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5A\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BCD)A、便利性B、可承受性C、可接受性D、可操作性2、公民要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提倡(ABCD)、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
A、健康消费B、安全消费C、绿色消费D、环保消费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这三大部门是指(ABD)A、工业B、交通C、旅游D、建筑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AB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ABCD)的能力和水平。
A、能源管理B、能源服务C、能源监测D、能源监督 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ACD)A、产业结构调整B、低碳共同体C、国际合作D、制度创新7、低碳经济的特征(ABC)A、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B、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C、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D、低碳经济具有公众性,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8、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ABCD)。
A、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B、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C、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D、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9、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
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BCD):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10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地热能1、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的环节是(ABCD)A、原材料加工B、产品制造C、产品使用D、循环利用2、《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那些活动的总称。
(ABC)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3、下列哪些行业属于重化工业?(ABC)A、石油化工B、钢铁冶炼C、水泥生产D 造纸4、对环境法的生产力发展功能常见误区有(AB)A、环保与经济发展相互对立B、片面强调经济发展C、环境法能促进生产力发展D、环境法能促进发展绿色生产5、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C、限制开发原则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ABCD)A、观念先行性B、技术先导性C、物质循环性D、效益综合性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ABC)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ABC)A、起步阶段B、发展完善阶段C、成熟阶段D终止阶段9、属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ABC)A、政府、企业B、高等院校、科研院所C、公众、中介机构D、自然界、太阳能10、协调人、环境与资源关系的原则是(ABC)A、整体效应原则B、生态平衡原则C、自我调控原则D、自由组合原则1、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包括(234),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1、社团2、企业3、公众4、政府)2、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涉及(123456)等方面。
(1、理论障碍2、观念障碍3、管理障碍4、制度障碍5、技术障碍6、效益障碍)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2345(1、系统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顺应发展趋势原则4、资源高效利用原则5、生态环境友好原则)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等基本条件。
1234(1、先进的发展观念2、先进的科学技术3、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4、完善的市场机制)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34(1、科学性原则2、和谐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全面性原则)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确定为由()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12345(1、理论支持2、政策支持3、制度支持4、技术支持5、舆论支持)7、()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1234(1、调整产业结构2、优化能源产业3、实现能源替换4、发展低碳能源体系)8、我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靠()。
24(1、政府行为2、绿色发展3企业行为4、科技进步)9、世界上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1245(1、德国2、英国3、中国4、韩国5、日本)10、低碳经济是以()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34(1、低效益2、低污染3、低排放4、低能耗)三、判断题: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
(√) 3.在“分业种减排方法”下,最主要的受益者是那些拥有着先进节能技术的国家。
(√) 4.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 5.日本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是以企业为主导,政府资金技术投入为主体。
(×) 6.意大利的“白色证书”制度旨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
(×) 7.颗粒物是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
(√)8.“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
(×) 9.《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
(×)10.2007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1、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2、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
√3、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4、“可持续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
√5、“十一五”能源规划中强调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努力建设节能型社会,就是要从需求方面改变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优质能源服务的局面。
√6、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7、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有利因素。
×8、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总装机容量目前已居世界第四位,太阳能发电总量也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我国的能源供需结构中已占据主导地位。
√9、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令世人瞩目。
×10、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边界调节税”法案。
即从2030年开始对进口的高排放密集型产品,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品实施“碳关税”。
1、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土地、森林水资源、能源、物种等方面。
(√)2、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3、“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
(√)4、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5、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6、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7、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为,与一般民众没有关系。
(╳)8、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回钢厂回炉再炼。
(╳)9、国家应该无条件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市场和销售。
(╳) 10、坐公交车出行不属于绿色消费行为。
(╳)一、多选题1.荒漠化大致有四类(ABCD)造成。
(多选)P18A、风力作用下B、流水作用下C、物理和化学作用下D、工矿开发2.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多选)P239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D、以上都对3.循环经济指标分析中的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包括(AB)。
(多选)P154A、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B、金属再生利用率C、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D、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4.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主要有(AB)。
(多选)P12A、植树造林B、采用固碳技术C、减少人口D、大量消费汽车5.科学发展观就是要(ABC)。
(多选)P227下A、以人为本B、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C、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坚持社会主义6.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作用暴露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包括(BCD)。
(多选)P194A、人类技术创新与外界环境的矛盾B、人类生活对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现代环境成分急剧变化的矛盾C、人类变革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的恢复调节缓慢性之间的矛盾D、地球矿藏等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7.低碳经济的核心是(ABD)。
(多选)P90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设备更新D、发展观的改变8.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C)。
(多选)P30-31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消费的低碳化D、投资的低碳化9.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动态运行模式中,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ACD)。
(多选)P162A、低碳高效经济系统B、超长时间跨度系统C、低碳和谐社会系统D、低碳均衡生态系统1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设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ABCD)。
P232-233A、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B、建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C、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D、以上都对11.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特征中的系统整体特性包括(ABCD)。
(多选)P159A、系统目标复杂多元B、系统要素互为基础C、系统层次有序众多D、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12.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