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做一次调查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1、了解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有关春节的民俗文化,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观念,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拓宽知识面。
3、了解春节来历。
活动过程 1.上网查阅春节的来历和有关的民俗。
2.写春节日记。
社区反馈评价通过家庭、社会,了解春节的常识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家庭绿色植物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1、查找各种资料,了解生态小区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周围环境、布局结构、绿化、水源等情况,总结出锦荷佳苑的生态优势和不足。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1.开展调查的形式:分组活动,五六个学生一组最好,每人都有分工,围绕分工去研究,要在一定时间内坚持下去。
2.赴实地调查社区反馈评价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垃圾的调查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1、了解小区的卫生情况,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2、增强学生"爱我小区,美我家乡"的意识,为社会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活动过程一、小区卫生调查组:1、拍摄小区卫生照片。
2、调查小区的卫生情况。
1、上网收集、处理有关垃圾的资料。
2、调查小区垃圾的处理情况。
3、调查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实地暗访居民垃圾处理情况。
三、采访组:1、采访小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
2、问卷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情况。
四、宣传组:1、通过"环保"黑板报和手抄报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2、走进小区,宣传环保知识。
3、调查居民的环保意识。
社区反馈评价通过对社区垃圾处理与分类的调查,发现小区的优点和不足,给社区提出建议;为小区成为环保小区出谋献策。
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对小区内人员卫生习惯的调查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直接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活动过程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教育2.与大家和社区有关单位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确保活动顺利进行3.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活动体验和收获4.分类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对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反思、测评社区反馈评价了解所发生的不良卫生习惯情况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小区绿化,合理规划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绿化对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了解自己小区的绿化情况。
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动过程l、资料的搜集整理阶段:全体成员上网、看报、实地考察搜集小区绿化的知识,包括小区的历史、绿化率,并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自备本上整理好。
2、组织实施阶段(1)全体成员将自己收集到的知识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2)全体学生结合自己对某个小区绿化率的了解写一篇报道。
(3)全体学生提出合理规划自己小区的建议,设计图纸,并配以说明材料,全班展示3、阶段总结阶段:组织全班(或同学)交流自己设计的小区绿化图。
社区反馈评价每个学生都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对小区的文化活动调查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1、在活动中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做一个社会人。
2、通过调查、采访,知道社区的有关知识,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调查、参观。
1、学生回到家庭,了解亲戚朋友邻里的文化活动情况,听取他们的讲解,使队员初步认识当前各个家庭文化活动情况的基本活动情况。
2、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文化活动窗口,了解社区文化的功能、项目、内容、时间。
第二阶段;访谈、实践。
第三阶段:讨论、队会。
1、以“做一名优秀社区文化小公民”为主题展开活动。
列举在家庭、社区实践活动中亲生经历、耳闻目睹的活动极其过程。
2、交流在家庭、社区活动中的一次次体会与心得。
社区反馈评价通过调查、采访,知道社区的有关知识,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勾勒校园外部布置图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提高自己是学校主人的意识,了解学校规划的要求,增加规划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
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的规划中,既有助于建设一所学生喜欢的新学校,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活动过程1、搜集校园规划知识,明白新校园设计的理念。
2、请校长谈新校园的设想。
3、上网了解其他校园外部布置图。
4、畅谈自己心目中的校园。
5、小组绘制校园设计图。
6、展出优秀作品,广泛征求学校师生意见。
7、活动成果展(优秀设计、活动体验习作)。
社区反馈评价年3 月14 日活动名称生态教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为了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在班级中开展“生态教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主题活动。
通过活动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共建绿色教室,以此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实现绿色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培养其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1)开展“生态教室”活动。
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把教室中有特色的地方画下来;同时,也把教室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自己的思考、想象画下来或写下来。
(2)开展“红领中献草添绿色”活动。
动员广大少先队员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购买草籽,然后自己亲手种植、养护一方草,观察并记录小草的生长情况。
(3)总结活动:举办一次成果汇报展示会社区反馈评价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种植小植物的基本技能。
年3 月14 日活动名称生态校园的畅想与设计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1、了解学校的用水、用电、垃圾处理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2、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为学校的用水、用电、垃圾处理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活动过程一、采访组:二、水调查组:1、收集水资源材料。
2、调查学校用水情况。
3、如何节约用水。
三、电调查组:四、垃圾调查组:1、上网收集、处理有关垃圾的资料。
2、调查校园垃圾的处理情况。
3、调查同学垃圾分类意识和实地暗访学生垃圾处理情况。
4、就垃圾处理问题给校长写建议信。
四、宣传组:1、通过"节水、节电"手抄报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2、调查师生的环保意识。
社区反馈评价评定以鼓励为主,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导师评定。
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合细菌净化污水的调查研究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1、通过对光合细菌净化污水的研究,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志趣,增长学生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光合细菌净化污水的调查研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一、组织学生进行光合细菌的培养。
二、组织学生到染厂,化肥厂附近收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
三、组织学生测量搜集到的污水的PH值,与悬浮固体浓度(SS),并记录下来。
四、组织学生用收集来污水饲养金鱼,观察并记录金鱼存活时间。
五、在搜集来的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并仿照自然状态给予日间光照(日光灯),定时记录水温,一直持续到实验完全结束。
六、5天后再取一定量的加入光合细菌的污水养金鱼,同样仿照自然状态给予光照,并记录水温,记录金鱼存活时间。
七、10天后继续取一定量的污水养金鱼,同样仿照自然状态给予光照,并记录水温,观察记录金鱼的存活时间。
八、再次测量并记录放入光合细菌的原始污水的PH值与SS。
九、组织学生比较实验活动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变化以及金鱼的存活率与存活时间,交流讨论光合细菌的净水作用。
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写调查报告。
十一、学生撰写体验文章。
十二、提出推广倡议。
社区反馈评价通过对光合细菌净化污水的调查研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深化学生对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认识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关于生态农业外部环境调查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访问、分析生态农业外部环境,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
活动过程1、分组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2、班组汇报交流、确定出主题。
3、分各活动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设计活动方案。
4、班内交流、互相补充。
5、教师指导设计出本次活动的可行方案。
社区反馈评价利用网络和资料,学习生态农业知识,进行一些知识的储备年3 月14 日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对生态农业园气候条件研究活动日期3月14日星期一指导老师郑花梅参加学生(班级)六年级活动地点活动目的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究、实践,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我特意设计了这一课题,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舞台,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比较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等,都是大有益处。
活动过程(一)了解生态农业园通过交流,了解生态农业园的基本情况,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渠道收集信息,扩充资料。
(二)明确研究的具体操作通过咨询,采访专家的方式,明确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分哪些步骤,如何进行。
并经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民主决定操作流程,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
(三)考察生态农业园通过实地考察,具体操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后继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调查研究,提出成果。
调查研究,提出结论,形成文字,上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