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艺术还是技术
人民路小学兴隆街校区侯远香
我们常说,教育是艺术,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鲜活的生命。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独特的思想和心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每一位学生沟通心理,都需要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必须因材施教。
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有不同的效果。
但是,我的内心却越来越有一种莫名的质疑声,这种声音越来越大----在强调教育方法的艺术性时,是否也忽略的教育也是一种技术呢?艺术是主观的,是因人而异的,是美而无法言传的,是缺乏衡量标准的,是你说好我可以说差的。
技术是有操作要求的,是有严格规范的,是需要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是因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同和创新程度而又存在差异的。
教育,首先是一门技术。
课程改革到课堂教学改革层面时,教师最缺的不是理念,而是“途径和方法”,需要的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术,就这点说,教学是一门技术。
课堂教学改革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千万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每天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等于是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上生活方式,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面对新的课堂要求,教师困惑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不会的不是理念,观念。
而是“技术”。
细细想来,“教学是一门技术”说明任何教学“艺术”,“水平”提高,都得从基本技法练起。
教学是一门技术意味着仅仅有理念的认知是完全不够的,需要一定“技法”形成,需要相当的强度训练,需要一定的结构和模式,然后才有“艺术”,“水平”发挥的可能。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技术、技能、技艺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创造性、审美性、表演性、机智性、个性化等一系列重要特征,并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字字珠玑、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设计,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自然衔接,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甚至长相俊美、衣着得体的外形相貌,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或者说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
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