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理管理过程存在问题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4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结果:归纳出眼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结论:护士应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护患沟通,规范护理操作、文书,确保眼科护理工作有效性。
【关键词】眼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61—02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医院效益等方面[1]。
眼科作为高风险的科室之一,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得许多护理问题均可能引起法律纠纷。
因此,分析眼科护理的风险因素,总结防范对策,保障护理安全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眼科疾病患者240例。
根据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总结眼科护理管理中存在问题。
2 存在问题
2.1 护理操作不够规范
眼科具有很强的专科性,护理工作也需要细致、精确。
而个别护士的责任心不强,这与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不太相适应。
比如
新入院护士经验不足,对专科操作不熟练,结膜下注射时容易导致结膜下出血或伤及血管神经,测量眼压时可能擦伤角膜组织。
2.2 护患沟通欠缺
护患之间缺少沟通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或引发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科的护理人员缺编,护士工作量大,与患者交流沟通少,使得个别护士服务意识不强,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不能耐心细致地解答,主动巡视病房少等,这些均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2.3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文书是疾病诊治过程全面、真实的记录,是患者与他人纠纷的重要依据[2]。
尽管大多数护士都能认识到护理文书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护士不能做到对病情变化及时记录;部分书写不规范、不准确。
这样的护理文书经不住推敲,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2.4 患者遵医行为差
多数患者缺乏眼科疾病常识,未能有效执行医嘱。
有的患者不能有效配合检查与治疗,对眼科手术期望值过高,当合并其他疾患时,未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时易引发纠纷;虽然医院禁止住院患者请假外出,仍有患者擅自离开病房,使护理风险明显上升。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护士的责任意识做好眼科护理管理工作的前提。
全科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讨论、分析,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
定期考核并总结评比,对所有新老护士进行培训,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2 规范护理技术操作
严格规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这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关键。
要对所有护士进行眼科理论知识和操作的专门培训,特别对新进护士、转科的护士重点加强培训与管理,这样促进专科操作技能的整体提高,有效避免了患者不适和对眼险结膜的损伤,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3 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工作是一项由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士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使用文明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尊重、关心患者,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
对患者提出的术后效果问题,要注意讲话技巧。
切实把患者当亲人,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3.4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的客观性是病历管理的重点。
因此,全科应加强护理文书写基本功的培训,提高书写水平,力求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并实时记录。
将护理文书书写纳入护士培训、考核计划,确保护理质量提高。
不定期地检查住院患者的护理文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总之,作为眼科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专科理论、操作能力外,还要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护患沟通,规范护理操作及护理文书,确保眼科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月琴,王秀花.基层医院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8):285.
[2] 班桂玲.护理文书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