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2014届)
题目:小型播种机的反求设计
学生姓名蒋铭安
学号 ************
专业班级机械102
系名称工程技术系
指导教师范兴铎
2013年 12 月11 日
1 研究目的意义
本毕业设计主要研究小型玉米播种机的设计,提高国产小型玉米播种机的技术水平,提高小型玉米播种机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
播种是种植业最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
播种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尽管播种机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且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中早已实现了播种的机械化,但迄今人们对播种机的改进,提高和发展仍予以高度重视。
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
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它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1636年在希腊制成第一台播种机。
1830 年俄国人在畜力多铧犁上制成犁播机。
1860年后,英美等国开始大量生产畜力谷物条播机。
20世纪后相继出现了牵引和悬挂式谷物条播机,以及运用气力排种的播种机。
50年代发展精密播种机。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谷物条播机、棉花播种机等。
60年代先后研制成悬挂式谷物播种机、离心式播种机、通用机架播种机和气吸式播种机等多种类型,并研制成磨纹式排种器。
到70年代,已形成播种中耕通用机和谷物联合播种机两个系列,同时研制成功了精密播种机。
以玉米为首的播种技术是一种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
玉米播种是带动玉米种植全过程机械化的突破口,是农机部门“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迫切需要。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播种机虽有大量地研究,播种机种类不少,但播种机存在诸多缺陷,玉米播种机设计不够成熟。
适合华北平原的大中型播种机多,小型播种机少。
这使得南方丘陵地区的土地无法利用播种机来播种,于是设计小型播种机用于山地播种成为需求。
是实现全国农村机械化耕种的前提。
该播种机的设计,能解决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区的播种需求。
播种机的轻型化,使取用方便,适合无路的农田,可用两人抬去地里进行播种。
它的节能环保,可以减少了噪音和空气的污染。
2 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我国的播种机以传统的谷物条播机为主,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及畜力播种机目前仍占主导地位。
全国有500家左右的企业生产播种机,其中只有10家生产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与小拖配套的播种机和畜力播种机的产量已占到全国播种机产量的90%以上。
近几年,我国的联合作业播种机发展也较快,其机具主要有播种一拖肥联合作业机、耕作—播种联合作业机、松土—施肥—覆膜—穴播联合作业机和施水—播种联合作业机等,目前又发展了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
另外,精少量播种机具推广势头强劲,小麦精少量播种机和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推广应用迅速。
目前国外精密播种机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密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镇压及施肥、洒农药装置外,其排种装置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气力式排种原理与机械式排种原理,以保证单粒精密播种。
另外,液压技术及电子技术也在播种机上得以应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研制并广泛使用气力式精密播种机械,其中气流一阶分配式集排排种系统大量应用在谷物条播机上。
3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1 基本内容:
(1) 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且结合现状,明确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
(2) 全面介绍小型玉米播种机及相关农耕技术的基本概念,并陈述其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
(3) 分析小型玉米播种机的工作状况及存在的不足,研究小型玉米播种机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4) 根据获得的小型玉米播种机的工作机理对小型玉米播种机进行设计计算(包括材料的选择、标准件的选择、零部件的尺寸及安全校核、以及零部件的结构等)及零部件和装配图的绘制。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通过在报刊书籍和网络搜集、鉴别、整理文献。
3.2.2 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意文献资料的积累、总结,对原有小型玉米播种机分析优缺点并进行深入研究。
3.2.3 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改正旧式小型玉米播种机的不足,进行新式小型玉米播种机的结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使小型玉米播种机各运动部件的协调性得到充分保证,提高小型玉米播种机的性能。
4 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4.1 研究条件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现有大量的资料,和网络电子资源获得相关研究的背景。
4.2 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型玉米播种机,国内的相关研究不多,可参考的文献有限。
资料比较难找,组织观点比较繁琐,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和导师的沟通比较少等。
4.3 措施
花时间认真对待,增加和导师的沟通。
对现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
5 预期的结果
论文如期完成,在答辩中表现良好,最终能设计出新型气动铆螺母拉枪,能证明自己的研究课题对现实中的意义,提升毕业课题的水平。
6 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1) 2013年11月-2014年1月:前期准备阶段
通过各类媒介(网络数据库,期刊,图书等)查找大量有关信息、文献资料,完成外文翻译等前期工作。
(2) 2014年2月- 3月:确定初步方案
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和论文,了解研究内容,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等工作,并且基本确定研究内容及其步骤。
(3) 2014年3月-4月初:图纸绘制阶段
认真研究自己的设计方案,绘制图纸。
(4) 2014年4月-5月初:论文及设计说明书撰写阶段
依照规定格式完成论文及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 2014年5月初-5月底:后期完善修改阶段
7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开警,袁义恒.一种小型多功能播种机的优化设计.农业机械,2006(09):60-61
[2]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3] 董刚,李建功,潘凤章.机械设计.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4]周明衡.减速器选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刘鸿文.材料力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廖庆喜,黄海东等.我国玉米精密播种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06,32(01):4-6
[8]李锦文. 2BQ J-4型气吹式精密播种机排种器的设计[J].当代农机,2011,(04):66-67
[9]张德文,李林,王惠民.精密播种机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0]温莉萍.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其发展[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7(4):36-37.
[11]尚梅,任晓东.内充型孔圆盘式排种器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1995(1):9-12.
[12]H.Buitenwerf;W.B.Hoogmoed;P.Lerink;J.Muller(2006).Assessment of the Behaviour of Potatoes in a Cup-belt Planter.Biosystems Engineering,95(1),35-41
[13J.B.Swan;T.C.Kaspar;D.C.Erbach(1996).Seed-row residue management for corn establishment in the northern US Corn Belt.Soil&Tillage Research,40,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