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验证ZK-70空调净化系统的性能、空气质量是否满足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环境要求。
2范围型号为ZK-70空调净化系统,该系统用于塑瓶生产及配套洁净厂房净化。
3职责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小组。
4方案方案4.1概述4.1.1根据GMP对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环境要求,生产区分别划分为洁净生产环境万级、洁净生产环境10万级、洁净生产环境万级下局部百级,本生产车间生产面积为,洁净区面积为,具体分区见空气系统分布图。
4.1.2生产区的空气调节净化系统,设计温度为:夏季t=24±2O C冬季t=20±2O C 相对湿度45-65%。
外包装区域为舒适性空调送风。
4.1.3空气净化的处理方式为:新风经初效过滤器——混合段(新风,回风)——初效过滤段——冷却段——加热段——中效过滤——臭氧发生段——送风段(臭氧发生器)——经送风管道系统送至各房间高效过滤器最后过滤送至室内,空调器的冷源由配套厂房内的螺杆式制冷机提供。
臭氧发生器用来对净化房间进行消毒,灭菌。
根据工艺要求原辅料备料室、称量室、活性炭备料称量室、配制室等设有排风或除尘系统,对上述房间均采用送风不回风,但设有排风。
4.1.4空气净化调节系统的设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情况。
空调器的制作和安装由公司提拱和安装,风管及高效过滤器系统的安装调式由公司,安装.制作调式。
4.2验证目的:为检查并确认空气净化系统(HVAC)是否符合GMP标准及达到设计要求,对验证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确认空气质量是否符合药品生产环境要求。
并制定空气净化系统标准文件。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报验证小组批准。
4.3验证小组及责任工程部有关人员会同设备生产厂家,设计安装施工单位及生产车间、质保部人员配合,共同完成。
4.3.1验证小组验证小组人员名单4.3.2验证小组人员职责本验证负责人为验证小组组长,其职责为带领验证小组成员按照验证方案要求对纯化水系统进行验证,并起草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协调验证过程中的具体事项。
岗位操作人员:经GMP、及空调岗位SOP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
QA人员:协助验证过程,按标准要求监督验证全过程,搜集相关验证数据,审核验证方案及验证报告,并提出建议。
QC人员:协助验证过程,按方案要求进行取样、检验、出具验证数据。
工程及设备人员:负责安装、调试设备,保证设备符合验证的前提条件。
操作工:严格按空调系统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
4.3.3验证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版)及附录***药业《药品生产验证管理规程》《验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4.4验证内容4.4.1预确认4.4.1.1GMP认证项目小组负责洁净厂房和HVAC系统的设计、选型、论证等组织工作,确定洁净厂房和HVAC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可选择的供应商。
与供应商仪器设计洁净厂房工艺布置图和HVAC系统施工图,标明所有设备、部件、控制和监测仪表。
4.4.1.2对系统的特性指标和功能的完整说明,包括系统的设计建造、运行和监测控制等情况。
4.4.1.3系统中所采用的设备以及其它部件的详细规格说明等。
4.4.1.4对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部位的工艺参数设定。
4.4.1.5确定安装确认和运行确认的程序。
上述设计及技术参数经认证领导小组论证、审核,并报验证委员会批准后,作为HVAC 系统设计、选型、采购的依据,应严格遵守。
系统设计、采购过程中,若发生任何变更或偏差,均应报验证委员会审核批准。
4.4.2验证用仪器仪表的校验在HVAC系统的测试、调整及监控过程中,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仪器、仪表进行校验。
安装在设施、设备上的仪器、仪表以及本公司负责进行监测的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必须进行校验,委托外单位进行监测的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应由监测单位负责对监测用仪器、仪表进行校验。
主要校验的仪器有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微压表、粒子计数器等。
将仪器、仪表校验情况记录于附件1。
4.4.3安装确认进行安装确认是对安装的设备的规格、安装条件、安装过程及安装后进行确认,目的是证实洁净厂房和HVAC系统符合要求、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安装条件及安装过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4.4.3.1安装确认所需文件资料设备处在设备开箱验收后建立设备档案,整理使用说明操作规程等技术资料,归档保存。
安装确认所需资料及存放处见下表。
设备档案编号:4.4.3.2关键性仪表及消耗性备品列出关键性仪表及消耗性备品的目录(附件2),汇总统计,作为HVAC系统的关键资料,用来与系统以后的变更做比较。
4.4.3.3 HVAC系统性能、质量、适用性评价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及技术参数、设计图纸、采购定单、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等对HVAC系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系统性能、质量、适用性等。
HVAC系统性能、质量、适用性评价表见附件3。
4.4.3.4 HVAC系统的安装评价评价HVAC系统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GMP以及我们生产实际提出的要求。
检查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4。
4.4.3.4.1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确认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安装后,对照设计图纸及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检查安装是否符合设计及安装规范,检查的项目包括:(1)电、管道、蒸汽、自控、过滤器、冷却和加热换热器。
(2)设备供应商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换热器试压报告。
(3)设备制造单位应提供设备安装图及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5。
4.4.3.4.2 风管制作及安装的确认风管制作及安装确认应在施工过程中完成。
风管制作及安装的确认主要是对照设计图、流程图检查风管的材料、保温材料、安装紧密程度、管道走向等。
检查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5。
4.4.3.4.3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的确认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确认应在安装过程中完成。
HVAC系统通风管道吊装前,先用清洁剂或酒精将内壁擦洗干净,并在风管两端用纸或PVC封住,等待吊装。
空调器拼装结束后,内部先要清洗,再安装初效及中效过滤器。
风机开启后,运行一段时间,最后再安装末端的高效过滤器。
操作及评价确认记录于附件6。
4.4.3.4.4 风管漏风检查HVAC系统通风管道安装完成后,在安装保温层之前必须进行漏风检查。
试验装置:灯泡:电压不大于36V、功率100W以上带保护罩漏光试验法:对一定长度的风管,在漆黑的周围环境下,用电压≤36V、功率≥100W、带保护罩的灯泡,在风管内从风管的一端缓缓移向另一端,若在风管外能观察到光线射出,说明有比较严重的漏风,应对风管进行修补后再查。
可接受标准:无漏光将检查及评价确认记录于附件7。
4.4.3.4.5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进行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高效过滤器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测试部位:①过滤器的滤材;②过滤器的滤材与其框架内部的连接;③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和过滤器组支撑框架之间;④支撑框架和墙壁或顶棚之间。
测试仪器:微粒测定仪。
测试方法:按《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程序》进行检测。
测试范围:对于所有高效过滤器,包括层流罩上的高效过滤器,必须在现场进行扫描巡检。
检测程序:用微粒测定仪的采样头扫描过滤器的出风侧。
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沿过滤器内边框等巡检,扫描速度应低于5cm/秒。
当微粒测定仪读数超过3.5个/l时,表明泄漏量超标,需要修补或更换。
用胶堵漏或紧固螺栓后,再进行扫描巡检。
检测频度:在安装或更换高效过滤器时应进行检测。
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高效过滤器检漏试验结果及评价记录于附件8。
4.4.3.4.6 起草标准操作程序-- 洁净区环境控制标准-- HVAC系统标准操作维护保养程序4.4.4 HVAC系统的运行确认HVAC系统的运行确认是为证明HVAC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而进行的实际运行试验。
运行确认期间,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动,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工艺排风机、除尘机也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力。
运行确认的主要内容有:空调设备的测试、高效过滤器的风速及气流流型测定、空调调试和空气平衡、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预测定。
4.4.4.1 运行确认所需文件资料4.4.4.2空调设备的测试4.4.4.2.1空调器测试项目(1)风机的转速、电流、电压(2)过滤器的压差(初阻力)(3)冷冻水、蒸汽等介质的进出口压力、温度等。
测试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9。
4.4.4.3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测试仪器:热球式风速仪和测定支架测试方法:按《HVAC系统风速检测程序》进行检测风量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对于乱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确定送风量。
对于安装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式可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5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
可接受标准: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在设计风速的100%~120%之间。
出口处的平面风速应≥0.35m/s。
此风速指操作台面风速。
风速测定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10。
4.4.4.3.1层流罩气流流型测试进行气流流型测试的目的是确定灌封机在层流洁净空气系统保护下,气流与机械设备的相互作用,选择和改善气流流型,使之产生最小的湍流和最大的清除能力。
检测仪器:风速仪。
检测方法:按《HVAC系统气流流型测试程序》进行测试。
用悬挂单丝线的方法观察、记录气流流型,并在测点布置的剖面图上标出流向。
测点布置:各层流罩(垂直单向流)选择纵、横剖面以及设备需要层流保护的水平面各一个。
检测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和层流罩正常运行并使气流稳定后进行。
按《风速检测规程》检测层流罩的风速符合规定要求。
可接受标准:应绘出气流流型图,并对流型图进行分析解释。
将气流流型测试及评价结果记录于附件11。
4.4.4.3.1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调试及空气平衡测试内容包括: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房间静压差、温湿度测试等。
4.4.4.3.1.1风量测试进行风量测试的目的是证明空调系统能够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风量。
测试仪器:热球式风速仪或风量罩。
测试方法:按《HVAC 系统风量测定标准操作程序》测定送风口风量。
对于乱流洁净室,采用风口法确定送风量。
对于安装过滤器的风口,根据风口形式可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5点均匀布置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
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确定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