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2018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示例] 这则材料所述事件大抵包含以下四个层次,出现四种结 果: 结果一:小羽改进研发新式花茶。 由果溯因:问: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自问自答:因 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功的原因是创新。 立意一:创新能取得成功。
题型一 文字型材料的审题立意——“ 清 法” 所谓“文字型材料”,即提供一则材料并略作提示,但 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然后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 悟、理解,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一、文字型材料作文审题“ 清” 1.理清对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 象之间如果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 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 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 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 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有的材料较长,需先压缩概括材料,然后再抓住材料中 的一些关键词句(“文眼”)进行纵横思考,反复推敲,理解 意蕴,从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2016·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 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 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 VR(虚 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 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 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 场目击者”……
(3)“虚拟”世界并非万应灵丹,与它保持适度距离,方 能更好地享受“现实”世界的美好。
2016 年全国高考共有 9 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 心统一命制 3 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 东分别自主命制 6 套。9 套语文试卷中共有作文试题 10 道。 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10 道 作文试题中有 8 道采用材料作文题型,2 道采用命题作文题 型,即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 材料作文题型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下面分别解说各种类型特 点的材料及命题作文的快速审题立意的技巧。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 “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 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 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 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示例] 材料共三段文字,第一段是针对当下人们生活现状的陈 述;第二段文字是对人类将来生活场景的想象;第三段文字 是在前两段的基础上引出所要写的话题“虚拟”及对待“虚 拟”的三种做法。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就体现在第三段文字 的两个关键词:虚的“现实”,存在 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最后可以根据材料提出的问题,深 入思考、辩证分析。立意角度至少有以下几个:
(1)“虚拟”世界利弊共存,对于“虚拟”世界潜在的疏 离“现实”世界的弊端,应当保持警惕。
(2)“虚拟”世界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应 当善用“虚拟”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结果二:新式花茶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 充斥市场。
由果溯因:问: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自问自答:因 为厂家违反市场秩序和法律规范。
立意二:诚信和规则。
结果三:小羽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制定标准并联合政 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由果溯因:问: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自问自答:因 为小羽不想让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想“带领大 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这体现了小羽的责任担当意识、 规则意识、合作分享意识、大度智慧等。
立意三:①精明、随机应变的市场头脑;②自觉的市场 规范(标准、规则)意识;③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④分享与 共赢;⑤协作精神与带头(领袖)意识。
结果四: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成为致富带 头人。
由果溯因:问: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自问自答:“努 力逐渐见效”“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
立意四:创新合作、社会责任、分享共赢等。
(2016·高考全国卷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 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 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 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 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 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 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 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作文的“意”就 是作文的“帅”,可见审题立意之重要。高考作文阅卷等级 的划分,把审题立意是否恰当,作为能否进入基础等级的一 个重要标准。有的评分细则明确规定,不符合题意者,最高 分数只能控制在 35 分以下(60 分为满分),因此,审题立意在 高考写作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有的材料所述的是一个含有多重因果联系的事件,考生 应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因果关系来审题立意。可以 由果溯因,就是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所列现 象或结果的本源,就能找到最稳妥的立意,从而确定主旨。 也就是概括出事件的结果后,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 果”,然后向其原因上追溯思考,最后结合材料自问自答, 以原因立意。
3.辨清关系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之 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意 有些材料运用比喻或蕴涵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 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 并以此作为立意的根据。
二、确保文字型材料审题精准“ 法” 在审题“4 清”的基础上,就能辨别材料内部的各种关 系,因此就可以运用以下方法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