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uthorware 多媒体制作课程运用“四步法”教学的方案设计

Authorware 多媒体制作课程运用“四步法”教学的方案设计

《Authorware 多媒体制作》课程运用“四步法”
教学的方案设计
背景: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

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 多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被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基于此,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Authorware 多媒体制作》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使这门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个任课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学设计过程:
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总结出“四步法:了解——掌握——熟练——精通”这样的教学方法,以下是这种教学方法在现实教学(5.11 任务十按键单选题)应用的具体过程:
一、浏览各种范例,使学生了解Authorware的功能和基本设计思路
(一)老师播放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学这门课,清楚这款软件能够用来做什么,有什么作用。

本章节播放“网页考试.EXE”文件,让学生知道在选择题中可以通过键盘选择答案,并且可以判断正误,最后还可以统计总
分。

(二)播放教材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建议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作品,观看借鉴反思,开阔创作思维。

通过阅读别人制作好的作品,学生表现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了解了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设计思路,这是学习一门新课的好开始。

二、通过教材实例,要求学生掌握Authorware软件的一些常用工具
Authorware软件的一些常用工具诸如移动图标、导航图标、框架结构、交互结构、决策图标、控件、函数等等。

移动图标是对某些元素进行移动产生动画效果;导航图标用来实现对各个部分的跳转;框架结构用来对每个部分内容的布局,框架图标的内部结构是由导航图标为主体的结构,其功能主要通过导航图标完成;交互结构用以实现各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设计交互程序的三个要素是:交互方式、用户响应和程序的反馈结果;决策图标可以实现随机结构,进行随机图片浏览;控件可以播放声音、flash、gif等动画;函数就是完成某一功能的基本程序模块,具有可以进行跳转、音乐的管理等功能。

熟悉这些常用工具,以最新的理论为指导,结合教材的步骤、课件和老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案例,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
5.11.1 相关知识
按键响应类型很好理解,就是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就可以激发一个响应事件。

例如在玩游戏时,使用键盘控制游戏中人物的动作或激发一个事件。

这种交互方式也是多媒体中使用比较多的方式,如选择题和娱乐性质的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多媒体集成工具Authorware 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轻松实现众多交互方式,其中,按键交互响应是使用非常频繁的一种交互方式,但在设置按键时广大多媒体爱好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使用规定:(1)正确设置一个按键响应对应多个按键。

Authorware可以使用多个按键控制一个按键交互响应,即为一个按键交互响应设置多个按键,例如,使用键盘的A、B两键表示一个按键响应,在Key选项卡输入框中输入:A|B即可。

(2)正确设置按键响应中的大小写字母。

Authorware的按键交互响应中的字母键是区分大小写的,用户在使用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如果在设
置字母键时,仅设置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都会给交互带来不便,使程序不能正常交互运行。

(3)正确使用组合键实施按键响应。

Authorware的按键交互响应中不仅可以使用单独的字母键,而且可以使用组合键。

但在设置组合键时应注意的是,在Key选项卡输入框中输入的内容有所不同,如使用组合键Ctrl+A激活响应,输入的内容应该为CtrlA,而不是Ctrl+A。

(4)在按键响应中正确使用通配符。

大家知道,在DOS操作系统中有通配符,可以代表有某种特性的文件或目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在Authorware 中同样支持类似通配符的符号来匹配任何键,这个符号就是“?”,使用通配符的按键交互响应一般用来处理错误的按键,放置在正确的按键交互响应之后。

5.11.2 任务实现
1.制作要点
●按键交互响应
●正确响应和错误响应的使用
●属性面板的设置
实例效果及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操作步骤
(1)在流程线上添加一个交互图标,命名为“答题”。

双击该图标,打开演示窗口,导入一幅图片输入文字。

(2)在交互图标的右侧添加一个显示图标,响应类型设置为“按键”。

其命名为“a|A”。

双击响应图标上面的响应类型标记,打开“属性设置”对话框,单击“响应”选项卡,在“擦除”下拉列表中选择“在下一次输入之后”,在“分支”下拉列表中选择“重试”,在“状态”下拉列表中选择“正确响应”。

(3)双击“答题”交互图标,按住<Shift>键,双击“a|A”显示图标,打开演示窗口,输入“正确答案”。

(4)在“a|A”显示图标后面添加3个显示图标,依次命名为“b|B”、“c|C”、“d|D”,将它们的响应类型标记的状态属性设置为“错误响应”选项。

之后在这三个显示图标中输入“错误答案”。

(5)保存文件,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测试实例效果。

在整个实例的教学过程中我是严格按照:“解释相关理论知识——讲解演示知识点的应用——按操作步骤演示制件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熟悉该软件的核心特性与使用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补充课外案例,在掌握的基础上熟练使用该软件。

脱离教材实例,脱离具体制作步骤,脱离老师手把手式教学,只有流程图和完成的.EXE文件,观看课外的案例——“按键换台”远行效果,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这种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呢?要用到什么工具,怎样的流程?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尝试制作,老师引导与提示,最后完成课外补充的案例。

安全效果及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四、实战训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较复杂的综合性作品,达到精通的学习目的。

最后一步,老师仅出主题:制作一个宣传“XXX风光”的综合作品(“XXX为风景区名称或地名)学生利用晚上上机练习时间,自备素材,自由发挥,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并把本章节所学按键交互融入其中,完成一个较高质量的多媒体作品。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开拓思路,提高运用工具创作的能力。

教学反思:
这个软件容易入门、容易上手,但是要想学好、学透、学精却绝非易事;多媒体制作除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之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整个学期,“四步法”教学始终应用在此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阶梯式”进步,实践证明了此法是可行的,但还存在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