗漏任何一项重要的指标。
▪ 完备并非求全,而是筛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 特性的重要指标。独立性,即各项指标在逻辑 上应是并列关系,并非重叠、包含。各项指标 要有明确、独特的含义,做到内涵准确、外延 清楚、措辞清晰、语义明白易懂而无歧义。
▪ 完备性与独立性要兼而有之,要做到在完备性 基础上的独立,在独立性前提下的完备。
3、发展性与整体性原则
5、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
▪ 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要求设计的指标和标准不 仅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化、通俗易懂、便于操作, 而且用这些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所得到的结果 具有可比的性质。
▪ 落实可行性的原则,一方面要求评价表有足够 的信息可以利用,另一方面应有简便易行的科 学的量化方法可供使用,过于复杂的量化方法 则会失去可行性。
(5)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p135)
2、两两比较法
▪ 为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可对指标进行逐 对比较,并加以评分,重要者记为1分, 次重要者记为0分;然后分别计算各指标 得分之和,再除以所有指标得分之总和。 这种方法叫两两比较法。
实例:确定A、B、C、D、E 5个指 标的权重:
▪ 先将A与B相比,B比A重要,给B记1 分,给A记0分…以此类推。
制定科学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3、有利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 在制定教育评价表的过程中,人们把价 值的取向和认识统一在教育评价表中, 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 教育评价活动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教 育评价表就其基本的应用范围而言,大 致有学校办学水平评价表、课堂教学评 价表、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表、思想品德 评价表、 教师评价表等。
制定科学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2、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效果是多种因 素综合形成的,如果只强调某一种因素, 就会导致系统失去平衡 。
▪ 教育评价表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分析,将 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特征的一些主要因素 分解出来,将评价对象本质特征具体化, 有利于提高教育评价的全面性
制定科学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 教育评价实质上是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 判断过程。
▪ 教育评价表通过对评价目标的分解,形 成具体可测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为 评价者提供了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统 一依据。
▪ 因此,依据教育评价表进行的评价活动, 可以减少评价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评价 的客观性。
▪ 如需要解决德育问题,就可把评价的目标定为 对德育效果作出判断。
(二)初拟评价指标
▪ 评价目标明确以后,制定者的任务就是 要依据评价目标,提出初拟评价指标。 提出初拟评价指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 种:
1、头脑风暴法
▪ 头脑风暴法是利用头脑积极思维,进行智 力碰撞,激发智慧灵感,而提出评价指标 的一种常用方法。
▪ 然后计算各指标得分之和,如A指标 得分为1,B指标得分为3……再将各 指标得分分别除以各指标得分的总和 10,就得出各指标权重值。如,A指 标权重值为1÷10=0.1,其他指标依 次类推,结果如p135,表5-4。
二、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方法
▪ 制定教育评价表是一项政策性、 技术性强,除了遵守上述基本原 则之外,还必须采用一定的科育评价的对象和目标
▪ 制定评价表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评价对 象,即确定评价谁(什么)的问题,评价对 象可以是人,如校长、教师、学生;也 可以是事,如学校评价、地区评价、教 材评价等。
▪ 根据评价对象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适当地 调整某些指标的权数,就能引导人们重视工作 中某些薄弱环节;便于人们在工作中抓重点、 抓关键,区分主次、轻重缓急,集中精力抓好 主要工作,安排全面工作。
3、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 要求的尺度,是由强度和频率、标号、 标度三个要素构成的。
(2)请被调查者从备择指标中找出一定数量的 关键指标。调查者通过问卷请559名各高 校干部从备择的10个指标中每人选出最重 要的4个指标。
(3)计算人数和百分比。调查者计算选择各指 标的人数(表中第二行)及其百分比(表中第 三行), 并将其从高到低排出次序(表中第 四行)。
(4)按一定的规则选取指标。若以选择各 指标的人数百分比(用t表示)为尺度, 将75≤t≤100作为第一重要指标,50≤t <75为第二重要指标,25≤t<50为第 三重要指标,t<25予以忽略,那么 高校干部政治素质应由下表中的5个 指标组成(参见p134,表5-3)。
▪ 标号是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标记符号,通常 用字母(如A、B、C)、文字(如甲、乙、丙) 或数字(如1、2、3)来表示。
▪ 标度是评价的档次。它可以是定性的(如 优、良、中、差),也可以是定量的(用数字 表示各个档次 )。但定性时必须赋值,使定 性标度转换成定量标度,以便做统计处理。
▪ 评价标准的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配合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强度 和频率是具体的内容和主要的组成部分, 标号是标记、辅助部分,标度则是基础部 分。
▪ 落实可比性的原则,要求评价表设计必须反映 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因为只有在质的一致的 前提下,才能实际地比较两个评价对象在同一 指标上的差异。
6、超前性与持续性原则
▪ 教育评价具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因此 设计评价表要有一些超前性的、持续性 的指标。要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要 符合时代精神。
第二节 教育评价表的构成与编制
4、典型研究法
▪ 这是一种通过对少数典型事例进行研究, 而设计评价指标的方法。典型研究可分为 正向研究、负向研究和正负向结合研究三 种类型。
▪ 正向研究是通过对成功的典型事例研究, 提出评价指标;
▪ 负向研究是通过研究失败的典型,提出评 价指标;
▪ 正负向结合研究是通过成功的典型事例与 失败的事例进行比较,提出评价指标。
(1)必须使用统一的分解原则。 (2)分解出来的指标,上下层次之间必须相应
和相等。
(3)因素分解,必须由高到低的层次逐层分解。 (学校教育评价中,最多分三层)
3、理论推演法
▪ 理论推演法是根据有关学科的理论推演出 评价指标的方法。
▪ 例如根据心理学理论,智力是一般的认识 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 维力、想象力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演出 评价学生智力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同时我 们还可以借鉴这些理论对评价指标的内涵 作出明确的界定,使评价指标更加明确。
▪ 尽管评价指标与评价目标的关系十分密 切,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2、指标权重
▪ 不同的评价指标,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所 谓指标权重,就是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 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 个数值就叫做对应指标的权数,或叫权重。确 定权数的过程叫加权。
▪ 加权是评价工作计量体系中常用的数学手段,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编制教育评价表,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 光看待评价指标,区别对待不同类型和 不同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要以整体的 眼光看待评价指标,把指标看成是有机 联系的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