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与构造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与构造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与构造》复习资料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作图题。

第一部分《土木工程材料》第1 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2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1.2.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1.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表观密度(容重、体积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2.2 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1、密实度——指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2、孔隙率——指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1.2.4 材料与水相关的性质2、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1)、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称为材料的含水率。

(保温、隔热能力降低,抗冻性变差)(2)、吸水性——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表观密度和导热性增大,强度降低,体积膨胀)(3)、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3、材料的耐水性——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材料的耐水性。

4、材料的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

渗透系数:材料在单位水头(水压力)作用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及厚度的渗水量。

1.3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1.3.2材料的强度——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各向异性——具有层状或纤维状构造的材料在不同方向受力时所表现强度性能不同。

1.3.3弹性与塑性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除去后变形随即消失,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一定限值时产生显著变形,且不产生裂缝或发生断裂,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

1.3.4脆性与韧性脆性——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

韧性(冲击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不发生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

1.4 材料的耐久性耐久性——材料在使用中,抵抗其自身和环境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能而不破坏、不变质的能力。

第3 章无机胶凝材料3.1 气硬性胶凝材料3.1.1 石膏3 、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与应用技术性质:凝结快;强度不高;孔隙率大、导热系数小、吸声性强;具有微膨胀性(硬化过程体积膨胀约1%);吸湿性大,不耐水;较好的抗火性。

3.1.2 石灰 3 、石灰的技术性质和要求技术性质——可塑性、保水性强;凝结硬化慢,强度低;耐水性差;体积收缩大。

第7 章建筑塑料与有机粘合剂1、塑料的组成——合成树脂(主要成分)2、塑料的分类(1)、按塑料受热时的变化特点,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

(2)、按塑料的功能和用途,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第8 章木材8.1.2木材的构造1、木材的宏观构造平衡含水率——木材含水率与周围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

木材加工使用前,须干燥至使用环境的常年平衡含水率。

第9 章建筑功能材料9.1.2 防水涂料按液态类型(成膜机理)分为溶剂型、水乳型和反应型三种。

9.3 绝热材料9.3.1 绝热材料的绝热机理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当材料层单位厚度内的温差为1C时,在1h内通过1 m2表面积的热量。

把导热系数小于0.23W/( m • K)的材料叫做绝热材料。

9.4吸声隔声材料9.4.1 概述吸声材料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具有大量的、内外连通的微小气孔,或是由细小纤维构成的微小间隙,即具有多孔性和通气性。

凡六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0.2 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第10 章装饰材料10.4建筑装饰玻璃已由过去单纯采光逐渐向着能控制光线、调节热量、节约能源、控制噪声、降低建筑物自重、改善环境、提高建筑艺术水平等方向发展。

10.4.2 建筑玻璃的主要品种中空玻璃——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防结露性能也好。

属安全玻璃的有——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夹层玻璃。

属节能玻璃的有——中空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光致变色玻璃、泡沫玻璃。

《建筑构造》上册第一章绪论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

第二节建筑的类型三、按建筑高度或层数分类四、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将建筑物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

其划分的依据是房屋主体结构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五、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一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20053.2.1民用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表 3.2.1的规定。

表设计使用年限分类第三节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一)、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外界各种自然因素和各种人为因素,概括为以下三方面:(1 )、外界作用力的影响(2 )、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3)、人为因素的影响(二八使用者的需求(三)、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四)、建筑经济因素(建筑标准)的影响二、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2、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3、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4、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5、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第四节建筑模数协调、建筑模数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基本模数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第二章墙体第二节块材墙构造四、墙身的细部构造(一)、墙脚构造——1、勒脚——外墙接近室外地面的表面部分。

高度——至少300mm,2、墙身防潮层——一般设在室内地坪下0.06m 处,且应至少高出室外地面150mm 。

3 、明沟和散水——构造做法可参照中南标构造图集。

(二)、门窗洞口构造1、门窗过梁构造《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7.2.4砖砌过梁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 ; 3)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 mm,间距不宜大于120伽,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 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 m。

2、窗台——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最少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景观》一一20094.1.4之11 砌体墙应有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构造措施:1)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①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 mm。

2)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 mm。

(三)、墙身加固措施1 、增设门垛和壁柱壁柱——墙体受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增设,与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设置圈梁——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20013、设置构造柱——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构造柱与各层圈梁连接, 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

设置部位、构造要求详见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7.3.2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1)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 mx 180 m (墙厚190 mm时为180 mm X 190 mm),纵向钢筋宜采用4© 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 mm,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 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 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和配筋。

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 mm 设2©6水平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 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 楼层, 8度时底部1/2 楼层, 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四)、变形缝2、沉降缝(1 )、沉降缝的构造要求建筑物在构造上必须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构件断开。

(2)、沉降缝设置的部位不同种类的地基土壤交界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处;新建、扩建的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毗连处。

3、防震缝(抗震缝)(2)、防震缝设置的部位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超过层高1/3或1.0m);各部分刚度、质量和结构型式截然不同。

第三节隔墙构造二、块材隔墙1、半砖隔墙一一《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景观》一一2009444 框架结构的非承重砌体隔墙的抗震要求3 墙柱交接处应加拉结筋,一般高度每0.5m间距设置2①6钢筋,伸入墙内长1m>砌块隔墙-- 构造措施与半砖隔墙相似。

4.1.4之8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n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小于2①4 ,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

四、板材(条板)隔墙一一《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4.2.2条板隔墙厚度应满足建筑物抗震、防火、隔声、保温等功能要求。

单层条板隔墙用作分户墙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20mm用作户内分室隔墙时,不宜小于90mm双层条板隔墙选用条板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4.2.4接板安装的条板隔墙,其安装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90mm厚条板隔墙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 3.6m。

2120mm厚条板隔墙接板安装高度不应大于 4.2m。

4.2.11 在抗震设防地区,条板隔墙安装长度超过6m时,应设置构造柱,并应采取加固、防裂处理措施。

第三章楼地层第一节楼板层构造二、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1、现浇肋梁楼板一一主梁经济跨度:5~8m 次梁经济跨度:4~6m 单向板的经济跨度为:1.7~2.5m。

双向板的短边跨度宜小于4m ,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伽)2、现浇井式楼板(井字梁楼板)正交正放一一建筑平面最好采用正方形,若采用矩形平面,则长短边之比宜小于等于1.5。

板的跨度一般为3.0m左右。

第二节地坪层构造一、构造组成一一基本构造层次一一面层、垫层和基层。

二、基层构造一一素土夯实一一回填土分层淋水夯实,每层夯实后厚度不大于200mm。

第五节阳台、雨篷构造一、阳台(二)、阳台设计要求1、安全性一一《住宅设计规范》规定: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