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木兰诗中的排比

木兰诗中的排比

木兰诗中的排比
导读:木兰诗中的排比
《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3处都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3个或4个句子连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第一处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忙碌地准备行装的情景;第二处描写木兰回到家乡,家人迎接木兰的热烈场面;第三处则是描写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乡后,走进家门和重着女装时的欣喜心情。

木兰诗的影响
《乐府诗集》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也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后来把乐府的诗也叫乐府,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

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木兰诗的评论
诗歌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慽慽,感激强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

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也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著作
《诗薮》:木兰歌是晋人拟古乐府,故高者上逼汉魏,平者下兆齐、梁。

如“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尚协东京遗响;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齐梁艳语宛然。

又“出门看火伴”等句,虽甚朴野,实自六朝声口,非两汉也。

谢榛《四溟诗话》:《木兰诗》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北市买长鞭。

”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

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
府家数。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绝似李白五言近体,但少结句耳。

“雄兔脚扑朔……”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木兰诗中的排比】
1.木兰诗中的排比比喻
2.木兰诗里的排比
3.木兰诗有哪些排比句
4.木兰诗里排比的句子
5.木兰诗排比句作用
6.木兰诗的修辞手法排比
7.《木兰诗》排比的句子
8.初中的排比句
上文是关于木兰诗中的排比,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