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与日常生活(期末考试复习题)

博弈论与日常生活(期末考试复习题)

《博弈论与日常生活》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4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著名数学教授冯·诺依曼和著名经济学家摩根斯坦共同创作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标志着现代博弈理论的基本形成。

2、“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共同组成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坚实基石。

3、走出囚徒困境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作。

4、夏普里值方法的核心是付出与收益成比例。

5、“请问爆的是哪只胎?”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6、猎鹿博弈所反映的问题是,合作能够带来最大的利益。

7、“搭便车”行为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常见现象,可以利用智猪博弈进行分析和解读。

8、马太效应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二、判断题:
1、根据博弈论的定义,一场博弈一般要包含的最重要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利益、信息、策略和均衡。

(×)
2、根据“前景理论”,如果要向他人传递几个好消息,应该把它们单独公开。

(√)
3、“QWERTY”键盘是历史是排列最科学的方式。

(×)
4、在很多时候,“妥协”会被认为是软弱的表现,是懦夫的行为,但其实“妥协”是非常实际、灵活的智慧,在斗鸡博弈中有很好的体现。

(√)
5、在枪手博弈中,活下来可能性最大的是枪法最好的甲。

(×)
6、海盗分金博弈中,最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就是平均分配金币。

(×)
7、所谓“柠檬市场”过去是指专门出售柠檬的市场,现在专指“二手车市场”。

(×)
三、名词解释:
1、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
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2、公地悲剧: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Garrett Hardin)在《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理论模型。

也称为哈丁悲剧,公共地悲剧。

他认为,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

于是他的收益便会因羊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

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

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3、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佳配置,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4、协和谬误:又被称为沉没成本谬误,源自英法两国政府联合投资研发的大型超音速飞机“协和”。

尽管这种客机很豪华也很安全,但制造成本极其高昂,单是设计一个引擎的就要几亿。

由于耗油量大等原因,协和飞机的维护成本很高,导致载客量严重不足。

到了后来,英法都意识到这种飞机无法产生盈利,但却继续投资,掉进巨亏的无底洞。

后来,博弈论专家把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称之为协和谬误。

四、简答题:
1、简要分析囚徒困境产生的原因以及走出囚徒困境的主要方法。

答:(一)产生原因:
1、资源稀缺性
2、人的自利性
3、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二)走出囚徒困境的方法:
1、重复的囚徒困境
2、友善1)适度报复2)宽恕3)不嫉妒
3、走向合作1)塑造共赢的群体文化。

2)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协调。

3)合作精神的形成与培养。

2、什么是非合作博弈?什么是合作博弈?分别举出它们的例子。

答:1、非合作博弈是指博弈时完全不考虑其他博弈者的利益,只考虑如何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并且常常是通过占有对方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利益。

如下象棋、围棋、五子棋等双方性的比赛,其实当利益有限而博弈各方都只为自身着想时必然是非合作博弈。

2、合作博弈是参加博弈的各方固然是要争取自己的利益,但又要注意他人的利益。

是在各方共同遵守一些约定,并在考虑整体利益的条件下去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同时在争取自己最大利益时,不会去破坏约定,不会不顾及整体利益。

因为只有在合作博弈中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如OPEC组织的内部协调行为。

3、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饲料槽,另一头装有控制饲料供应的按钮。

按一下按钮就会有10个单位饲料进槽,但谁按谁就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

谁去按按纽则谁后到;都去按则同时到。

若大猪先到,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一个单位;若同时到,大猪吃7个单位,小猪吃3个单位;若小猪先到,大猪吃六个单位,小猪吃4个单位。

各种情况组合扣除成本后的支付矩阵可如下表示(每格第一个数字是大猪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小猪的得益):求纳什均衡。

答: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大猪选择按,小猪最好选择等待,大猪选择不按,小猪还是最好选择等待。

即不管大猪选择按还是不按,小猪的最佳策略都是等待。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小猪都只会选择等待。

这样的情况下,大猪最好选择是按,因为不按的话都饿肚子,按的话还可以有4个单位的收益。

所以纳什均衡是(大猪按,小猪等待)。

五、论述题:
1、给电影《美丽人生》写一篇短评。

(300字)
2、通过博弈论的学习,谈一谈其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指导意义。

(4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