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题组1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7天津文综卷,3,4分]读下图,回答下题。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1.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2016海南地理卷,19—20,6分]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2—3题。

2.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3.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2016全国卷Ⅱ,9—11,12分]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4—6题。

4.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3月—6月—9月—12月5.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6.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2016浙江文综卷,5—6,8分]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读图完成7—8题。

7.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8.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B.乙C.丙D.丁[2016天津文综卷,1—2,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9—10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9.图中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B.由西向东倾斜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D.由北向南倾斜10.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气候持续性变暖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D.地壳阶段性下沉[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0—11,8分]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11—12题。

—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1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15浙江文综卷,5—6,8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1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2015山东文综卷,12,4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题。

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5.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16.[2015广东文综卷,6,4分]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岩石性质B.地质构造C.通航里程D.降水多少17.[2014江苏地理卷,1,2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014重庆文综卷,8—9,8分]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1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2014北京文综卷6—7,8分]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21.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2014江苏地理卷,7—8,4分]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23.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2014浙江文综卷,7—8,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完成24—25题。

24.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25.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

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④[2013福建文综卷,9—10,8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26—27题。

26.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7.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题组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015天津文综卷,3—4,8分]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28—29题。

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28.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29.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江西第二次阶段性检测,19—20]“磬吉”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世界自然遗产——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以如针尖状耸立刺向天空的石林着称于世。

读图,完成1—3题。

1.“磬吉”属于( )A.河流堆积地貌B.花岗岩地貌C.喀斯特地貌D.火山地貌2.组成“磬吉”的物质是几百万年前珊瑚和海藻的化石。

据此判断“磬吉”的形成过程是( )A.地壳下沉—沉积物堆积—地壳隆起抬升—雨水侵蚀B.地壳隆起抬升—沉积物堆积—地壳下沉—雨水侵蚀C.地壳下沉—雨水侵蚀—地壳隆起抬升—沉积物堆积D.地壳隆起抬升—雨水侵蚀—地壳下沉—沉积物堆积3.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热带草原D.热带雨林[2018湖南三校联考,15—17]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水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4—6题。

—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增大②坡度逐渐减缓③向东南方向扩展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6.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三角洲面积缩小B.河口盐碱化加剧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生物多样性增加[2018贵州贵阳摸底,16—17]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P平面)。

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据此完成7—8题。

7.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 )A.背斜成谷B.向斜成山C.背斜成山D.向斜成谷8.若在Y2处钻25米到达P平面,则在Y1处钻至P平面,钻孔最可能的深度是( )米米米米[2017河南新乡第一次调研,1—3]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的小坑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即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

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

图1示意风化坑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

据此完成9—11题。

9.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属于图2所示的( )A.①类岩石B.②类岩石C.③类岩石D.④类岩石10.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物理风化B.化学风化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11.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B.有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C.有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D.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海南博鳌玉带滩是一条自然形成的狭长形沙滩半岛,如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