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建设方案

(三)汽车维修专业建设项目 1、行业背景与项目现状 (1)行业背景 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使得汽车制造与维修人才供不应求。现有的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与车辆市场保有量的扩张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不相适应。 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70%左右的人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技术工人多为农民工,真正具备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技术工人还不足20%。从业人员大多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修车技术,修车主要凭经验,缺乏用于中、高档汽车检测、维修的计算机设备和技术资料。根据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和加入WTO后汽车、运输行业实际发展,将需要大批获得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初步训练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 (2)项目现有基础。目前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设备充足,专门配置的实验实训室有:汽车发动机拆装检测车间,有30套发动机,同时容纳120人进行实操;汽车底盘拆装检测车间,有7套机械变速器,15套前桥,15套后桥,同时容纳230人实操;汽车自动变速器车间,有10套自动变速器,同时容纳40人实操;电喷发动机车间,有电喷发动机6套,同时容纳30人实训;汽车电气车间,有灯光信号示教台2台,防盗系统示教台4台,起动系统示教台1台,发电机系统示教台1台,整车线路示教台2台,汽车空调试验台7台,点火系统示教台1台,电动车窗6台,汽车音响2台,安全气囊2台,倒车雷达2台,同时容纳50人实操。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共26人,外聘教师3人,本科学历22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3人。本专业带头人,研究生学历,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担任三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多次取得了优异的教研成果。实习指导教师8人,8名都具有中级职业资格证。 目前学校全力打造“四维教师”队伍。“四维教师”具体指中职学校教师必须具备四种资格,即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师职业资格、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指导师资格、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指导师资格、由劳动部门认可的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汽车维修专业有12名教师具有技师、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2、项目建设目标 (1)项目建设目标。 引进国外的基于生产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中职学校向上与行业企业进行对接,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建设具有创新办学特色的示范专业,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技能型汽车维修维护服务人才。 (2)具体目标。 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汽车维修、汽车维护及汽车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汽车维修和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经营管理部门及汽车保险、理赔等方面从事汽车维护、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生产与技术管理,汽车售后技术服务、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3、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计划在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之间,增设汽车维修等实训场馆9000平方米,投入1800万元,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高标准、现代化、项目齐全的惠州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专业实训中心。在此基础上,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实训中心完善后,将服务于本校和集团成员学校,并能为周边地区学校的相关专业提供实训服务。同时,还将为本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能人才的进修和培训服务,发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 实训基地建设拟分五个阶段进行建设。 第一阶段(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投入220万资金。 第二阶段(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投入380万资金。 第三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投入450万资金。 第四阶段(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投入340万资金。 第五阶段(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投入410万资金。 (2)师资队伍建设。 规划通过3年时间,本专业师资数量不少于38人,其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比例达到60%以上,本科学历以上达到100%,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双师型教师达100%。同时完成以下的师资建设目标。 一、通过师资培训规划,要求在校老师不断地提高个人业务水平。采用以下形式:1、出国培训;2、学历层次提升;3、高级技师、技师的培训;4、主持科研项目;5到签约挂点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6、参加四维师资培训;7、参加校内的班主任培训。到2015年底,送18~22人次教师进修、考察学习,送6名教师到企业实习,培养或引进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10名骨干教师,建成15人以上的兼职教师库,形成稳定的校内外兼职教师队伍。 二、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改善“双师”结构。在汽车维修、制造行业聘请20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含校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同时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确保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为了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学校为兼职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科研资源和资金等鼓励政策。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采用基于工作模式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学习德国、美国的先进教学模式。建设“一体化实训室”,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和企业素养的培养。在实训室采用5S管理,采用工作模式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的生产操作流程。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识。预期在2011年在完成基础专业课程的改革,如《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工作模式系统化教学,在2012到2013年,完成专业应用课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模式系统化教学。到2015年底,新的教学模式覆盖所有专业课程。 大力开发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以专业带头人为牵头,带动专业骨干教师开发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校本化教材。在2011年底,编写完成《发动机构造》、《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校本化教材。2012年,编写完成《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校本化教材。2013年,编写完成《汽车钣金》、《汽车喷漆》的校本化教材。2014年,编写完成《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自动变速器》的校本化教材。2015年,编写完成《汽车空调》、《汽车营销》的校本化教材。将课程内容整合,采用创新教学模式,将原有课程设计成若干工作流程,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项目建设投入预算表 建设内容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小计

实验实训设施建设

1.汽车维修车间 50 120 80 60 310

2.汽车电器设备车间 50 100 120 50 320

3.汽车维修一体化车间 40 100 80 80 300

4.汽车整车检测车间 100 60 80 100 340

5.汽车钣喷车间 55 80 90 80 305

小计 205 330 390 280 370 1575 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

头人 5 10 10 10 10 45

2.骨干教 15 20 20 55 师 3.企业兼职教师 10 15 20 20 20 85

4.其他教师培训 10 10 10 10 40

小计 15 50 60 60 40 225 合计 220 380 450 340 410 1800

5、项目建设进度表 建设内容 2011年9月 2012年9月 2013年9月 2014年9月 2015年9月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预期目标

实验实训设施建

1.汽车维修车间 增加4套检测设备 增加10台举升机、一套检测线设备 增加5辆维

修实训整车

增加7套检测

设备及配套设施 2.汽车电器设备车间 增加15套电器实训台 增加20套全车线路实训台、5辆实训用整车 增加20套空调实训台及相关检测设备 增加10套汽

车电器实训台

3.汽车维修一体化车间

增加5间一体化教室及配套台架与多媒体设备 增加10间一体化教室及配套台架与多媒体设备 增加5间一体化教室及配套台架与多媒体设备

完善一体化教室的各教学功能

4.汽车整车检测车间

增加6辆丰田系列整车及相关检测设备 增加6辆国产系列整车及相关检测设备 增加6辆大众系列整车及相关检测设备

增加6辆通用系列整车及相关检测设备

5.汽车钣喷车间 增加1套烤漆房、6台电焊机 增加2套喷漆设备、一套调漆设备、3套气焊设备 增加6套气体保护焊设备、2套车身整形设备、2套底盘检测设备 增加2套汽车美容设备、6

套对焊机、相关钣喷设备的进一步完善

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 具有较强课改能力,较强专业改造能力的带头人2-3人 培养能较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实践能力较强的带头人2-3人 培养对象的中职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带头人2人 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高、能站在教

育改革前沿的专业带头人1人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前瞻中职发展趋势,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的带头人1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