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3)在本实验中,小明采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
2、将一个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F=F>F,使其发生如图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小明同学做“研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关系”的实验记录数据:
4、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下表。
(1)在图16中画出弹簧伸长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
(2分)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
8、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
“大于
测力计的示数。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16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9、如图所示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小桌,砝码,海绵.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1)我们是根据海绵的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甲、乙两图说明: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丙、丁两图说明: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0、小李同学利用如图18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
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 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_______。
11、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Pa.
示数/N
(2) 在实验步骤中B中铜块所受浮力F= N。
了图22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
15 74.1% 0.9 30 74.1%
(3)他们换用图乙所示装置再进行实验探究,又发现: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比用甲装置要做更_______(选填“多”或“少”)的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会更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甲乙
17、斜面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
下面是某同学针对斜面问题进行的理论研究的过程。
请你帮他完成“理论论证”。
提出问题:使用斜面为什么可以省力?
建立模型:如图22所示,斜面的长为L,高为h,沿光滑斜面匀速向上拉动重为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F。
理论论证:运用功的原理证明:F<G。
参考答案
1、(1)力的方向;(2)力的作用点;(3)控制变量法.
2、(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甲、丙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3、(1)5 (2)2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4)弹簧测力计(5)B
4、(1)如图。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1.75。
(4)甲。
解析:此题考查了图像的正确作图,数据分析,处理数据能力。
5、(1)右(2)所测拉力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
(3)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4) C(5)质量
6、(1)相同;(2)木板;(3)推理;(4)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7、(1)改变力的方向;钩码的质量;(2)木块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3)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8、必须等于(2)丁(3)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4)错误不一定
9、(1)形变程度(凹陷程度) (2)大 (3) 小
10、(1)小(2)深度相同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1、 (1)9.52×104 (2)大于 (3)可以小于10 m
12、①2.7 ②0.1 ③排开液体的体积
④1.3×103,200 ⑤减小,420
13、(1)甲丁乙丙(丁甲乙丙);(2)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
重力;(3)不变;(4)4×103kg/m3(4g/cm3)
14、(1)控制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质量;(2)木块移动的距离;(3)速度;(4)错误;
弹簧压缩程度相同,弹性势能相同,小球的动能相同对木块做的功相同,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
15、(1)静止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C (3)1.8 变小变大.
16、(1)(2分)右(2)(2分)错误方便读出力臂(3)
(2分)左 4
(4)(2分)>
17、将重为G的物体升高h,直接用手做的功W1=Gh,利用斜面做的功W2=FL,
根据功的原理W2=W1,FL= Gh,F=Gh/L,因为L>h,所以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