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_王庆金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_王庆金

第2期(总第375期)2015年2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Number2(General Serial No.375)February,2015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王庆金1,侯英津2(1.青岛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2.山东大学商学院,山东济南264209)摘要: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能产生集聚效用,从而提升文化创意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纵向延伸、横向延伸以及价值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的集聚演化路径,探讨了网络化价值扩散的集聚演化路径,研究了市场拉动和文化推动下的空间演化路径,从法律法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投融资机制、文化创意企业的培育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集聚区;集聚演化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2-0033-05知识经济时代,创意是实现传统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进的加速器。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较高的关联带动性,快速的成长方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并成为很多国家或地区的首要发展行业。

近些年来,美国率先实现了从“后工业化”向“创意经济”的重大转型,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接近1/3。

英国为了变成现代化的世界创意中心,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重点发展英国创意产业。

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迅速,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不明晰,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诸如资源和布局分散,产业的融合进展缓慢,产业价值链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网络化的价值扩散不足等问题。

因此,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应明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演化的路径,提出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一、文献综述文化产业价值扩散及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兰蒂将价值链引入到文化产业,并指出文化产业价值链包括创意形成、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流通、发送机构、观众及接受等环节。

魏后凯[1]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演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艳辉[2]提出随着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价值链上节点数量不断增加,创意产业系统不断细化,经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联动、价值链联动和区域联动三方推动了产业创意化、创意产业化和城市创意化的发展。

朱欣悦等[3]指出文化产品边际效益递增,拥有创意源收稿日期:2014-12-10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绩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13-CGLJ09)作者简介:王庆金(1972-),男,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商管理与区域创新研究。

E-mail:wangqingjin2005@ 可以使产业链衍生出很多的附加值。

厉无畏和王慧敏[4]指出完善的价值系统能促进创意、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在内的产业群,他们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能够提升农业附加值,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互融互动[5]。

李勇军和黄柏青[6]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及其组织网络构成。

Muller等[7]认为创意产业通过与新技术结合,拓展了文化内容创意的传播渠道。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演化方面,Molina 等[8]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分布与产业经济结构层次间有着正相关性。

Lazzeretti等[9]认为多数创意产业集中在大都市区。

Lazzeretti 等[10]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集聚在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等世界经济中心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完备、创意人才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较好,这些都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意生态系统。

Landry[11]认为创意情境就是在软硬设施方面提供必要的先期条件,创意情境有利于激发思想流。

孙洁[12]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发展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生态系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演进呈现出自我毁灭的空间集聚,创意生态环境在艺术和商业的融合中缓慢消失。

田蕾[13]提出为了降低地租等成本,文化创意企业开始将附加值较低的非核心业务逐渐外移到郊区或周边区域。

尹宏[14]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演化动力和不同阶段的演化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方面,王晖[15]指出纽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是其显著特点。

王慧敏[16]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提出了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能级提升和政策体系创新的建议。

王学人和杨永忠[17]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文化创意企业,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等策略。

蔡荣生和王勇[18]研究了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

余振和赵梦婷[19]总结了国内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优化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议。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一)价值链延伸的集聚演化路径1.文化创意价值链的纵向延伸实现价值增值根据世界微笑曲线,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并向价值链高端演进,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融合价值。

根据波特的理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这些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文化产业价值链是一个价值不断创新和增值的过程,创意人才、文化资源、资金、技术以及生态系统等价值链上各环节有机融合,实现原创性的文化创意规模化、产业化。

2.文化创意价值链的横向延伸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升级和发展(1)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能提升制造业的核心价值创造能力。

例如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使英国从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创意中心。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制造业升级,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复苏。

制造业的服务化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文化创意元素融入家电、汽车及通讯等制造业,增加了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开辟制造企业的蓝海战略,例如佛山的陶瓷和东莞的家具业通过注入创意元素实现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制造业产业链上游增加创意研发设计,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例如绍兴的孔乙己品牌,重庆的张飞牛肉等;制造业产业链下游增加营销与服务创意,有助于升级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器把创意服务融入到公司的管理中,促进了公司从制造功能向服务功能的转化。

(2)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延长了产业链,拓展了产业功能,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通过创意农业的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价值的乘数效应。

日本通过创意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文化创意产业贯穿旅游、园林和农业等整个过程,统筹城乡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优化升级。

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促进了展览采摘、乡村生态游、民俗文化游以及怀旧体验旅游等新型业态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乡镇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3)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了新兴文化创意43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总第375期产业的发展。

通讯技术、印刷技术以及机械电子技术等技术进步,衍生了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印刷出版业和新兴演艺业等文化业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动漫、游戏以及数字媒体业的发展。

文化与信息业的融合促进了娱乐、媒体以及网络等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促进了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可以发挥链群效应如图1所示,文化创意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可见“三链”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前提和基础。

图1基于波特价值链的文化创意产业“三链“融合模型图(二)网络化价值扩散的集聚演化路径1.协同创新促进价值立体扩散埃茨科威兹于1995年提出了三螺旋理论,指出“政府—企业—高校”在创新中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相互合作、协同创新能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转化。

企业及大学科研机构是创新源泉,中介是纽带,政府是平台,通过协同创新能有效促进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集聚演化。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了实现知识与实务、人力与金融的高度融合,美国科技园区协会等提出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即实现科技园区、研发企业、大学以及联邦实验室等协同创新。

2.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演进图2是协同创新视角下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集聚演化图,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及社区等区域创新主体互动协同,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文化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有机运行,实现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及产业化平台的协同创新,产生开放的创意生产网络体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循环系统,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

其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政策引导,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有效的集聚发展;大学的作用主要是创意研发并且培养创意人才;科研机构的作用主要是创意产生的源泉;企业的作用主要是产品研发及成果的产业化,是区域创新的重要主体;中介组织的作用主要是粘合剂,在科技成果的研发及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图2协同创新视角下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集聚演化(三)空间集聚演化路径1.市场拉动下的空间演化级差地租收益和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了人才获取、物流和信息交流等外部交易成本。

只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规模较大的区域才更有利于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一区域内的集聚演化。

例如伦敦成为全球的创意中心,2/3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都设在伦敦,伦敦拥有产业特色明显的西区文化艺术集聚区、SOHO 传媒产业集聚区和霍克斯顿区等多个创业产业集聚区,2010年伦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为65.8万人。

纽约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知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组织,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全美大5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约8.3%的创意产业部门员工集聚在纽约。

2.文化推动下的空间演化独特的、不可复制和移植的文化属性和软性创意生态环境等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和街区,拥有激发创意灵感的环境和区位优势,往往可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例如纽约SOHO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

文化推动下的空间演化,尤其是艺术家主导推动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发展,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自我毁灭式”的空间集聚。

相关主题