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有灵魂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灵魂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读《教师十大素养之人文素养》有感摘要:教师唯一的也是终极的使命就是提升人为之人的素养,教师在教育学生,转变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这个使命。

如何实现?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苦苦探索的,本文试从教师丰富自己的学识、升华自己的人格和造就学生放人格这几方面为突破口,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教师,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灵魂学识人格源自一个偶发事件:中午,我坐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学生们也在自己的座位上享受着书香的乐趣,教室里非常安静,是一种我极其喜欢的安静。

突然,一个学生的尖叫打破了这种宁静:老师,周嘉颖同学脸上流血了。

我急忙中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到周嘉颖同学的有脸眼角处鲜红的血液如泉水般从涌出来。

那一幕让我看了都心慌。

班上同学的眼神已无心停留在书上,都齐刷刷投向了嘉颖的脸上。

机灵的小金同学立马拿出自己口袋中的餐巾纸极力按住。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人群中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哇,这么恶心的。

虽然当时很多同学都用极为责备的目光狠狠地瞪了他,但是我的内心深处却涌动着一种异样的味道。

同学的脸上血如泉涌,同样是同班同学,难道他的内心深处没有一丝丝同情吗?也许,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处理好事情后,我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办公室,无意中与科主任聊起了此事。

科主任孙老师异常平静,他轻轻递过来一本书。

《教师十大素养——人文素养》。

我翻开书,一行题记引起我的关注:教师唯一的也是终极的使命就是提升人之为人的素养。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承载教育人培养人的巨大的历史使命。

如何去实现这个伟大的使命?我认为我们最起码应该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一、让学识武装自己的灵魂。

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我曾经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那什么样的老师能受到学生的喜欢?是教学严厉而能出佳绩的?是放任不管自由型?还是……一篇学生的日记新学期开始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学校报到。

我读四年级了,据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换了,换了个男老师。

这一天过得真快,我真舍不得时间这么快就溜过去了。

今天的语文课我们真高兴。

因为老师用他生动的语言,博学的知识把我们带到上下五千年。

在他的课上,我们游览了神秘的埃及金字塔,遨游了让人神往的太空……思考:教师要为学生架构完整的知识结构,首先自己要是通才。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所任学科的知识,还应该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教育现代的学生。

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1、教师要多看有助专业成长的书籍。

四大名著、孔孟老庄,唐诗宋词,鲁迅、老舍、余秋雨,等等,这些名家名著我们老师都应该去领略。

因为我们老师只有谙熟小说故事的恢宏曲折,诗词歌赋的精炼隽永,小品相声的含蓄幽默,经历文人应该经历的文化苦旅,那我们的自身就一定能彰显足够的文化底蕴。

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懂得了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岗位;明白了教育学生生不能整天怨天怨地,而应该用我们的变化去适应学生的变化。

学习了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的《教学心得》,我明白了做一个好老师,要上好上扎实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细节。

2、教师要多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平时多写些小练笔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鞭策自我快速成长。

把点滴心得写在日记本上是比较传统的做法,而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把每天的观察,每时的思考,甚至是只言片语的随心所感,用博文的形式记载下来。

2006年初,我在网易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起初是基于好奇,在这个上面胡乱写些东西,后来由于学校要进行教师博客评比,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对博客进行了更新。

现在,学生家庭电脑多了,而学生对他们所任老师的博客非常好奇,也许是为了学习,也许是为了监督老师更新速度如何,他们经常喜欢来我的博客浏览,常常会在临走时留下蛛丝马迹引起老师的关注。

甚至有的学生发出挑战信号:老师,我的博文数量要追上你了。

不得已,我变得勤快;不得已,我在文章的质量上更加用心;不得已,我只能逼迫自己看更多的书籍,积淀更多的知识,而去丰富我的那块一亩三分自留地。

不知不觉中,说不上满腹经纶,也能够谈吐自如,让生羡慕。

3、要让自己有足够的兴趣爱好。

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不光写得出文章,做得了手工,写一手好字,也应吹拉弹唱俱放心中。

作为教师,如果能逼迫自己涉猎各门学科,对于自身的那门学科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妈妈,我们的老师是个书法家。

”这是一个家长和我闲暇交流时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一句话,据说这个小孩子在她妈妈面前说这话是还是沾沾自喜,极其自豪的。

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学有所长的人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学有所长的老师。

也许,学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老师的。

二、让平等升华自己的人格。

1、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平等。

案例:我也想学习小赵是我们班的特殊学生,和他认识也已经半年多了,印象中,这个男孩子挺乖的,从来不做小动作,从来不和身边的同学去讲话。

有一次,一个学生悄悄对我说,小赵是特殊学生,不会说话的。

不会说话?难道这是个聋哑人?但是我说的话他分明听的到的啊!我从他的档案中得知他是个智残学生,而且是重度的。

也许,是出于对其同情,我能在合适的场合经常给予其微笑和表扬。

“你们看,小赵同学坐得多端正啊!”“你们看,小赵同学虽然不能清晰表达,但是能坚持认真听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我的鼓励下,小赵同学较以往开朗多了,面部的微笑也更甜了。

如今,小赵同学虽然还没有开口说过话,但是其能认真抄写生字词语了。

思考:关爱弱势群起。

倡导蹲下来和学生对话已经多年,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对学生能春风细雨般地耐心教育。

但是,对于身边的弱势群体,尤其是智残的的学生在教学备课上处处体现,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总免不了下几场冰雹,或者忽视人家的存在。

倡导平等的理念应该是倡导人人平等。

也许对于弱势群体,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他们。

2、蹲下来能看得更清楚。

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兴冲冲地回到家,神秘兮兮地跟妈妈说:“妈妈,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母亲看到孩子这么欣喜,还以为孩子发现了什么新大陆,温柔地问:“哦,什么秘密,说来妈妈听听。

”孩子的天大秘密竟然是她发现了幼儿园阿姨也要上厕所。

这个故事我在班上也曾讲过,换来的是孩子们响彻云霄的欢笑。

要知道我的这班孩子还只有四年级,但是在四年级的孩子的眼里,发现幼儿园阿姨也要上厕所不是秘密而是笑话。

仔细思考,那个上幼儿园的孩子笨吗?一点也不笨,很可爱,很聪明。

在刚踏入幼儿园的小孩的心里,教育她们的阿姨是多么的伟岸,多么的神圣。

神圣是不用大小便的。

因为在孩子所看到的神话类电视从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个要上厕所。

一节科学课上,我们上的内容是《油菜花开了》,农村的孩子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满眼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也许是熟视无睹还是认为天天看到的没什么好学的,小王同学上课时走神了,作业本做上来时出现了非常严肃而又幼稚的错误。

作业本上画着一棵完整的油菜,让我们填出油菜各个部分的名称。

然而,小王却填了一朵花的几个部分,应该填花的地方填了花瓣,应该填果实的地方填了萼片,应该天茎的地方填写了雄蕊,填叶的地方填写了雌蕊,典型的张冠李戴。

上课讲得非常清楚的内容竟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无名之火顿时熊熊燃烧。

再加上是农村的孩子啊!我正想批评他一顿,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么简单的内容错误,订正也是很容易的。

于是,我请小王同学回家后拿着作业本到家里的田里去走一走。

第二天,小王把作业本订正了拿给我,全部准确。

其实,我们有时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也许,很多我们成人认为简单的事情在这些学生的心中会复杂的多,而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更容易把问题解决。

3、用QQ等多种途径和学生交流。

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才叫做有的放矢。

作为一线教育者的我们,只有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面对老师,学生很少敢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而在QQ中则不同了。

因为他们看不到老师的面,胆气就显得足了,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敢于亮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你上课时左手不要老是放到口袋里去。

”“老师,你不要老是在韩诗晴她们小组那边停留,你下来的时候也应该到我们小组这边来听听我们的讨论。

”“老师,你的发型很帅气,很精神,我也准备去理和你一样的发型。

”……学生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大胆表露给老师是每一个老师都非常迫切希望的。

但是大部分学生很怕在老师面前献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老师之间有隔阂。

老师能利用现代先进的免费通话聊天工具——QQ,主动找学生聊,想方设法把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

比如教师看到那位学生的QQ在线,可以主动向这位学生打个招呼,主动和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拉拉家常,也可以闲聊自己的学习经历。

当学生认为教师值得信赖的时候,那么很多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容易开展了。

三、让尊严造就高尚的人格教师的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

但是,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却是一个让每一个教师研磨一生的问题。

1、教师首要要有高尚的人格。

俗话说得好:自尊者人恒尊之。

《人文素养》这本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在一所大学里,学生浪费粮食的问题比较严重,一般一餐饭下来,不但装剩菜剩饭的水桶都能装满满的,就连餐厅的桌子上地面上都能看到大团大团的饭团。

一次,一位该校年长的教授到餐厅,他看到餐桌上和地面上的饭团,非常惋惜,就用颤抖的双手将这些饭团捡起来包在自己的手帕拿回家用清水冲洗干净做成泡饭吃。

这件事让该所大学的学生极为震撼,浪费之风顿时大改。

我想,教育的本身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试想,如果这位教授看到这浪费之风,利用大会小会对学生大讲节约之德,也许起到的效果会是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官僚主义教育吧。

我们老师应该具有言行一致,事事处处作学生的示范榜样,也许,那位老教授就是最好的说法吧!2、把人格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

教师要善于寻找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契机来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学科都带有明显的人文性的特点,尤其是语文课文。

以四年级下册为例,大部分课文都有很强的人文气息。

《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以及《将心比心》都是很好的能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课文。

比如,我在执教《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后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一所名牌大学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就去美国的一所非常大型的企业找工作,没有想到,那所大学的人事官员一口拒绝了他。

他以为这家企业要求高,他就到一家中等的企业去竞聘。

没有想到,这家企业的人事官员也拒绝了他。

最后,他来到一家小型的公司竞聘,得到的结果他还是没有被那家企业聘上。

他着急了,问这位人事官员:“难道我的学历不够吗?”经过再三询问,他终于知道,不是他学历不够,也不是他不够优秀,而是他在美国乘坐公交车时逃了三次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