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综合练习题(十九)(附答案)
————————————————————————————————作者:————————————————————————————————日期:
刑事诉讼法学综合练习题(十九)(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本院已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时,应当提交()
A、原合议庭处理
B、执行庭处理
C、告申庭处理
D、审判委员会处理
2、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直接决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对象,只能是()
A、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
B、上级法院指令再审的案件
C、本院作出的已生效的错误裁判
D、本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错误裁判
3、对某县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已生效裁判,有权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是()
A、与该县同级的人民检察院
B、该县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
C、该县人民法院院长
D、该县的上级人民检察院
4.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时,()。
A.应当由原合议庭审判人员审判
B.可以由原合议庭审判人员审判
C.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D.可以另行组成合议庭
5、某县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对某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接受其抗诉的机关应当是()
A、某县人民法院
B、某县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C、某县政府
D、某县的上一级政府
6、下列内容中,属于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不同点的是()
A、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B、不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C、不受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的限制
D、不受两审终审的限制
7、下列内容中,属于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法定理由的是()
A、犯罪人对已生效裁判不服
B、被害人多次提出申诉
C、已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
D、已生效裁判尚未交付执行
8、当事人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申诉后,原裁判()
A、应当停止执行
B、应当变更执行
C、不能停止执行
D、可以停止执行
9、A市所属甲县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是()。
A.甲县人民检察院
B.与甲县同级的乙县人民检察院
C.与A市检察院相毗邻的B市检察院
D.A市人民检察院
10、按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审理后,对原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的,()。
A.应裁定驳回申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B.裁定发回重审
C.直接改判
D.应判决驳回申诉或抗诉,维持原判
二、多项选择题
1、中级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可能有()
A、本院作出的已生效的错误裁判
B、下级法院作出的已生效的错误裁判
C、与本院同级的检察院依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案件
D、上级法院作出的已生效的错误裁判
2、有权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有()
A、省级检察院
B、地级市检察院
C、县级检察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3、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
A、上级人民法院
B、上级人民检察院
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D、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4、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裁判有权提出申诉的人员包括()
A、被害人
B、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C、被害人的近亲属
D、辩护人
5、对于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诉,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A、原裁判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B、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时有受贿行为的
C、有新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D、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6.有权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重新审理的法院有()。
A,最高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7.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相同点有()。
A.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裁判的正确性
B.都要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
C.都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D.都有法定期限限制
8.审判监督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的主要区别有()。
A.有权审理的法院不同
B.适用的对象不同
C.审判监督程序是特殊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则不是
D.审理的条件不同
三、判断题
1、依照审判督程序审判案件要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
2、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生效裁判提出申诉后,原生效裁判应当停止执行。
()
3、申诉和上诉在性质、程序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基本相同。
()
4、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诉,就必然引起审判监督程序。
()
5、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有权决定对本院确有错误的已生效裁判进行再审。
()
6、A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发现B地区某县人民法院一起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并可提审。
()
7、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有的可能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有的可能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
()
8、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一律不得上诉或抗诉。
()
四、名词解释
1、审判监督程序
2、申诉
3、提审
4、指令再审
五、简答题
1、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有何主要区别?
2、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的申诉同上诉有何区别?
3、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与第二审程序的抗诉有何区别?
4、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有哪些条件?
六、案例分析
邹某犯杀人罪,被二审法院终审判决有期徒刑15年。
交付执行后,该二审法院发现本案判决确有错误,即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再审判处邹某无期徒刑。
问:1、本案审判监督程序如何提起?
2、邹某对再审判决不服能否上诉?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B
6、C
7、C
8、C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BC
4、ABC
5、ABCD
6、ABCD
7、ABC 8、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名词解释
1、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存在的错误,依法进行重新审理的一种特殊诉讼程序。
2、申诉:就是指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不服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审查的请求。
3、提审: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的案件,依法决定由自己进行再审的一种诉讼活动。
4、指令再审: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发出指示命令,要求他们对其错误的生效判决和裁定依法通过再审予以纠正的诉讼活动。
五、简答题
1、答:两者存在严格的区别:(1)审理对象不同;(2)提起的条件的不同;(3)有权提起的机关和人员不同;(4)提起的期限不同;(5)可否加重刑罚的限制不同。
2、答:(1)对象不同。
上诉的对象是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而申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主体范围不同。
上诉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被告人同意的近亲属、辩护人,而申诉的主体则包括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
(3)法定期限不同。
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十天和五天,超过此期限,就不能再提起上诉;而提起申诉则不受期限限制。
(4)法律效果不同。
上诉必然引起第二审程序,导致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能交付执行;而申诉则只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并不必然引起审判监督程序,而且不能停止原判决和裁定的执行。
3、答:(1)抗诉的对象不同。
再审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二审抗诉的对象则是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2)提出抗诉的权限不同。
再审抗诉只能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二审抗诉则是由原审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3)抗诉的法定时间不同。
再审抗诉不受期限限制,而二审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4)审理的程序不同。
再审抗诉,如果是对一审生效的判决、裁定提起的,再审时按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如果对二审生效的判决、裁定提起的,再审时则按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而二审抗诉提起后,则案件属于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4、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4条、第205条规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以生效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为理由,如果不是确有错误就不能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所谓“确有错误”,主要是指生效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适用法律上存在的错误。
六、案例分析
答:1、应由二审人民法院院长将本案提交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2、邹某不能上诉,因为本案原生效判决为二审判决,所以本案是依二审程序进行再审的,其判决不能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