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荧光粉制备
提纯方法(之一)
• 将ZnSO4· 2O溶于纯水(电阻率>10MΩ· 2H cm)配置成10%的溶液 • 过滤除去不溶物 • 加入适量的H2O2以氧化Fe2+为Fe3+ • 加入适量Mg(OH)2浆液,使Fe3+形成Fe(OH)3沉淀析出,过滤 • 在清液中加入(NH4)2S溶液,使Cu2+沉淀为CuS
的提纯、工作场所的洁净和空气的净化
(A)高纯硫化锌/镉的制备
高纯硫酸锌/镉溶液与纯净的硫化氢气体反应
• 向提纯的的ZnSO4溶液中通入纯净的H2S气体,即生成ZnS沉淀 • (溶液温度90℃,H2S压强70-80 mmHg)
获得高纯度硫酸锌/镉溶液是关键
市售的化学纯ZnSO4· 2O的纯度为95~98%,含有少量的Fe2+、 2H Cu2+、Ni2+等有害杂质
6CaHPO4+3CaCO3+0.9CaF2+0.1CaCl2+0.1Sb2O3+0.4MnCO3 →Ca5(PO4)3(F0.9Cl0.1):Sb3+(0.1), Mn2+(0.2)+CO2↑
决定固相反应的因素
• 内部因素
各反应物组分的能量状态,晶体结构,缺陷,形貌(包括粒度、
孔隙度、表面积等)
• 用BaCl2和BaF2及少量EuCl3在760℃反应制备BaFCl : Eu2+ • 加入过量的BaCl2作为助熔剂。在反应结束后再将多余BaCl2洗 去。
例二:Y3O3:Eu3+(加入助溶剂降低反应温度)
• 先将计算量的Y203和Eu2O3溶解在盐酸溶液中(或浓硝酸中)再 将钇和铕共沉淀为草酸盐,再加入NaCl助熔剂一起焙烧
• 然后加入丁二酮肟,使Ni2+沉淀为Ni[CH3-C(=N-OH)-C(=NO-)CH3]2 • 长时间澄清后,过滤得到高纯ZnSO4溶液
2 发光材料粉体的配比
以Ca5(PO4)3(F,Cl):Sb3+,Mn2+为例
CaHPO4——磷酸根和钙
CaCO3——钙离子 CaF2——氟离子、钙离子 CaCl2——氯离子、钙离子 Sb203——锑离子
提高荧光粉的分散能力,提高附着力
(c)提高显示对比度 (颜料涂层)
提高对比度的途径——降低反射率 实现方法——涂层的颜色与发射光的颜色
一致
要求——热稳定、化学性质稳定
表面处理的方法
两步:清洗、表面覆膜 清洗:
• 去除表面附着物(主要为助溶剂,电子束轰击下可能会产生放气)
• 酸洗、碱洗、DI(去离子水)清洗
Sn2+, Eu2+, Ce3+, Tb3+ 激活的磷酸盐荧光粉在还原性气氛 中煅烧
还原性气氛
含少量氢(百分之几)的氮气(最常用) ZnS荧光粉煅烧时需在坩埚内添加少量的硫磺 当Al为共激活剂时(如ZnS:Cu,Al),需要防止Al氧化 形成Al2O3
• 加入少量的碳粉
6 粒度
现象
在ZnS、(Zn,Cd)S荧光粉表面被覆磷酸盐
涂层防止焙烧工艺过程中氧化变色
ZnS:Ag荧光粉表面被覆磷酸盐涂层可有效防止
Cu2+污染(污染后,出现绿色发光)
(b)提高涂覆性能
各种荧光粉器件的荧光屏都有一个最佳厚度
• 发光效率、发光亮度最高
荧光粉层不能有掉分或针孔缺陷
与衬底附着牢固,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得脱落
• 有某些杂质虽然不猝灭特定的发光,但却可能使晶体中产生不需
要的额外的发射谱带
使用分离不够纯净的某种稀土离子掺人晶体作为激活剂时,很可能 带入另一种稀土离子,使晶体产生另一稀土离子的发光谱带,造成 不纯正的发光颜色
在发光材料制备和生产过程中要保证物质的纯净和
环境的洁净
各种器皿、用具的洁净、高纯去离子纯水的制备或取得、各种化学原料试剂
表面覆膜 • 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 • 清洗后的荧光粉悬浮在DI中 • 可将涂层材料加入到荧光粉悬浊液中(一般需要搅拌) • 涂层材料不超过荧光粉重量的1 wt%
三、其它高温制备发光材料粉体的方法
自学
思考题
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说明高温固相反应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制备荧光粉的原材料纯度有何要求?如何进行提纯? 助溶剂在荧光粉合成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荧光粉表面覆膜有何作用? 高温固相反应合成荧光粉过程中,影响粒度的因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了解荧光粉合成的新技术
• 也可能形成一些副产物,需要
在煅烧后清洗去除
3 高温固相过程
作用:基质晶格的形成与激活剂的引入
• 在已有基质晶格中引入激活剂
ZnS:Ag Zn2SiO4:Mn2+ Ca5(PO4)3(F,Cl):Sb3+,Mn2+
• 形成基质晶格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掺杂过程
2ZnO+SiO2+0.002MnCO3→Zn2SiO4:Mn2+(0.02)+CO2↑
第十一章 荧光粉的制备
一、发光材料制备方法概述
采用高纯原料、运用精细化学工艺、制备
具有特定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缺陷的高
纯化合物的过程
制备方法分类
高温法
• 高温固相反应 • 喷雾热分解 • 燃烧法 • 微波辅助加热法
溶液法
• 沉淀法 • 水热法 • 溶胶-凝胶法
二、高温固相反应法
在高温下,通过各种离子的互扩散、迁移完成基质晶格的形成与激活剂的引入
的速度
气态输运和液态输运在高温固态反应中发
挥重要的作用
4 助熔剂( Fluxes)
目的——促进高温固相反应,使之容易进行 助溶剂——熔点比较低、对产物发光性能无害的碱金属或 碱土金属卤化物、硼酸等 用法——添加在反应物中 机理——助熔剂在高温下熔融,可以提供一个半流动态的 环境,有利于反应物离子间的互扩散,有利于产物的晶化 (液态输运)
Me= Ca+Sb+ Mn
超过化学计量的部分 • 在煅烧过程中挥发掉
( )当 1
(Ca Mn) / P 1.61
( F Cl ) / P 2.2 / 6 Sb / P (0.15 ~ 0.2) / 6 时亮度最大 (2)随F / Cl、Mn / P、Sb / P和( F Cl ) / P 的摩尔比增加,ESb / EMn能量比降低; 而随着(Ca Mn ) / P增加,ESb / EMn能量比增大
• 外部因素
反应物之间充分接触的状况,反应物受到的温度、压力以及预 处理的情况(如辐照、研磨、预烧、淬火等),反应物的蒸气 压或分解压,液态或气态物质的介入等
应将反应物粉细研磨至很细的颗粒,并使 它们混合均匀,使反应物之间有最大的接 触面积和最短的互扩散距离
加热混合物至适当的高温以加速离子迁移
提高分散性
提高显示对比度 保护荧光粉,防止荧光粉劣化
(a)保护荧光粉
避免器件制造过程中对荧光粉会的氧化、
杂质沾污
• 效率降低,光色变化
器件工作过程中电子轰击、离子轰击、紫
外辐射…损伤荧光粉
表面处理保护荧光粉的一些实例
用硅酸钠溶液在ZnS荧光粉表面覆盖一层SiO2涂
层可以有效减弱在水蒸气和紫外光作用下变黑的
粒度及粒度分布
粒度太小,发光效率降低
阴极射线管:5-7μm,荧光屏的厚度约为粉粒平
均直径的1.4倍
分辨率越高的屏要求粒度越小
高效率与涂覆性能需要平衡取舍
影响粒度的因素
高温固相反应原材料的粒度 助溶剂 煅烧温度和时间
研磨
合理选择原材料、助溶剂、煅烧条件、避
免过分研磨
7 荧光粉表面处理
占粉体总
原 材 料
重量的约
90%
决定产物的最 终形貌
Mn3(PO4)2——锰离子、磷酸根
原材料按化学计量比配置吗?
No Yes?
No?
卤粉的发光效率与Me/P比例的关系
粉体组成中,P组分应超过化学 计量比2-3%
含氧酸盐荧光粉的粉体构成通常 偏离最终产物的化学计量比
例:在Zn2SiO4的粉体中SiO2 应过量
• 反应温度可以从1400℃降低到1200℃
助溶剂的作用
例三:Sr5(PO4)3Cl:Eu2+(助溶剂提高结计量比计算
Sr3(PO4)2:SrCl2=3:1
使用3:1.5或3:2的配料比,即过量的SrCl2作为助熔剂 时,所制得的产物的发光效率要高一些,晶体也大一些
工艺过程
原材料提纯 混合、球磨 高温煅烧
粉碎、球磨
分选
漂洗
表面处理
筛分
产品
1 原材料提纯
极少量杂质的存在可能有效地赋予或严重地影响材料的发 光性能
• 在纯净的ZnS晶体中掺人0.01%(质量)的Ag+离子作为激活剂, 可以使它在阴极射线激发下产生明亮的蓝色荧光
Ag+离子在晶格中形成了一些发光中心
例四:ZnS:Ag,Cl和ZnS:Cu,Cl(提供激 活剂离子) 过量的NaCl
• 助溶剂 • 提供共激活离子Cl-
5 坩埚与煅烧气氛
坩埚
• 石英、碳化硅坩埚
• 高煅烧温度时(如铝酸盐荧光粉)使用氧化铝坩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